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中学生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在大人们的眼中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他们真的幸福吗?我们学校结合课改,研究关于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方面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代的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快乐,种种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为此,我们发现通过以下的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求新求变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始时引起兴趣的效力。我们教学就该常教常新,以“新”来吸引学生。教学手段方法要不断更新,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可以变换教法,即使同一课中,也要使设计有起伏,动静、张弛对比转化,读读、讲讲、练练、议议交叉运用,教学内容也要富有变化,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2.以“奇”取胜
好奇心人皆有之。所谓“奇”,就是某一事物所表现的状态异乎寻常,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和原有的经验,这种新的刺激与原有认知之间的极大反差,引起高度的兴奋,产生质疑和释疑的强烈冲动。我们教学如果能以“奇”取胜,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竞赛激励
一般来说,初中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竞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好胜向上的心理,能够强化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二、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习也一样,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最大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能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关爱,而且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增进了了解与友谊,体会到班集体中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幸福。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顺向思维及由正及反的逆向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从事物发展规律中寻找问题,善于探寻和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不易被人察觉的规律。另外,指导学生运用追问法、反问法、类比法及联想法等方法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四、共建共享幸福课堂
实施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视学习为一种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在学习中品味幸福和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成功体验。
1.良好的授课心境
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幸福的课堂是由上课的教师来创设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在上课时保持愉悦的心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伴随有一定的情感,这些心理情感就构成了教师的授课心境。这种心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能把愉悦的心境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将成为学生幸福学习的“心灵力量”。
2.丰富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将音乐、广告、漫画、小品等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了文学艺术的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课堂也变得多姿多彩,使学习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心灵的幸福。
五、学会运用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是课堂实践的重要一环,从关注学生幸福的角度出发,课堂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习的主体享受幸福。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如学会做人做事、合作学习是基本要求,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学会合作探究学习
人在社会群体中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学会合学习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合作、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在合作小组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加深了对集体的理解,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集体,有共同的期望和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