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提高,然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受气候条件、品种等因素影响,玉米受病虫害影响较大,特别是玉米大斑病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笔者就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症状、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玉米生产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植玉米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连年种植、玉米品种杂乱、气候因素等影响,玉米在生产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玉米大斑病便是其中之一。玉米大斑病发生在玉米种植的各个阶段,对玉米的质量与产量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需要深入分析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通过防治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玉米大斑病发生可能性,进而提高玉米的品质。

1.玉米大斑病的病原

玉米大斑病是因大斑凸脐蠕抱菌产生,越冬病组织中的菌丝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在湿润条件下,分生孢子随空气等介质传递到玉米叶片上,对玉米叶片造成侵染,当温度达到20-32℃,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病原孢子发病,特别是在玉米种植的6-8月份,多属于高温多雨天气,极易引发玉米大斑病[1]。

2.玉米大斑病症状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都有可能发生玉米大斑病,特别是在玉米种植的中后期,大斑病更易发生,对玉米叶片造成严重侵害。一般的,玉米大斑病对叶片的危害最大,此外,对叶鞘与苞叶的影响也很大,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发病,随着病害的加深,大斑病逐渐向上蔓延,最后玉米的整个植株都会受到病害侵袭[1]。除了底部蔓延,一些玉米种植时也会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植株叶片在染病初期会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而后斑点逐渐扩大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随着玉米的生长,病斑逐渐纵裂,发生连合,最终玉米叶片整体变黄、枯死。

3.影响病害发生因素

玉米大斑病属于流行性病害,对玉米生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引起病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病原物、种植品种、栽培方式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1初始病原物

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农民常会将秸秆废弃在田中或是将根茬和病叶留在田中,这样一来在田中就会遗留许多的病残株,病原菌在病残株上以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或是潜伏在病残株组织内越冬,这对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2]。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候因素影响,早多雨、潮湿季节,分生孢子会随空气传播到叶片上对玉米植株进行侵染,进而引起玉米大斑病。

3.2品种

玉米品种的不同对大斑病病菌的抵抗能力也有不同,很多农民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往往会忽视品种选择的重要性,而选择了感病品种。一般的,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会通过数量遗传与质量遗传两种方式提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合理选择,尽可能地选择抗病性良好的玉米品种。

3.3栽培方式

玉米的栽培方式直接关系到大斑病的侵染程度。如果玉米种植过密,植株间相互荫蔽,植株无法通风透光且由于玉米种植的湿度较大,极易引起大斑病。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可得,轮作的玉米植株种植要优于连作,肥沃地优于瘠薄地,秋翻地优于不翻地,只有合理密植才可以促进玉米的正常生长,

4.玉米大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4.1减少菌源

大斑菌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依附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作为初侵染源对玉米生产造成危害。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生产收获后需要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对病株残体进行烧毁或是通过深翻的方式将病残体埋入土中,使病原菌可以快速分解。在使用玉米秸秆作为堆肥时需要高温发酵以除去病菌,当玉米秸秆作为燃料使用前,需要在播种前烧完玉米秸秆,避免在玉米种植时因玉米病株残体的病菌而引发玉米大斑病[1]。此外,大面积轮作也是减少病菌的主要方式,通过轮作减少菌量积累,进而促进玉米的正常发育。

4.2加强栽培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栽培管理,提早抽雄,尽可能地避开多雨气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原菌的传播,对玉米的增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育苗移栽也是提早播种的方式之一,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使玉米可以正常健壮生长。

玉米属于喜肥水作物,因此,为了促进玉米的生长,需要对玉米施以足够的底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追肥,避免后期发生脱肥的问题,在施用肥料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农家肥,确保植株可以正常生长[1]。在种植时要合理密植,使玉米植株可以得到充分的通风透光,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可以有效预防大斑病的发生与传播。

4.3及时预测报告

通过对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的监测,可以分析总结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原因与症状,为了有效开展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做到及时的预测报告,在重点玉米种植乡镇建立测报点,定期、定时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对大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做出预测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大斑病防治方案,将玉米大斑病的防治落实到实处[1]。

5.结语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玉米品质问题。在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常会受到大斑病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提高。因此,在玉米生产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玉米大斑病,以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书臣,王亚南,王绍林,岳瑾,马永军. 延庆县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北京农业,2014,33:129-130.

[2]杨静,李敬岩,周信群,邢美娜,刘时静. 辽西北玉米大斑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01: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