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有积极健康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通过心理教育、人文关怀,从物质上为他们提供帮扶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积极健康的元素
一是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强。在贫困大学生中有些家庭因病致贫,有些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些是家庭成员残疾等,这些因素都促使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担当起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重担,使他们养成独立生活和独立处理事情的性格和能力。二是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这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家时他做完家务劳动后,会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在学校他们会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三是乐于助人、充满信心。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一路走来有好多都接受过邻里、朋友、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因此,他们也有帮助他人的愿望。
2.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负面元素
一是自卑。离开地方中学进入大学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的学生除了学习,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自我否定情绪,出现自卑感。二是焦虑。自卑感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变得敏感,总觉得其他人用异样的眼光在看自己,这使他们更加不愿与外界交流、沟通,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三是人格不完整。心理上的自卑、焦虑,不与外界沟通;经济上的拮据使得贫困大学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造成其人格出现问题。
二、影响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
一是社会原因。贫困学生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升入大学后,他们来到城市学习生活,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与他们的家乡形成鲜明对比,这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压力。经济发展在给我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剧增。在就业过程中招聘单位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气质、谈吐、语言表达等其他方面也会考量,这些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种挑战很快就会转变为精神压力。二是学校原因。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国家政策和自身努力在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学校没有把帮助同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没有从思想上给贫困生以教育、从精神上给学生以慰藉。三是家庭原因。家庭贫困是贫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贫困使他们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使他们经常考虑要如何做才能完成学业,这些都给他们的精神带来了巨大压力。
2.自身原因
经济上的拮据使贫困大学生心理上产生自卑感,产生自己封闭自己的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卑心越强烈的人自卑感越重。一般表现为情感体验深刻,过于敏感和多疑。”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探析
1.加强心理教育,注重人文关怀
每个人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没有办法改变的,这一点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是可以改变现在的经济状况的。社会、学校、家庭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不是被遗忘的对象,不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他们是社会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方式使贫困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在思想上获得解放。
2.切实从物质上提供帮扶
国家、社会、学校和有能力的个人要多关心贫困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使他们不再因为担心学费、生活费而辍学。另外,从根本上讲,还应当更大力度地深入改革开放,尽快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实现更多人就业,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贫困学生的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文伟,张锡钦,李怡婷.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引导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
[2]陆 云.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解困途径新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