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8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8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致残率高,因此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随着医学、医疗模式的变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救治措施,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在临床治疗中,中西医各有所长和优势,采用相互为用,取长补短,往往获得1+1>2的临床效果。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出血8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80例患者均为我科的住院患者,以头痛、头晕、昏迷为主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部CT或MRI明确诊断。80例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34岁。其中,壳核出血35例,丘脑出血17例,脑叶出血25例,脑干出血1例,小脑出血2例。

1.2 排除标准 根据中华全国医学会内科分会1986年6月泰安会议所定计分标准办法,大于18分或3 d内死亡之者不纳入观察范围。

1.3 治疗方法

1.3.1 急性期西药治疗 西药脱水剂的应用:根据患者颅压的情况,采用20%甘露醇125 ml~250 ml快速静脉点滴,由每4 h1次,每6 h 1次,每8 h 1次逐渐减少至每24 h 1次维持1~3 d停止。西药激素的使用:根据患者的颅压情况,一般选用地塞米松5 mg~10 mg静脉点滴,1次/d。然后随颅压的缓解逐渐减量,到颅压完全正常后停止。同时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情况。

西药止血药、活血药的使用:对中等量以上的出血发病前3 d适当使用止血药如:止血敏等,3 d后停用止血药,适当使用活血化淤药如:血塞通、维脑路通等加入液体中,1次/d静脉点滴。西药支持疗法:控制血压、预防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营养脑细胞药物的使用及其他支持疗法。

1.3.2 急性期中医治疗 鼻饲:患者如神志不清3 d后给鼻饲:牛黄安宫丸,1丸/d 连用3 d。中药150 mg2次/d;基本方剂:龙胆草15 g、黄芩15 g、栀子15 g、地龙15 g、僵蚕10 g、怀牛膝10 g、石菖蒲15 g、大黄10 g、防风10 g、羌活10 g,根据病情辩证加减。灌肠治疗:均予中药150 ml保留灌肠,1次/d,共用1周。基本方剂:大黄15 g、防风10 g、羌活10 g、枳实15 g、厚朴15 g。

1.3.3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后主要以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为主。 中药治疗基本分为2 型。气虚血瘀型:主证为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无力;中药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基本方剂: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5 g、白芍15 g、川芎10 g、熟地15 g、乌梢蛇15 g、龙15 g、姜蚕15 g、桃仁15 g、红花15 g、全虫10 g、茯苓15 g、丹参25 g、甘草6 g;风痰阻络型:主证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红,苔腻,脉滑。中药以化痰祛风通络为主;基本方剂:胆南星10 g、枳实10 g、陈皮10 g、 半夏15 g、茯苓15 g、红花10 g、丹参15 g三七10 g 、 全虫5 g、甘草6 g, 1剂/d分2次服,可根据病情加减。

针刺治疗:患者神志清醒后可予针刺治疗,针刺主要以患侧为主,具体取穴:上肢:肩井、曲池、 外关、合谷为主。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绝骨、太冲为主。失语加廉泉、哑门、通里。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1次/d。前1周采用泻法,1周后采用平补平泻法。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1986年6月泰安标准[1],采用计分法,着眼于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满分28分,起点最高不超过18分,分为基本治愈(积分达24分以上)、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

2.2 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45例(60%)、显效21例(25.4%)、有效10例(12%)、无效3例(2.4%)、恶化1例(0.8%)、愈显率达84%。疗效最长2个月,最短10 d。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尽管随着CT检查技术的普及,脑出血的早期诊断率明显增高,但临床致残率、病死率仍没有改善。在脑出血急性期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降颅压作用十分明显确切。对挽救患者生命起了重要作用。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脑出血后脑血流量下降,脑出血周围存在缺血区,其累计范围远远大于出血区,即使血肿完全吸收,脑血流量下降仍持续相当长时间,也不能逆转缺血过程,这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血肿周围的水肿应以充分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为主[2]。故我科在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时就使用活血化淤药物。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活血化淤药不仅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纤维蛋白降解,促使侧支循环的建立,亦具抗水肿的作用,能对抗脑组织变性坏死以利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出血中医称中风,中风治之病因复杂,发病的不同阶段其病机有所区别。综观历代医家心得,结合临床实际,笔者认为发病早期(急性期)多为实证,与风、火、痰、热有关;恢复期后则虚症多见或虚实夹杂,与风、痰、虚、瘀有关。故急性期中药以清热化痰熄风、平肝潜阳为主;中药灌肠以清热泻下祛风,釜底抽薪,急则治其标。恢复期以后则祛邪与扶正并举,以益气养血,活血通脉,祛风化痰为主。针刺治疗对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致残率有重要的作用,针刺宜早不宜迟,早期泻法,病情稳定,平补平泻以疏通经络。针刺的关键在于选穴准确,针感得气。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Maeshina S,Funahashik R,Ogura M,et al.Unilateral neglect due to right forntalLobe haematoma.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riry,1994,57:89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