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夏之根出桐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桐柏山山清水秀,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景象万千。水帘寺宇殿阁危立,云台禅寺海外名扬。以淮源文化为内涵,融文化、佛道文化、苏区文化于一体。
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会师淮源,举身心融入淮源文化。淮河是我国古四渎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此地始建淮祠,又称淮渎庙。之后历代帝王为祈福消灾,对淮河之福一再封赠,淮渎之神位比王公。祭祀的庙宇也历次修复,按王公规格愈发宏伟壮观,成为祭祀淮神的场所,历代皇帝多次亲临或遗重臣使者祭淮于此。诸多帝王曾为淮渎庙亲书御碑。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致祭,雍正亲书“惠济可漕”赐庙,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文,刻石碑立于庙内。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将淮河水妖无支祁锁在淮井里。“禹王锁蛟”的故事,首见于《太平广记》:“禹理水,三至桐柏……”成为桐柏八景之一“玉井龙渊”。千里淮河源头有禹王庙,清康熙三十四年,桐柏知县高士铎立碑淮井亭,苍劲古拙“淮源”斗书现存。这里是游人到淮源寻幽探胜,研究淮源山水和古老文化的胜地。
观罢淮源,驱车前往水廉洞。一座依山而建的寺院映入视线,雕梁画柱,勾心斗角,小巧不失大气,这便是中原四大名寺水廉寺。古朴小巧的山门上对联一幅: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渡)不善之人。看对联就足显其景之优美、其寺之灵动。走进寺内,宁静优雅。巨大的香炉上,散落着厚厚的香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往日的辉煌。透过窗格,看到大殿内海外桐柏山佛教弟子捐赠的缅甸翠玉大佛像,高大精巧,晶莹剔透。
水廉寺边,流水潺潺。一挂瀑布从天而降,如帘似幕,珠联璧合。山风徐来,轻舞飞扬。流水欢腾,激起阵阵雨雾,弥漫于空气中,沁人心脾。水廉洞内清净优雅,齐天大圣端坐其中,火眼金睛,看遍人间沧桑。洞内向下望,群山环翠,山高水长。
继续前行,2公里后看到一座山门,这便是大殿进山山门。沿石阶前行,小溪潺潺,一转眼便来到大殿前。这是一座古朴建筑,依山而立。殿前广场,主宰阴阳太极,左边为“根”,右边为“源”,寄语追根思源。大殿前的台阶上,九龙环抱,鳞爪飞扬,神秘、威武、庄严。拾阶而上,进入殿门,大仙端坐于内,庄严肃穆,和蔼可亲。大殿内,书画穷壁,文采飞扬,向人们诉说着开天地的气概与锋芒。2006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全球华人首次祭祀大典。至此,桐柏文化享誉全球。
离开大殿,乘车沿山路前行。盘山公路曲折迂回,坡陡弯急,一面壁立千仞,一面深渊万丈。车行14公里后,来到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下。太白顶,海拔1140米,山势陡峭,景色奇秀,雄伟壮观,远近闻名。太白极顶的云台禅寺是中原道家发祥地之一,佛道同修,曾有“南普陀,北云台”之誉,历史悠久、高僧辈出。
山上游人很少,空谷鸟鸣声此起彼伏,更显得山谷的幽静。峰回路转,一座古建筑巍然耸立于山顶,巍峨高大,圣像庄严,门坊轩昂,这便是佛教临济宗白云山系祖庭,也是佛道同修之地的云台禅寺。前院大殿是佛教之地,后院是道教之祖,是我国少有的佛道同修之地。
山门前为天王殿,殿内恭敬佛像一尊,手持如意,和蔼慈祥。穿过天王殿,便来到道教祖堂。可惜,寺院维修,穿堂而过。祖堂后,便是桐柏山的最高峰――太白极顶。一峰矗立,高出群峰,时有烟岚笼罩,白云环绕。登之者,落群山于足底,纵目千里,俯仰大观,唯感宇宙之宽,反觉己身之渺。回到山门,从小门入,来到喂虎石。一石突起,突兀森严,登其顶,极目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峰顶山风虽微,却使人摇摇欲坠。
曾记得云台禅寺山门上有一对联:云中有寺寺下有云自古高即不高不高则高,台上有顶顶上有台从来是也不是不是亦是。可惜现在已找不到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