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麻杏甘石汤; 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63.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servation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s the young child pneumonia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Chooses 100 example troubles to divide into two groups stochastically. Treatment group: gives the hemp in the control group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undation apricot Shi Gantang to add and subtract th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pure applicatio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Result Through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analysis, the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P

[Keywords] Bronchopneumonia; Hemp apricot Gan Shitang; Antibiotic;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肺炎占全世界5岁以下小儿死亡总数的1/3~1/4,小儿肺炎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肺炎治愈率,挽救每个患儿生命,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麻杏甘石汤化裁配合抗生素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即①发热伴剧烈咳嗽;②有或无肺部体征;③胸片呈现不同程度肺部炎症表现;④冷凝聚试验≥1.64或连续多次化验效价递增者。

1.2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0.8岁,最大者12岁;病程4―8.5d;无发热者11例,发热体温38℃者l1例;咳伴喘息者8例;肺部有干湿音者22例;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或肺门周围炎症及间质改变者30例;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0.9岁,最大者13岁;病程5―8d;无发热者12例,发热体温38cC者12例;咳伴喘息者7例;肺部有干湿音者20例;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或肺门周围炎症及间质改变者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营养、发育及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青霉素15万~20万U/(kg・日),分两次用或阿奇霉素10mg/(kg・日)加入5%GS或10%GS中静滴,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加服中药汤剂。中药治则:宣肺化痰、平喘、止咳、清热解毒。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根据患儿年龄调节药量):炙麻黄3g,杏仁6g,双花6g,石膏12g,鱼腥草9g,半夏6g,炙甘草3g。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咳剧、痰多者,加浙贝、竹沥、天竹黄清化痰热;热重者,加黄芩、山栀、板蓝根清肺;痰多气急者,加葶苈子、杷叶以降气化痰;挟有积滞者,加莱菔子、大腹皮、全瓜蒌化痰通腑。两组治疗疗程均5~7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示浸润阴影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减轻,X线示浸润阴影部分吸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X线示浸润阴影无变化或增大。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经X2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小儿肺炎多为外感风邪而发,风邪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仅见于阳虚体质,或发病初期阶段,形成肺炎后,多寒随热化,以风热证常见。风寒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经,肺被邪束,闭而不宣,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阻气道,肺为痰阻,宣降无权。轻者发热咳嗽,重者出现壮热持续,痰鸣气促,咳嗽喘憋,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一系列肺气郁闭的证候。如邪盛正虚,痰热郁肺,闭阻气道,而致心血不畅,脉道雍滞,则见颜面口唇紫绀,舌质紫暗等气滞血瘀之证。肝为藏血之脏,在重症病例中,常因气滞血瘀而出现肝脏肿大。或气血失调,正不胜邪,则在鼻翼煽动的同时,出现四肢不温,大汗淋漓,脉数无力等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的变证。总之,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肺气闭塞是病理演变之结局,肺闭与血瘀常可导致心气不足,阳气虚损之变证。或发病时有痰黏、胸闷、喘憋的气机壅塞症状,而痰又是喘的宿根,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故治疗大法是,疏“非时之感”,理“壅塞之气”,化“胶固之痰”,泻“停滞之水”。

平喘合剂取麻黄、杏仁辛温解表,宣肺平喘。二药一升一降,调畅肺气。配苏子、陈皮降气化痰,润肠通便,气降痰消。胆南星清热祛风痰/顽痰、止痉。桑白皮、亭苈子、地龙泻肺中水饮,使膈中之痰随二便而去。尤其葶苈子能消支气管黏膜水肿,明显消除肺部湿性音。

研究表明麻黄、杏仁、地龙、僵蚕、椒目、桑白皮、葶苈子、白果均有良好的平喘作用。其中麻黄其化学结构与肾上素相似,能使器官平滑肌松弛,阻止过敏介质释放;使末稍血管收缩而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改善通气。地龙通络清热,解痉平喘,能拮抗组胺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以阻止支气管痉挛;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加,以利于炎症渗出物的吸收。白果上敛肺气除咳逆,下行湿浊而定喘,兼有抑菌的作用。葶苈子、杏仁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喘。桑白皮泻肺中水气而平喘。黄芩有广谱抗菌、抗病菌作用其所含黄芩素能抑制IgE所引起的变态反应,防止肥大细胞颗粒脱落,减少组胺释放,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该方配伍麻黄、地龙、桑白皮还能解热。川贝化痰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以防肺气耗散,半夏燥湿化痰,细辛、干姜辛散表邪温肺化饮。

解痉平喘是本方的主要治疗目的,喘的主要病理是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多,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其特征为咳嗽喘促,甚者难以平卧。故需用扩张支气管、解痉、平喘之品。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改善通气,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

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治疗有事半功倍的疗效,肺气壅滞则血脉瘀阻,久咳络瘀,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调整供血状态,解除支气管痉挛。

综上述,全方以活血化瘀,理气宣肺的宗旨,调整气血,以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恢复。笔者在传统治疗小儿肺炎的基础上采用中西药结合,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皓,肖现民,郑珊,等.1002例4岁以下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正常值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86-488.

[2] 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98.

[3] 陈吉庆,吴升华.实用儿科学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187.

[4] 谢海洲.中药简明手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