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茨沟二中 4611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4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增强全民族整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应从学生开始抓起。因此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不应只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应改变过去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千方百计地转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目标上来。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教学工作中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尝试。
一、多一些耐心,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学生的奇思妙想一旦受到肯定,就会更主动地去发现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会提出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的问题,我们都不要武断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更不要批评学生是在耍弄小聪明。因为这些让我们感到惊诧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这些创新的萌芽往往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抹杀的。
如在教七年级语文上册《渔夫的故事》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魔鬼的丑恶、凶狠、狡诈;接着又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渔夫与魔鬼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对渔夫的聪明智慧深感敬佩,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全班学生纷纷参与到朗读与课本剧表演中。其中一位平时很调皮的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渔夫最后把瓶子扔回大海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便争论起来,课堂教学一片"混乱",看到这种情况我有一点懊恼,批评的话语到了嘴边,可又咽了回去,借此机会我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阐述理由,有的学生发言出人意料,富有创意。如"文章结尾渔夫并没有把瓶子扔回大海,而是挪近岸边,准备扔到海里去,暗示着渔夫没有扔出去,故事还会有新的发展。""渔夫可以利用魔鬼的弱点,让魔鬼帮助自己实现愿望,为人们办许多好事。"这些发言,迎来了一阵阵掌声。试想,如果我对提出这个奇怪问题的学生厉声喝斥,也就没有了这些奇思妙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受到沉重的打击。
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激情博发。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传统课堂教学的习惯定势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头脑几乎成了知识仓库,思维缺乏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自由少一点压力。在课堂上尊重他们的发言,以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产生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课堂上我还设置了三个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
(1)全文一共有几幅画面?
(2)本文的主人公从那里来,又要去哪里?
(3)请你以画中人物身份给家里人写封信。
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学生被曲子中那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情感深深地震撼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
三、适当引导,降低创新难度
科学而灵活的提问是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催化剂。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好多不足之处,或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或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教师一开篇就问学生"本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的写作有什么特点?"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出来呢?有些教师提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厌学,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了。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要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提问题,使学生乐于接受,愿意回答。如在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爱莲说》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我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感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引导学生把这些书本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四、张扬个性,培养质疑勇气
卢梭说过:"不要教他们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没有质疑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问,不满足于书本提供的现成答案,于无疑处质疑,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勇于向权威挑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教学《勇气》一课,我根据课文中气氛紧张、情节曲折紧凑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的标题叫"勇气,"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两种"勇气",你认为作者更赞赏哪种勇气?教师请持不同意见的两个同学为代表到讲台上来,各自先陈述观点、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台下的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还出现一个解答不了众人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个个都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