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走基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从2011年8月、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联合部署“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战线以“群众路线”为报道理念,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广大新闻记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普通群众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能真正做好“走基层”报道,成为身边的众多电视新闻记者一直在思索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课题。
一、认识的转变
“走基层”报道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不是泡在会上“听”新闻、点击鼠标“摘”新闻、坐等通讯员“报”新闻,而是要走出办公室,跳出文件堆,扎根基层一线。对于到底何谓基层,很多人看法不一。有人说,基层就在田间地头;也有人说,基层是指条件艰苦的地方,企业、农家、商户、商贩都是基层。还有人困惑,新闻记者基本上天天都在基层,何必再强调走基层?其实“走基层”不单单是个地理概念,而更是个心理概念。“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人民日报》告诉新闻人基层并不遥远,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走近群众的生活、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我们也就走到了基层。有人说:与群众交朋友,能交出新闻热点;听群众倒苦水,能倒出新闻焦点;请群众出题目,能得出新闻亮点。
二、采访方式的转变
“七分采三分写”、“好稿是采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采访是写作之母”……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记者要想写出精品,必须在采访上下工夫。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最佳的报道方式是“我在现场”。但是“在现场”这种报道方式,对于走基层报道而言,记者的角色定位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平衡,记者的定位更多的是一个旁观者,记者要用第三只眼睛记录与报道新闻事件,不能带有个人感彩。而在“走基层”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要是一个参与者。这种参与要让记者的报道有融入感,要求记者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
有些人走基层只是突出了一个“走”字,但是电视新闻记者要真正做好走基层报道,就要做到不仅“身入”更要“心”入。“走转改”活动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条规定看似是形式,而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用身”体验达到“用心”体会。在一些“走基层”报道中,一些记者虽然也下了基层,到了一线,但常常急功近利,沉不下心,耐不住性子,不愿意长时间与采访对象接触,常常希望采访对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自己想要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采访,这种状态是完全不对的。要真正做到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记者要设身处地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去思考,以对方的生活背景为基调,要带着感情去相处,去提问。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2014年2月份新闻中心评奖荣获一等奖的作品《牟清元:光阴都去了“一号岗”》。这部作品主要以记者走基层的方式,讲述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牟清元26年如何坚守一线,默默奉献的故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里,记者从早到晚和牟清元一起值班站岗,四十分钟一班的主岗重复六七次,捕捉到了很多感人的细节。例如牟清元要穿二斤棉花做的大棉裤,穿垫了四双鞋垫的45号鞋。冰天雪地里,记者虽然穿上厚厚的装备,但是10分钟左右就有些坚持不住了,40分钟一班岗下来,人冻得快僵硬。正是有记者这种切身的体验,采写出的作品才真正做到了触及灵魂。
三、写作方式的转变
在过去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人物的命运并不是新闻报道本身关注的重点。而在“走基层”报道中,新闻个体、或以新闻个体为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命运是新闻叙事的主题,新闻事实是围绕这些新闻人物命运的演变而展开的。所以,新闻报道重点的转变,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改变传统的条条框框、有固定模式的写作方式,“走基层”报道要强调以细节取胜,提倡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所谓故事性叙事模式,是指借鉴故事的写作手法,通过场景设置、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具有丰富情节变化来展现新闻事实。首先文字要朴实,用群众语言,大量使用原生态的访谈,道实情,讲真话,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其次采访拍摄时要更多地捕捉细节、依托于长镜头、纪实镜头和现场同期声的运用,使报道更多地带有纪实风格。此外,电视新闻报道一般由专业主持人配音,但“走基层”报道中朴实的文字实在不需要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调来美化,新闻记者略带口音的平淡叙述,让语言风格与节目内容更加贴合,更能增加节目的亲和力、真实感和“泥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