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画画就是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画画就是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天的拉萨更纯粹

作为艺术家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些情结,不仅仅因为这里曾造就了一批大家。海明在学习了十多年的美术后,潜意识里的情结不经意间被唤醒了,2008年10月,他第一次来到了拉萨。

初见布达拉宫的海明,有点失望,原以为布达拉宫是高大雄伟的,没想到只是一个小山头上的不高的建筑。随着在拉萨的日子越来越久,海明渐渐改变了这个看法,布达拉宫不只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人”。他说拉萨是一个需要细细去品味的城市,而不是来个几天半个月就能了解、读懂的。

每天穿梭在八廓街的小巷子里,那些带着历史气息的建筑和不同气质的民族,吸引了海明。

位老人摇动着转经筒,从巷子尽头朝正在写生的海明走来,两人的目光相遇的一瞬,老人家给了海明一个慈祥的笑脸,那笑容亲切得如同对待自家的晚辈。海明内心最柔软的弦被拨动了——一个个转经的老人,磕长头的信徒从他的笔端跃然纸上……

大学刚刚毕业,还没有稳定收入的海明把这些写生作放在表弟的店里出售,没想到这些画作赢得了很多游客的喜爱。虽然海明给自己的画标价并不高,每天售出的画作还是使得他在拉萨能够自由地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渐渐的,海明的画作在拉萨变得小有名气,甚至有大学的学生慕名而来,想要拜他为师学画。

进入冬季的拉萨,游客潮渐渐退去,各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们纷纷拖家带口,或搭车,或磕着等身长头风尘仆仆,又心怀欢喜地抵达圣城。古老的八廓街,川流不息的是朝佛、购物、会亲友的人们。

海明的脚步不知不觉放慢了,停下了……

这一停留就是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里,初入社会的海明,对未来其实没有什么规划,在绘画上也如此,只是凭借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在大学期间带学生的经验,在拉萨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在外面画好的作品回过头就放在表弟的店里,很多售出的画作连个照片都没留下。

为数不多的留了照片的作品后来被海明放到了自己的微博里。其中一幅油画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画面中的女孩蹲坐在墙根下,头戴一顶红色的帽子,口罩几乎罩着整个面部,露出一双眼睛看着前方。海明回忆起在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人群中发现的这个女孩。然后,那一个上午,海明都在观察这女孩。女孩磕完头,到一边休息时的模样,被定格在了海明的画布上。不久这幅油画被一位内地来的女学生买走。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买主的联系方式,海明希望通过网络能寻找到这幅画,并高价收回……

灵感的源泉就在

2009年5月,海明独自去圣湖纳木错写生。他背着提前订好的8个油画框,在扎西半岛上待了一个星期。一天,从早上太阳刚刚出来到夕阳西下,海明不知不觉在山上画了一整天。傍晚,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脉在斜阳的照射下,湖光山色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景象,海明兴奋地追赶着不断变化的光线,写实、印象的画法,交替出现在画布上,他激动地把7个画框连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幅巨大的油画。当银河像一道彩虹挂在漆黑的夜幕之上时,海明难以置信:天上的银河,也会波光粼粼!直到现在,星空,还是海明油画的一大主题,他说他还要画更多。

那样的激情与灵感,多年来出现在海明的创作中最多两三次,虽然艰苦,却十分享受。从纳木错回来后,海明的脸和胳膊被晒得脱掉了一层皮。

同年10月,海明接到一个邀请,去派镇画中国最美的山峰之——南迎巴瓦峰。路上,偶见一辆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白点在雾霭中缓慢移动。阳光下,雪山蒸腾出一层迷雾,为层层叠叠的山峦披上薄薄的轻纱,黑白灰组成的景色犹如大师笔下的中国水墨画。海明心生感慨:这么美的大自然,这么美的景色,应该热爱生活,好好生活才是。

随波逐流的生活无法触碰内心

2009年春节前夕,海明离开拉萨,回到家乡山西与家人团圆。

春节后海明在同学的召唤下去了上海,在一家动漫公司做设计。本以为这次的改行可以开始一番新的生活,没想到才干了3个月,无法适应新工作的挑战,无休止的加班,无所适从的商业潮流,让海明无奈地选择了离开。接下来,他辗转到了山东,继续做老本行美术老师。那半年的生活,说起来还是有值得海明骄傲的地方:自己安排课程、教材,带学生观看有关美术的电影……轻松,并且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种种原因,海明重又回到学习生活了十多年的北京,在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做老师。这个职业,对海明来说是驾轻就熟的。因为在大学期间,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来自山西农村的海明就为一些参加艺考的学生做辅导。海明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们陪着孩子,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顶着更大的升学压力,租住在培训学校的周围,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海明最多时带的一个班就有60多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改一遍画,就需要两天。长期下来,海明的右手小拇指都被画纸磨变形了,好像少了一块似的。

海明按照校长的教材按部就班,机械化,程式化地带着学生们画画,只为应试、升学。本来很艺术的专业,被搞得枯燥乏味。不过薪水还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月有一万多元。但是海明不快乐,甚至常常感到焦灼、烦躁,他说那时候大家看到他的脸上在笑,却不知道他心里在哭。

这时,海明和另外两个同学,怀揣着年轻人的热情,决定向这种应试式的培训模式发起挑战,以纯艺术的教育,颠覆生搬硬套的枯燥教学。海明拿出多年的积蓄,与伙伴们在一处高档别墅小区里租来房子做教学点,一楼是画室,地下室是男生宿舍,二楼是女生宿舍,还请了一对夫妻打扫卫生、做饭、照顾学生们的起居。谁知,自认为条件相当好了,却招不来学生。

在去学校联系生源时,对方一开口首先问的是提成多少,有的还要求请客喝酒吃饭。初出社会的毛头小子们,自恃是艺术家,哪懂这些啊。豪华的别墅就这样被空置了一年。海明的15万元积蓄也打了水漂。好在几个朋友的关系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期间大伙儿该干嘛干嘛,没有指责、推诿。如此失败归结于年轻,理想化。

唯有拉萨安顿心灵

2012年大年初三,春节还没有过完,海明彻底抛下了北京的生活,处理掉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带着一箱的书籍、画笔、颜料,回到拉萨。借着两年前的生活经历,海明重返拉萨的生活很快进入正轨。

假如你偶尔经过仙足岛的某个院子,看见一群年轻人围成一圈,在画架前画画,那或许是海明正在上课:假如你偶尔在八廓街的某个店子里,看到出售水粉速写、素描、油画的,那作者可能就是海明。

再假如你偶尔走进一个咖啡厅,或者餐吧,里面有令你耳目一新的招贴画、装饰画时,那作画的人很可能也是海明。

重回拉萨,海明成熟了、沉稳了,向睿智靠近了。画画,晒太阳,读书,聊天,写生,发呆……无论做什么,心灵是安静的。

现在海明的学生里,除了在校学生,还有很多在拉萨做生意的人,他比较欣赏的是小二哥。小二哥是湖南人,40多岁,来拉萨17年了。小二哥偶然认识了海明,潜藏的兴趣被激活了,工作之余的时间做了海明的学生,虽然他半道出家,时间也不长,只有几个月,画的画处处显露稚气,但他的阅历,积淀使得他的画有思想,有气势,有想象的空间,这是海明对自己学生的评价。

有些美术之外的东西,可以影响画的灵魂。沉下心来,认真去做事,不期回报,却自然有回报。

不再让你孤单

王楚涵,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云南普洱的哈尼族女孩,怀着对的向往,怀揣毕业之后能去一趟拉萨的梦想,在网上搜寻着相关的话题,偶然间看到了海明的微博,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

终于等到了7月,楚涵大学毕业,她踏上了飞往拉萨的飞机,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贡嘎机场迎接她的就是在微博上认识的海明,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海明画画时,楚涵就躲在房间里做自己的事情。她唯一一次陪海明画画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海明答应送给他的藏族女学生的画。这是依照三毛跟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里的一张合影照片画的,题目是《不再让你孤单》。当楚涵收拾完晚饭的碗筷,回到客厅时,海明正在画非洲撒哈拉那片金黄色的沙漠。看着看着楚涵竟睡着了,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一个激灵,楚涵醒了……眼前的画布上,三毛跟荷西出现在沙漠里,楚涵不禁哭了,三毛笔下童话般净化和升华的爱情,太完美,也太凄凉。

楚涵现在拉萨的一家建筑勘察设计院工作。

她下班之后的时间,就是照顾两个人的生活。她会像家庭主妇一样做哈尼族食物:木瓜炖鸡,腊肉拼盘,也会做改良版的川味凉菜:海明偶尔会在家里召集朋友们聚餐,所有饭菜都由楚涵张罗,很难想象,这些家务出自这位90后的女孩之手。

两人在2013年春节正式拜见过双方家长。父母默许了他们在拉萨生活的选择。

海明用一排画笔,一溜颜色,像农人每天在田间地头劳作一样,在画布上辛勤地画着。画订单,教学生,踏踏实实跟女友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过着充实、快乐的生活。同时,海明一直坚持创作,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举办自己的画展。

画画就是生活,好好画,用心画,是海明写给自己的话。

在人来人往的拉萨,许多像海明一样的年轻人,怀揣着各自的故事,不慌不忙、不烦不腻,一边脚踏实地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一边又拥着自己高贵的梦想坚定前行。也许他们从未想过像隐士那般生活,却早已拥有了隐士内心的安稳。

TIPS

隐于市推荐地:日喀则市

日喀则,藏语意为“水草肥美的庄园”,是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比起拉萨,作为的第二大城市,到此的外地游客明显少了许多。一年里平均有307天6小时以上的日照使日喀则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日光之城。吃着日喀则的特色小吃庞毕,晒着略微刺眼的太阳,晃动起手中的笔杆书写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