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农村会计工作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农村会计工作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会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农村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基层财务发展和演变轨迹的梳理,揭示我国农村财务工作应遵循的一些规律和规则。

【关键词】农村会计 会计法 会计管理体制 会计委派制

一、目前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乡村会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村级财务账目及管理异常混乱,集中表现为“五不清”,即会计账册混乱不清;专项收支不清;村与乡里上交订购不清;村级集体收入算不清;村与队、户,账不清。“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而言,一是账簿设置不规范,糊涂账、流水账、包包账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有问题。部分基层干部对财务会计工作认识不清,不明确自身应负的法律责任。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参政时间及经验的限制,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认识;二是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村财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程度,没有注重对村干部财务会计法规常识的培训;三是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会计政策变更大,农村接受新知识与政策的速度相对滞后。

2、农村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一是三年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能保证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二是有的会计人员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虽然政府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从业资格的审查,但村委会属于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财务人员的使用由村委会确定,因而在会计资格认定上无法得到保证;三是农村财务人员有的身兼数职,忙于应付事务,从事会计工作业务的时间无法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3、财务收支无计划,预算管理难执行。预算管理在有的村还是盲区,财务收支无计划,更无控制措施,随意性大,由此造成村财务遗留问题多,家底不清。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都是未严格遵守《会计法》造成的。财务会计工作相对滞后,使得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成为走过场,农村老百姓不放心村干部,特别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因经济发展快、村级经济活跃,而村级财务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法》,财务会计工作跟不上发展的形势,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反映的经济情况不真实、不完整,甚至导致干群矛盾,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会计法》强化依法理财,为农村会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1、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做好农村财务公开的必要条件。《会计法》本着“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针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情况,加大了会计工作者的法律责任。一是要求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二是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不允许不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及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随意更改会计凭证的不合法会计行为;三是依法出具财务会计报告,即“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这将制约农村财务会计报告的随意性、虚假性。

2、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维护了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制约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有效手段。一是《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从法律上界定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明确了村负责人的领导责任,这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举措;二是“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从法律上保障了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过去的“长官意志”将不再左右村会计履行职责。

3、以法律形式确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为会计职能作用的履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是提供真实、准确会计资料的有效措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促使农村财务人员自觉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也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人情”、 “裙带”现象。同时对会计人员违法作假、违规行为加重了处罚规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利于促使村会计人员自觉依法从业,履行会计职责。

以上这些法律规定是做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保证,更是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民主理财的前提条件,是促进农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工作。

三、促进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1、各级各部门应重视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把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当作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各级职能部门要配备得力的农村财务会计业务专干,指导做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新、老制度转换的业务指导工作,同时应重视从事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加大《会计法》在农村财务工作中的普及性,通过宣传和培训学习,提高基层干部对《会计法》的认识,强化依法理财观念;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将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各级目标管理考核,督促村委会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五是对村级财务人员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学习,多开展一些诸如赛账式的业务交流活动,以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2、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村账乡代管”工作。从2006年起,我区全面推行“村账乡代管”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村村级财务工作的规范化,通过“村账乡代管”工作,督促村组织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了《会计法》的有效实施。我们应重视这一举措取得的成果,总结经验,积极应对在“村账乡代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应在农村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匹配考核措施,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确保这一工作稳妥推行下去。

鉴于农村财务工作的复杂性和政府部门的财力、人力的有限性,目前实行“村账乡代管”也只限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工作,对未进行改制的村级集体企业以及村民小组的财务会计工作还未进行托管。但只要各级领导、部门支持和重视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有效实施《会计法》,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农村社会稳定将会有所改进。

四、农村会计管理体制有效运行的积极作用

1、建立了农村会计选拔任用、教育管理、培训考核、待遇奖惩的机制,改善了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从根本上解决了村会计近亲“繁殖”、年龄老化、素质不高、关系复杂等弊端和问题。实行公开考聘后,会计人员平均年龄36.5岁,比原来降低了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88.9%,比原来上升了23.5个百分点。

2、建立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励机制,强化了对村会计的监督。实行会计异村任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明确岗位责任和标准要求,增强了村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委派会计与任职村干部没有利益瓜葛,以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照章办事,当家理财,敢于和善于执行规定,认真理账,严格管财,将事后监督变为事前控制,既是核算员又是管理员、执法员和监督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同时,村会计为村民服务水平也明显提高,村会计成为村干部联系群众、协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桥梁,缓解了因村财务问题而引发的干群对立性矛盾。

3、压缩了干部职数,开辟了机关干部改革分流新渠道,减轻了农民负担和机关分流压力。实行农村会计公开考聘、异村任职、职业化管理后,按照精干高效、交叉兼职的原则配备村会计,全市农村会计人员由原来的940人减少到667人,比原来减少了273人,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88万元。同时,通过公开考聘,把一些懂财务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农村会计队伍中,使村级组织成为镇、办事处工作人员改革分流的新渠道。全市通过农村会计公开考聘,有197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竞选,122人被聘用委派。

4、促进了村级办公规范化,密切了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委派会计进村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主动协助和承担日常工作接待、精神文明等工作,注重自身形象,办事公平,礼貌待人,与任职村群众没有矛盾冲突,与群众能够保持融洽的关系,善于化解村中矛盾。通过逐村交接账务和离任审任,基本摸清了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和闲置资产的底子,为清理、化解村级债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推行会计委派制在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1、规范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通过择优选派的会计人员,因其素质较高,加上有相关考核、管理制度等的制约,其工作责任心较强,主观上有意识,客观上有能力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通过他们开展工作,促进单位重视搞好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单位难于有真账假算、假账真算的会计作假机会,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2、财务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镇区通过公开招考、统一培训、严格考核、择优录用,造就了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高素质专业会计队伍。

3、农村热点得到有效的化解。农村委派会计代表镇区政府对村的财务进行监管,与村委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能够更加大胆地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委派制使农民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4、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得到了明显的增强。通过实践,使广大基层干部从新旧管理机制的对比中尝到了甜头,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委派制不仅是对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干部的保护,从而在经济活动中更加自觉地执行财务制度,更加严格地按章办事。农村基层原来存在的“书记账”、“主任账”现象没有了,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大大加强,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的法治建设,对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农村的长治久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市实行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之后,极大地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使群众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都有权参与财务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让干部能够“清清白白当干部”,群众能够“明明白白做主人”,从而减少了干部、群众的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参考文献】

[1] 任宝玉:财源政治:“财政下乡”视角下的财政合法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