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遇到的困难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遇到的困难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建立中职学校专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质量,是中职学校适应市场竞争的立足之本。就如何解决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资建设 问题 对策

一、问题

(一)留住人才的困难

(1)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竞争力。与企业许多相同学历、资历的人才薪酬相比,中职教师待遇差距很大,即使比较普高教师薪酬,中职教师实际收入也偏低。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陷入无序竞争、招生市场混乱的窘境,许多资深中职学校背负沉重的招生成本负担,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深受影响,待遇留人成为一纸空谈。

(2)事业成就感缺乏,削弱凝聚力。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素质较低,难教难管。教师付出十分的心血和努力,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但还要参与招生等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繁杂工作,本末倒置,很难专心致力于教学干出成绩,以致事业上普遍缺乏成就感,一些教师消极怠工或干脆跳槽。

(3)教育竞争机制缺乏,降低推动力。虽然政策舆论大力倡导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职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学校的办学业绩更多的还是从招生人数、就业安置率和稳定率等数据上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严重挫伤教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

(二)打造“双师型”教师动力不足

(1)教学成本的增加。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培养适合中职教育的人才,都意味着学校必须增加支出,而这种不“封顶”的支出意味着必须占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且必须自行“买单”。

(2)人才流失的风险。经过学校精心打造培养的人才既可能随时“跳槽”,也可能被“挖墙角”。由于受现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限制,用人单位对“跳槽’,和“挖墙角”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3)教师企业实践收效甚微。受市场机制影响,企业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帮助中职学校培养教师的义务,更不可能打乱生产经营秩序让教师到企业短期顶岗或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

现就拿自己所教科目英语为例谈谈一些问题与看法。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

就读的学生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根底学问,但整体程度不高。二是从初中进入学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英语根底十分差,学习态度不正,习气不良,学习兴趣不够。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知理:

(1)无用心理。大多数中职生以为本人就是学习一技之长,学完三年的课程后找一份工作便够了,不需要英语。有的以为英语与专业课联络不大,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

(2)畏难心理。大多数学生的语音、根本词汇和根本语法等根底学问均未到达应有的程度,因而产生了畏难心理,不能很好地展开学习。

(3)逆反心理。由于某件事没有得到同窗的了解和支持,特别是没有得到教师的同情、关心和鼓舞,由此对教师产生了“对立”心情,转而对学习产生“恶感”,放弃了学习。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英语已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而目前教授英语的教师大多来自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无力改变这种现状。

二、对策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

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应全面分析队伍现状,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科学预测未来五年师资需求,就教师队伍发展规模、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双师型”要求等提出建设目标。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工作进程、考核方法,以确保师资建设目标工作落到实

(二)加大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必须有机制和资金保证。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优秀人才,吸引既具有丰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具有出色专业技术能力的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来校担任教师,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又能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

(三)改变固有观点,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我们需要的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又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同时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多媒体特色,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探索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对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设计水平和多媒体操作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