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案例教学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案例教学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不再简单采用理论知识的满堂灌,多数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与学习,如何使用案例教学也是学者们一直在探索的内容之一。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对有关成本管理方面的案例教学方法及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成本管理 案例 专业 教学

一、成本管理教学案例的概念及意义

(一)案例教学概念

案例教学通常是经过教师引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模拟现场实际出发,将企业实务模拟成课堂实景,生成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教学案例的实践替代性来反映实际的一般情况,并试图归纳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再用理论指导具有同类问题的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师启发下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获得经过自己思考、分析、讨论后的认识。

目前的成本管理案例来自国外成熟的教学案例比较多,但是如果是通识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库的提取方式,则更简单、方便。但成本管理的实践可谓千差万别,找到共性比较难,尤其是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不同的成本管理模式的要求下,差异更加显著。由于目前《成本管理理论方法》是一门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受众群体主要还是学历型研究生,根据目前的学生来源分析,多数还是由本科学习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因此工作经历几乎还是空白,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本的流转及概念的扩大并无实务上的感性的认识。

(二)成本管理案例教学的意义

成本管理的案例教学其实就是围绕管理会计的中心内容展开的,在我国企业中挖掘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经验并引导提升到理论层面,通过案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是普及管理会计知识并强化成本管理作用的非常好的途径。

1.提升实践水平。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模拟实践,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实务的真实性。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

2.强化师生的互动性。案例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等备受诟病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关内容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3.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由于教师负有引导义务,自身的功底必须过硬,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提前准备及全方位掌控的内容,也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深化。

二、成本管理案例教学内容选取要求

(一)专业化要求

近年来,成本管理的体系化逐渐清晰,其基本思路是: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管控的绩效评估,除此之外,还包含许多新型的所谓特殊成本的分析。2014年财政部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是关于成本会计最新的要求,所有案例中涉及到成本核算方法的都需要重新梳理。同时,财政部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可见,从今年开始,关于成本管理会计方面的制度性建设逐渐启动,因此成本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明显强化。

(二)时效性要求

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属管理大类,众所周知,随着行为科学、数学理论等科学的大量应用与管理实践,新的方法层出不穷并不断替代旧有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兼具会计学中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会计学中的适用准则、原则、定义不断获得新的解释和补充,这样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案例就要求更新,并不断引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

(三)成本范畴要求

通常在成本会计中所研究的都是泛指产品成本,而在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范围更大,比如用于决策的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用于新的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法,成本应用方面的物流成本、资本成本、项目成本、质量成本等,因此成本分析所涉及的面会扩大许多,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三、案例教学中的困扰

《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的丰富程度、教师的实践经验、学生的实务理解程度、教学课时的充分与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

(一)原版成本管理案例教学内容与我国实际脱节

目前引进的部分原版教材中不乏有鲜明特色的案例供参考,原版翻译教材普遍希望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使用作业成本的概念,并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进行决策。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并未使用或仍然无法使用作业成本法,使得理论上非常先进的核算与管理思想无法实施。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大量的实务案例,却没能充分组织与利用,很少有鲜明特色的案例被教材引用。

(二)学生层次的不匹配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跨专业、无实际经验及缺少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目前会计专业的研究生中,跨专业学习的占有三分之一强,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凤毛麟角。由于应付巨大的考研压力,多数学生仅了解应试的几门课程,对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不得不在读研期间进行强化。对于研究生而言,通常学校都有实践环节的要求,但当无法或未能深入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时,想了解成本的形成、内涵及其对定价、盈利的影响,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课时分配

目前,教师中有工作经验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案例引导上的自信不足,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并期盼案例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对案例的多角度、多立场、多样化的分析不足。同时在学校的考核中对于相应的案例分析往往又希望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以指导学生,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

四、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建议及思考

(一)案例内容的覆盖面

《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要有所覆盖,要有针对性,即制定目标。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评价等章节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案例首先要体现这个中心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专题性案例和综合型案例应该反映和诠释不同角度、不同范畴的成本理论,以各章节的知识点为主线设计相应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深化理论教学。如,遇到成本企划这个内容时就必须要对企业成本的构成、产品的成本内含及产品生产及销售流转过程中的成本消耗等进行细分,这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成本称谓,在定义上就要求明确把握。

(二)案例设计要有时效性

目前,写入成本管理教材并在课堂上讨论较多的绝大多数属于早期的经典案例,某些案例不仅对当初的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实时跟踪把握政策、制度方面的变化。比如,新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对于存货成本的确定要求我们了解准则修订后的处理方法,否则存货成本的定价就会出现错误。再比如国外经典教材中多数会有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分析,但是当所选用分配方法、分配基准需要确认是否符合对外报表披露的要求时,纯计算的内容可以解释并接受,但只能用于企业内部的决策之用,而无法列举在对外报表分析之中,这是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必须要注意的。

(三)案例设计要有教师参与

教师要关注社会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密切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例素材。通常不会有现成的案例资料,需要教师从相关的新闻媒体中广泛寻找,精心整理,编制成适合教学的案例,有时还可动员学生参与编制案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敏锐的洞察力、文字分析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产学研的机会,发现和酝酿案例内容,这样案例的新鲜感时时存在,同时教师在引导、指导和讲解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流畅。

(四)现场的模拟化要求

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模仿实务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供学生们讨论和分析,由于学生缺乏实践过程,这样的模仿就会显得比较幼稚或不真实,这就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的引导,告知实务中的状况与实际环境。

现场化模拟的方式有多种,如果教师对案例的场景非常熟悉,可采用PBL模式。PBL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协作且能够主动地解决真实性问题。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思路强调“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不同学生通过提出各自不同的问题,展示出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比较好地将现场不熟悉、不懂的情景作为问题设计提出。因此教学程序可从问题开始,学生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得案例学习小组成员不但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还可以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获取知识信息。这个过程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根据PBL的思想,可采用的模式是通过“问题激励―知识构建―综合运用―总结反思”四步进行展开的。

在案例的编制、形成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投入程度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成败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模式,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案例学习的整个流程,并积极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知识储备,做好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必要的前期工作。X

参考文献:

1.韦霞.审计教学案例选择与问题设计[J].财会通讯,2014,(3).

2.曹荣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