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感恩教育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感恩教育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感恩,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元素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情感,是道德的本能反应,同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觉悟要求。而当下,我国公民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加强感恩教育建对于提升公民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感恩教育 社会转型 道德建设

随着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观念错综复杂,相互交融又相互碰撞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公民的感恩意识的缺失。例如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往往会以利己为准则,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一定的非道德现象的产生,在当今的新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一些以下类似的报道:某人遇见一位老太太摔倒,见义勇为,搀扶起并将老太太送往医院救治,他一直等候至老人的家人来到,但过后却被那位老太太诬为肇事者,并把他告上法庭,结果还要赔偿。这些现象,往往使见义勇为者寒心,以后在大街上遇到有人被撞,甚至受伤,哪怕伤得再重、再凄惨,路人的第一选择,也许真的会变成“事不关己,绕行处理”了。此外我们也常可看见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负了伤,却不见被救者出面感恩,连最起码的应尽义务也没去做,而救人者却陷于困境。这些现象是实际发生过的,不能不叫人深思――为什么现今的人会缺少应有的感恩之心?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由于当今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表现为多元化、多样化。正如马克思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公民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公民的价值观的冲突也越发明显,现实的矛盾也越发激烈。综合考虑,感恩意识的缺失是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的结果。

1.以往传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观点认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惟一途径,过于依赖学校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将学校道德教育严重夸大的现象,家庭和社会完全将道德教育的重任推给了学校,以为学校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把良好的道德素养一并传授给学生。对道德教育途径的片面认识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系统严重失衡。以往的道德教育往往将“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道德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一种知识体系来对待,这就直接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状况”。[1]由于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道德教育缺乏实效。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而对于学生而言,“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

2.当前公民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缺失。

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思想认知不可避免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来的是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蔓延。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强调效益第一的原则,效益始终与竞争相互关联,通过竞争方可促进效益的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也日渐成为一种现实,由此思想的天平就会越来越偏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如“经商热”、“股票热”等,从上述现状中也显示出了我国公民过于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个人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也就是说要求既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又要在集体组织中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伴随着个人价值取向而来的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问题,却将他人的感受置于一旁,追求的目标也日趋功利。

二、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安东尼・罗宾曾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总得来说也就是会使整个社会更加有道德。[2]

1.有利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美德。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中华民族都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此外,古代的这些优良传统也对现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从汉朝一直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这些历史观念在中国现在的家庭道德建设中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当今社会,感恩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时代特色,感恩不仅再是一种人生境界,而且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处世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只有用感恩之心回报他人的帮助,才会使我们所处的社会更和谐。

2.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是一个道德范畴,离开了道德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离开了道德认同,社会就会失去亲和力,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可以说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道义基础。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才可以更好地化解矛盾,消除冲突。通过感恩这种道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更加重要的是它同时也可以使人们精神状态更加和谐宁静。正所谓没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生活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因此只有人们的道德完善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则会使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可以说感恩教育不仅是公民心灵的提升和道德的升华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建构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正所谓:“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容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协同,少一些摩擦;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3]

3.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马克思仅仅是在思维领域里研究人的本质;在第二个阶段中,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把人与动物相比较而得出结论;在第三个阶段中,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劳动的基础,着重考察人与人的关系而得出论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和他世界观的转变过程紧密相联的。马克思把“社会关系的总和”指认为人的本质,是为了表明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和运动的决定因素,社会关系问题是人的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改造社会关系是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感恩教育本质上是人与人一种社会交往的体现,反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赤条条的来到世上,其生存、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助益,社会的支持和国家的保护,只有在感恩中才可以追求健全的人格,砥砺高尚的情操,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提升人生的境界。”[3]

三、关于增强公民感恩意识的思考

我们认为增强公民的感恩意识的最有效途径在于感恩意识环境的氛围营造,以氛围来引导公民感恩价值观的形成。而氛围的营造往往是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最为有效。

1.感恩活动进学校。

学校对个体的影响有专门性、系统性、可控性等优点,为了全面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设立以心理激励方式帮助广大青少年的专业教育机构。例如可以邀请我国一些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进行一些讲座与辅导,还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团会,出版专题黑板报,设感恩系列活动月,编感恩主题情景剧等方式有计划地推介感恩教育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地提升校园的感恩文化品味,使感恩教育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此外,在开展感恩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内容要贴近实际、目的要明确,要使学生懂得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

2.感恩活动进社区。

从宏观上讲,社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社区作为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并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传统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无论是城镇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具有一些相同性和相似性。因此,在社区中开展感恩活动能够更好地产生综合性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德育工作的开展。社会德育是泛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教育组织、文化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乃至城乡居民组织等利用社会各种载体和条件,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德育活动。例如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开展了以“感恩邻里、感恩社区、感恩社会”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所有的社区居民不仅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且让社区的每一个居民都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整个社区充满了浓厚的感恩氛围。[4]

3.感恩活动进网络。

大众传播媒介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开辟了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创造了道德教育的新环境。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那么它将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舆论与教育氛围,强化全社会的感恩意识,为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和风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例如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网络大学、感恩网站等方式,也可以在网站上开设一些感恩专栏的方式,营造感恩的氛围。在感恩网站建设方面,高校往往是主力军,例如中国矿业大学院团委学生会网站开通了“感恩、生命、责任”专栏,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帖子,讨论一些在社会中发生的与感恩相关的话题,其结果是很好地加强了学生对“感恩、责任、生命”三方面的意识和思想认识。但是依托学校之外的公益性的感恩网站缺少之又少,这是社会感恩教育氛围的一个盲点,也是今后普及感恩意识的一个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J].人民教育,2002.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29-30.

[3]姜玉泉.人是要学会感恩.株洲日报,2007,4,28.

[4]齐齐哈尔.建华区开展感恩教育进社区活动[EB/OL].http://www.省略/manage/news_view.asp?newsid=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