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捕鼠器》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捕鼠器》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纪念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0周年,2010年12月――2011年5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和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联手打造“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纪念演出不但包括近几年话剧舞台炙手可热的经典悬疑剧《无人生还》和《意外来客》,同时还将有两部新创剧目,其中包括历时两年倾心筹备的《空幻之屋》和《命案回首》。此次特别邀请到导演林奕和制作人童歆来谈谈阿加莎系列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与点滴。

嘉宾介绍:

林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青年导演与演员,曾执导沪上阿加莎•克里斯蒂多部剧目《捕鼠器》、《无人生还》、《意外来客》等。

童歆,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制作人,曾制作阿加莎•克里斯蒂剧目《无人生还》、《意外来客》等。

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成立自2007年4月。主要从事阿加莎•克里斯蒂戏剧以及悬疑和推理戏剧的研究与推广。

1、2010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0周年,对于您,一位沪上立志于从事阿加莎系列作品推广与创作的制作人来说,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

童歆:自从2003年第一次接触克里斯蒂的作品开始,不知不觉已经走走到了第八年。期间不仅成立了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而且还陆续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排演了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意外来客》(THE UNEXPECTED GUEST)、《空幻之屋》(THE HOLLOW)。2010年9月我和导演林奕以及总策划喻荣军有幸受到英国阿加莎克里斯蒂经济公司的邀请,赴英参加了纪念克里斯蒂诞辰120周年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节”。在亲历了克里斯蒂的故居GREEN WAY之后,对于这为伟大的侦探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2、最近纪念阿加莎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即将登陆上海,观众们都很期待,您认为这次纪念演出与以往相比,有怎样不同的魅力?

林奕:首先,我觉得肯定是阿加莎这位伟大的推理小说家作品的魅力,包括我们至今为止的几部其戏剧作品(《捕鼠器》《无人生还》《意外来客》《空幻之屋》《命案回首》),阿加莎的作品都没有简单的将故事停留于凶杀案表面和单独追求刺激的惊悚过程,而是以谋杀为背景共同讲述“人性”这一个母题,每个曲折案件背后埋藏的前因后果才是最牵动人心,最令人不能忘怀的部分。

其次,我认为制戏的态度也很重要,我们捕鼠器戏剧工作室每做一个戏都要经过前后2年时间的筹备,力求在逻辑上不会出一点纰漏,我们对每一句台词甚至每一个字的逻辑重音都要反复推敲。而且对舞美和道具的要求也甚高,让观众虽身处这个年代,但是在看阿加莎那个时代的戏剧故事的时候没有跳戏或者产生隔膜。

童歆:在这次的“纪念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0周年”的系列演出中,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和上海话剧中心将联手推出四部作品。除了复演的《无人生还》和《意外来客》之外,还将推出全新的《空幻之屋》(THE HOLLOW)和《命案回首》(GO BACK FOR MURDER)(啤酒谋杀案)。在这两部全新剧作中,克里斯蒂对于人性的诠释可谓是到了一个顶峰。相信观众会在这两部新作中体验到全新的人性关怀。

同时,非常幸运的是,在这次纪念演出中,我们得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经济公司的大力支持,并且邀请到了吕凉、周野芒、宋忆宁等优秀艺术家的加盟,所以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3、您的很多作品都是来源于阿加莎系列作品,那么阿加莎的作品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让您对其如此情有独钟?

林奕:我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阿加莎的。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在大学的时候接触过阿加莎的戏剧作品,十分吸引我,后来随着我的第一部正式导演作品阿加莎•克里蒂斯的经典推理剧《捕鼠器》上演,发现除了我自己喜欢之外,也深受观众的喜欢,于是我更有信心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阿婆魅力在前“拉”,观众鼓励在后“推”,还有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这是我能够以每年一部的速递连续推出阿加莎系列剧目的最大根基。

童歆:我认为,克里斯蒂的作品充满了优雅、高贵的气息。其中的谋杀、悬疑、推理都只是她用来诠释人性的手段。

4、那今后有想过尝试其他题材的话剧吗?主要是那些方面的呢?

林奕:其实我在2009年的时候曾经导过百老汇经典剧目《侦察》,它在被改编成裘德洛主演的电影时也翻译成《足迹》,是托尼奖最佳戏剧得奖剧目,本子非常好,曾在百老汇连演1222场,这个戏在悬疑的同时还有很浓重的黑色幽默成分,是个色彩非常丰富的剧。

明年我还有计划就是另一部百老汇黑色幽默惊悚剧《死亡陷阱》,讲述一个侦探小说家的故事,我本人也十分期待这部作品。

5、话剧可谓是小众艺术,那么您是如何走上话剧这条艺术道路的?

林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我还在读书的时候看了人生第一部话剧,印象中是在上海戏剧学院,那时候表演系班95级毕业大戏,这仿佛是人生中的一个巨大闪光点,一下子让我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没有可以培养,我高考的时候试着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后来录取了,后来就进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

6、话剧是直面观众的,相较以前的话剧观众,您觉得现在的观众有什么不同?

林奕:我觉得话剧观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我们最大的欣慰就是有观众会在我的微博上对我说他是认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的出品来看阿加莎的。在经过几年的市场培养之后,观众不会单单因为一个剧名就买账,他们会看演员,出品方,会看导演,甚至会看演出场地,只有多方面因素都是令人满意的才能吸引他们走近我们的剧场。

7、在话剧排练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困难,您觉得来自哪方面的压力最大?

林奕:寻找道具营造剧场氛围最为困难。因为我现在排的都是西方的戏剧,所以营造环境,力求真实展现很重要,毕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

8、我们注意到,您一直是以演员和导演双重身份活跃于话剧舞台,那您自己更享受哪一种身份呢?

林奕:导演。作为演员只能参与整个戏剧创作过程的中的一个部分,而导演可以完全参与到这个剧的各个方面。

9、对于新一代的青年话剧创作者,您觉得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林奕:认真积极的态度是必要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关于历史、社会、人文的关注和知识的储备。

10、在你看来,目前国外对中国的话剧是如何看待的呢?

林奕:2010年是阿加莎•克里蒂斯诞辰120周年,我们也有幸作为中国的代表受ACL(阿加莎版权公司)的邀请前往英国出席庆典,我发现在西方人,对中国的话剧的影响还是停留在京剧,两边的信息还不是很同步。

11、既然外国对中国的话剧作品和市场还有待了解,那您的独立工作室有想过去海外发展,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话剧吗?

林奕:没有,因为我排的都是现实主义的话剧,所以语言是个大问题,而且我一直觉得戏剧是个舶来品,所以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国外优秀的剧目引进到中国来,让更多的中国的观众能够走进剧场,和我们一起享受戏剧带给我们的精彩。

12、您在2010年有看过哪些让自己记忆深刻的话剧表演呢?

林奕:2010年9月在英国国家剧院观看的《丹东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