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新。本文作者认为,要实现学生自我创新的正确引导,应当做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引导学生自我突破、让数学走进生活,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自我创新;师生关系

小学数学教育新课改中,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事实上,创新能力通常需要的是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自我突破和驾驭,以自己所学知识的水平和深度为基础,寻求一种自我超越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式。一旦学生意识到这种思维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原有的思维惯性就会被打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就能不断提高独立创新的能力,有利于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产生。这种在自我创新中不断得以提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产生一方面得力于教学环境的许可和鼓励,教学材料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激励[1]。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成果起推动作用的“催化剂”,教师自身的行动力和感染力是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最主要的风向标[2]。教师一方面要以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来教授数学基本课程理论,确保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新和改进,对学生教学重点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转移到创新思维的培养上。

例,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而是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自信。教师从这一点出发,对学生采取“鼓励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进行正面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肯定,增强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自我突破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一个参与者,还应该扮演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实践中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鼓励和引导,有助于鼓励学生产生自我思考意识,增加思考深度和空间,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锻炼学生自我突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是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和改进。例如,1.鼓励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对新题型、新知识进行自我剖析,用自己认为最简单具象的方式来表达抽象的数学理论,用最容易理解的情景小品来表现一道证明题(例如四则混合运算公式),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有创新能力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并且成立创新思维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其中质疑的可以是教师的授课模式的陈旧、传授的知识不贴合实际、解题的技巧过于繁琐,甚至可以质疑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辩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质疑的勇气,在不断质疑和肯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进步和自我成长。

三、让数学走进生活

调查目前国内的数学教学概况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数学教学已经完全脱离了其他的科目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交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体会不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然而学习是为生活和思想服务的,特别是学习数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中证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项内容本身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形式传达给学生的,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证明,例如在两点之间设计出多种行走方案,然后小组实施各个行走方案,行走过程中记录时间,然后对比,就可得知两点之间行走时间最短的是直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知识。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然后自我突破。

四、思维形式的培养

思维形式相对于创新能力,就如养料相对于植物。在思维上有了突破,必然会决定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所以思维至关重要。典型性思维主要由以下几种:1.逆向思维,相当于初中数学中的证明题,给出理论或者结果,进行反推论证,要求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任何事物都进行适当质疑,然后进行自我证明,对于创造性学有裨益。2.归纳性思维,对于阶段性的学习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善于归纳总结,进而培养发散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较广阔的思维空间,举一反三,从而形成创新、创造的能力。

五、结语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开展发散性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勇于发散自我思维,表达自我想法,从而在各方面进行提高。同时也要注意思维是依赖于教材内容的,具象事物表达抽象理论,在课堂中引进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使学生在课题被提出初始阶段、理论的渐成过程、结果的论证方法、思维的形成过程等中逐渐得到自我提升。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而不是决定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不再依赖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不再依赖课本上给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给予学生创造性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在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困难和质疑,教师应当给予细致的解答,及时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达到引导学生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单建忠.创设氛围引导创新——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谈[J].小学数学参考,2011,(7):68.

[2]徐振学.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论坛,201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