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在解决贫困生问题时除了应从经济物质保障方面落实经济救助措施等关怀外,还应认真研究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加强沟通,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本文分析了贫困生目前的心理问题表现,并提出了相关教育对策:满足贫困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不再贫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体系。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因为缺乏有效和系统的测量体系,所以概念和标准难以确定。一般来说,贫困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付清教育费用、生活困难的大学生。据教育部统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生的15%―25%,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我国从上世纪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的精英型转向大众化后,知识改变命运理念较之以前更加深入人心,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更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跳板,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规模日益扩大,问题日益复杂,帮助贫困生完成正常学业,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1999年,我国实行助学贷款政策,它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同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就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有关事项作了规定,包含管理体制、贷款的申请和发放、贷款期限、利率和贴息及贷款的回收等,教育部设立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和管理中心。2004年,教育部针对贷款出现的问题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如利息的补贴办法、还款年限、操作机制,并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本身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确实说明了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的困难,尤其是经济困难已经给予了重大关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仅是家庭和教育问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贫困学生的经济帮助上,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

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从社会学角度讲,单纯的经济困难是显性的硬贫困,而贫困生还存在更为严重的软贫困。软贫困主要体现在精神贫困、素质贫困和前景贫困三个方面。对于精神贫困人们讨论得比较多,而素质贫困与前景贫困几乎没有提及。精神贫困是指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精神状态、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素质贫困指的是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和以往教育的原因,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前景贫困则是贫困生驾驭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普遍较低,使贫困生的长远发展受损。[1]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大多数贫困生对艰苦的生活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一般学生一样,他们有好强的心理,希望在生活上自立自主。他们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艰难的家庭经济状况,敢于承认贫困,正视贫困,并在贫困中积极磨炼自己,努力克服贫困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眼前的困境和挑战。但是有的贫困生在自尊的背后,却隐藏着强烈的自卑,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状况,对生活困难羞于启齿,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在寻求和接受资助时常感到人格受到伤害,对自己持有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问题范围非常广泛,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除了大学生存在的一般问题外,还有以下特殊问题。

(一)自卑、敏感心理。

自卑是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的自卑表现为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甚至全盘否定,缺乏自信,怀疑自己,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由于自卑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心理上普遍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不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自卑,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任何涉及自己的事情极为敏感且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

(二)嫉妒、虚荣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怨恨或不满的情绪体验。部分贫困生看到其他同学穿名牌、吃美味、受追捧,心里既不满又嫉妒。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不满不服气的想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少数贫困生耻于贫困,企图消除与别人在经济上的差距,爱慕虚荣,好攀比,追求享乐与高消费,挥霍受资助的钱或者父母借来的钱,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的形成,除了有来自经济上的原因之外,还有由文化不适应和心理不适应而引发的心理原因。[3]很多贫困生来到学校后,发现自己除了学习外并无其他特长,很难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优势丧失甚至遭遇冷落。如果不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有可能产生嫉妒、虚荣等心理。

(三)犯罪、走极端心理。

极少数贫困大学生在性格上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表现为自私自利、占有欲强、自制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经受不住贫穷的考验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仇富心理,导致容易犯罪和走极端的道路。主要表现为不遵守校规校纪,在校内外行骗或者进行刑事犯罪。这类人数虽少,但是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最终不利于贫困生自身的成才。

二、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在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有着更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对干预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这对于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真正走出困境是十分必要的。在现阶段,应该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既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生活上关心贫困生,更要在思想上引导贫困生、精神上鼓励贫困生、心理上抚慰贫困生,引导贫困生自强成才。

(一)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从经济上缓解心理贫困。

心理问题根源于生活实际,对于贫困生来说尤其明显。经济压力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异常的根源。“治病要治本”,因此给贫困生提供经济援助,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可达到治疗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最好效果。倘若能帮助贫困生缓解一部分经济困难,就会使他们的心理贫困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高校虽不应成为资助贫困生的唯一承载主体,但由于学生的高等教育消费是在高校完成的,学校无疑具有重要地位。首先,高校要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勤工助学体系建设。可以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其次,拓宽助学渠道,扩大助学资金来源。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各种“爱心基金”或保障基金;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网上勤工助学热线,面向全社会争取助学机会。实践证明,勤工助学的资助方式是贫困生最乐意接受的方式,也是帮助贫困学生学会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充分利用各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消除顾虑、化解和缓解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进行个别疏导,给予一定程度的矫正和引导。[3]

(三)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调查显示,大部分贫困生在与同学交往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学校甚至班级集体中去,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比较弱,从而自身的交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作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心理导向作用。

所以,高校应该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贫困生参加,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可以形成学生群体凝聚力,产生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理。学校应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思想启迪,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丰富大学生的人生知识和经验。知识面窄、社会阅历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积极开展各种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达到“知”和“行”的统一。[4]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帮助高校贫困生,促进其发展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又帮助他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存在的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成才观。

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贫困和看待贫困,树立勇于面对现实、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能正确评价自我价值,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觉成为学习上的强者。

(五)贫困生要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

贫困生应该理性受助,怀感恩之心。贫困并非永远无法改变,也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完成学业,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资助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所有需要,更不可能人人受益。政府和高校的措施只能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而这些措施能否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则取决于上述教育被贫困生认同及接纳程度的高低。因而对贫困生学生而言,在社会及教育系统努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增强对困境及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对能力,让逆境成为进取的动力,在困境中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结构。[5]

参考文献:

[1]李友桥,陈林.软贫困及其对策[C].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优秀论文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岳银英.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剖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6):18-20.

[3]魏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09,(6):194.

[4]宋利琼,吴红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J].西北医学教育,2009,(6):591-593.

[5]汤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社会视窗,2009,(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