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线警察,荣誉背后的艰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线警察,荣誉背后的艰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1~8月,我区共有8名民警因劳成疾牺牲,新疆每年因公牺牲的警察大约20人,其中过度劳累牺牲的警察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且年龄都在40岁左右,出现年轻化趋势。警察职业荣誉的背后是艰辛

“平均每个月工作290小时,每天加班几个小时。”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民警粗略估算:每年一个民警工作量超过3000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正常工作者的工作日是除去节假日,每年的工作日为251天,共2008个小时。

一线民警长期加班加点,得不到必要的休息,体力透支,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生活不规律,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一线警察的健康令人担忧。

风光的背后

党德科是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治安分局车站大队年龄最大的一名警官,尽管51岁了,但他仍然坚持在一线,处理各类治安案件。

车站大队主要承担辖区客运线路的安全保障任务。公交车辆以及出租车从火车南站如流水般的冲向城市的四面八方,这个18人的大队承担的任务繁重而忙碌。

党德科这个陕西籍汉子风风火火的做事风格,与他的实际年龄不是很相符。外人并不知道,他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颈椎骨质增生,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这些病让他不敢掉以轻心:“说的严重点,有可能睡觉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51岁,再加上这么多的痰,在某些单位或许就可以办理内退手续了,但老党没有向组织提过这样的要求:“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该怎么干接着干呗!”

谈到自己的身体时,党德科说:“22年的部队生活,因为有一套严格的规律,身体很棒。干了警察,过去有规律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这个职业并不像外界看的那么风光。很多人看我们穿着警服很风光。再加上警察这个职业具有一些公共权利,便以为我们活得很潇洒,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老党有时挺羡慕周围邻居生活,别人两口子饭后可以散步遛弯,享受那种清静,但他却做不到。“只有想的份,回去累的不行,吃完饭倒头就睡,哪还有精力去转呀!”老党笑着说。

时任车站大队长的王照斌告诉记者:“在春运高峰期,大队民警都是连轴转,很少回家,一些成家时间不长的家属找到我诉苦‘就是把家当成旅馆,晚上也得照个面吧,这整天不着家算怎么回事?’我无言以对。”

一位基层一线警察说:“尽管公安部民警年休假和体检的有关制度都早已实施,但这些制度在基层公安部门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警力不足,保证工作和必须休息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解决。”

老党很少抱怨,“一线警察都差不多,大家都习惯了。”

压力、压力、压力

是什么让自己感到压力巨大呢?基层警察给出的答案是:社会压力、职业压力和自我压力。

党德科在说到社会压力时举例:“我在值班时曾经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电话是从乌鲁木齐灯泡厂打到我们大队的,按照属地管辖原则,那个地区归我局新医路大队,我耐心地告诉他新医路大队的值班电话,并且简要的将情况向他说明,结果他在电话中破口大骂,骂我推诿,接下来就是侮辱我们这个职业,说我们警察都不是东西。”

说到社会压力,吐鲁番地区公安局经大队大队长梁宏凯感触更深,2003年至2004年,吐鲁番地区七泉湖镇连续发生3起女性遇害案件,粱宏凯任专案组副组长,因罪犯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在现场留下有价值的线索很少,案件的侦破难度极大。

专案组在办案期间受到群众的冷嘲热讽,“这样的办案效率还拿什么工资?回家算了。”

当时我们的压力是空前的,外人难以想像,这个案子破不了,警察在群众中的形象将会跌落,那时候我们专案组很多人整夜睡不踏实,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职业压力对一线警察是另一种考验。为了保卫社会安全,公安部要求“命案必破”,对于其他各类刑事以及治安案件,上级部门将任务分解到派出所等一线,而一线警察每人都有自己的指标,这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承担了不轻的压力,而且,案件的侦破也是有着特殊的复杂性,并不是简单的手到擒来。

另外,像一些案件对当事人传唤后。根据法律条文,传唤不能超过24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办案警官必须交出答复意见,一旦超过时限势必会对当事人的人权构成侵犯,警察加班加点便成了家常便饭。

除了社会压力和职业压力,警察自身压力也是他们身上的一个重荷。党德科说:“我接到案子内心就有一种尽快破案的迫切想法,一旦时间拖长,内心的焦灼感就会加重。”

公众倒着拿望远镜看警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警察在中国的社会形象达到了最高点。除了亲人外,警察是老百姓最信任的人,著名演员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把警察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作了最好的诠释。

今天,公众对警察的苛责似乎更多,警察的形象大不如以前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警察的职业压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蓉认为:这是由于公众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中国警察除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社会属性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百姓的事情无小事,在公众心里就自觉形成了一种惯性认识,警察无所不能,这是一种认知错觉。

另外,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大众虽然跟警察打交道多,但了解程度并不高,出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就好比是倒着拿望远镜看警察,结果是更加不清晰。

女出租车司机赵澜对此感触更深。2006年7月11日,因为她和吴某的个人恩怨,对方将她16岁的女儿芹芹用菜刀挟持。当时,赵澜处于极度惊恐状态,迅速报警。当警察赶到现场后,“我看见穿着制服的警察后,眼泪唰的下来了,当时就一个念头,我女儿有救了。”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亚波亲自指挥,5名特警队员为了不伤及孩子赤手空拳迎着菜刀上前,成功制服吴某,将芹芹解救。这一切赵澜全看见了。她说:“以前老说人家警察的不是,到了自己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心里想的就是警察。”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丁信说:“大家要能理解警察,要学会宽容。在时机成熟时,不妨开展‘警察开放日’活动,除了因为保密等特殊限制外,欢迎市民在‘警察开放日’期间到公安局、派出所观摩、体验,从而消除偏见达到理解。”

解析压力严重的警察职业

丁信长期从事警察身体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医学的角度说,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动130次以上,医生们就把这种现象叫压力。”

“首先警察的工作压力是第一位的。值班制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因为咱们国家的警力配置不足,一名警察承载的任务非常繁重,警察压力得不到缓解,始终处于连续运转状态。而且警察较其他公务员8小时工作的性质不一样,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要保持24小时岗上有人运转。其次,案件的侦破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就使得他们的工作时间没有规律,有时要连续作业。再加上公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等原因,使工作的难度系数加大。压力加大。”

压力就好像是硬币的正反面,一方面它能够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能起到激发能量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在警界普遍实行心理师对警察定期心理指导,起到释放和缓解压力的作用,而我国还没有实行。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系刘丹丹老师说:“我们曾经在新疆交警总队做过心理指导,发现基层非常需要这种服务。”

心理咨询师高蓉说:“警察这个职业与社会上其他职业需要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一样,警察因为职业保密性的限制,需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内容更复杂。”

丁信副教授介绍说:“公安部在2005年底曾推行了‘警察心理健康教育’,但全国170万的警察队伍一下子接受这样的辅导,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