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道德银行的垮掉决不是坏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底,兰州首家社区道德银行在城关区红山根二村宣布成立,让有关人士料想不到的是,有了银行之后,登记在册的好人好事反而变少了,社区居民大多不愿意到银行里“存取道德”,在尴尬运行两年之后,这家道德银行终于破产关门。与其他各种经济和社会实体的关张不同,道德银行的破产并未引发惋惜之情,相反,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反思与忧虑:在道德建设这个大命题下,一些名为创新的“举措”,实际上也许不过是歧途。
就如同红山根二村的居民所表达的那样,“道德”与“银行”这两种事物本身就是无法沟通的。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它约束和指引人们如何更好地相处,从道德的内在涵义而言,它不仅无法储蓄,也不适合兑换。如果我们硬要通过一种创新模式,把道德变成社区里的“通货”,那么,道德行为就变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交换,变成了最原始的“贸易”,这样的道德与红山根居民原本乐善好施的精神追求是相违背的。
从普通人的自身体验来说,道德行为与功利目的很难完全剥离开来。中国传统观念里类似“好人有好报”的各种箴言,实际上也是以自利的效益推论,来推行利他的道德观。不可否认,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在人类社会有着漫长的历史,也许在今天它仍然保持着活力与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功利的方式推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是正当的。无论回望历史还是着眼当下,那些能够流传久远的道德楷模无不是放弃回报而追求道德完善的,从无私助人的雷锋叔叔到自强不息的学子洪战辉,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很难看到道德回馈的思想痕迹。如果道德真的沦为可以兑换的事物,道德所寓示的全部人性光辉就很难再让人向往。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红山根居民才对道德银行那么抵触,也正是因为道德银行的“回馈模式”走向了道德的背面,它才会最终垮掉。
道德银行不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简单套用了经济学模式,以“投入――效益”原则指导一种精神行为,其潜台词是通过追求道德的效益“最大化”,来唤起更多的善行。道德银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实际上在经济学家们的案头已经被演绎过,困窘的经济学家甚至不得不引入“来世说”,以求平衡道德支出与收益的账表。而所有这些困境,其实都是在提示我们,在普遍追求效益的社会风气下,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建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那种试图以交换原则来建设公民道德的探索,很可能恰恰是缘木求鱼。
红山根道德银行的垮掉决不是坏事。两年多来,道德银行这一急功近利的“四不像”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道德记账”的风气甚至弥漫在校园里,为了让自己的道德报表看上去更美,有的孩子把零用钱上缴给老师来扮演拾金不昧,有的孩子则追着邻居干活以“助人为乐”,如果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只会越来越罕见,美好和光辉的人格也会被庸俗的尘土所湮没。
以利诱人者,利尽人散,道德银行所发出的错误“道德指令”早就预示了它的结局。我们应该寻求更正确的道德之路。
(1月19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