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理论在剖腹产中的实用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理论在剖腹产中的实用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张晓岚 赵体玉

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ScienceofUnitaryHu-manBeings)是由美国学者罗杰斯1970年提出来的一个护理概念框架。她描述了该理论的4个基本特质:人和环境能量场、开放性、型态、全方位性(1992年),并解释生命过程变化的3个原则:螺旋性、共振性、整体性(1990年)[1]。该理论将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人和环境都是不可缩减、不可分割、全方位的能量场,相互之间以一种“单波”型态、持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换。当人处于不健康状态时,能量型态变得不规则;患者并不是自己去适应疾病,而是在疾病体验过程中具有恢复能量平衡的潜能;而护士作为患者健康的促进者,主要任务在于帮助患者参与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塑型,促进其向健康型态转变。罗杰斯提倡使用非侵入性方式作为干预工具,如治疗性触摸、音乐、指导想象[2]、灵气治疗和身体护理等[3],在一些研究中取得了成效。本研究将罗杰斯的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8月入住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纳入标准:意识清楚、病情暂时稳定、能有效沟通且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多胎妊娠;精神疾病(包括精神障碍病史,服用影响精神活动药物)或智力障碍;严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后出血及严重产后合并症;不能听读写者。将符合标准的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7例产妇由于手术台次临时更换、干预中受到干扰、未能有效完成问卷等因素被剔除。最终纳入研究对象93例,年龄21~45(30.33±4.43)岁。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5例,两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生育史、手术史、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以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支持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型态评估(护理评估)①人场型态评估: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等)、生育史、手术史、孕期及分娩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产妇身心状况、胎儿宫内及出生后情况;手术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耐受力及缓解措施有效性等。②环境型态评估:社会支持系统、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对住院环境、手术室环境陌生感、手术过程中不和谐的环境(如各种噪声、寒冷)等。

1.2.2共同塑型(护理措施)初始建立能量交换:热情接待产妇,介绍病室、手术室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真诚与之沟通,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使产妇尽早熟悉环境,开始建立人场和环境场之间、护患人场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产妇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友善积极的态度,设身处地理解产妇的各种感情,保持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其顺利渡过手术过程。发挥环境场能量作用: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床单位整洁;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噪声,注意产妇保暖。介绍手术环境、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正确引导产妇对剖宫产的认识;产后发放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宣传册并详细讲解,帮助其尽快进入母亲角色。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型态的作用,鼓励丈夫及家属对产妇的关怀及照顾,帮助家庭成员的角色转换。母婴同室,鼓励产妇多接触孩子、培养母子感情。能量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触摸疗法和音乐治疗。①触摸疗法。产妇进入手术等待间,护士热情接待,握住她的手,指导并协助躺好;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做好解释,先教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再分别从两边季肋部用双手拇指指腹以梳理手法轻柔地沿肋间隙方向按摩至腋前部;顺时针轻抚腹部;环形揉捻颈肩部;触摸过程平稳、有节律,每次持续10~20min。最后调整呼吸,放松全身肌肉,休息5~10min,评估产妇反应,给予心理疏导。整个手术过程中,不时轻轻触摸产妇的头、手、肩部,以放松肌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为产妇擦汗、抚摸额头,不断鼓励,告知手术进展;当手术牵拉、胎儿娩出挤压子宫、清理腹腔之前告知产妇会产生不适,嘱其做好心理准备,可以握住护士的手,调整呼吸;新生儿娩出包裹后抱至产妇面前,分散注意力。术后随访,再次实施触摸疗法,手法同前,减轻产妇疼痛。通过触摸疗法传递自身有序的能量给产妇,用以恢复、平衡其能量系统,减轻焦虑、疼痛,促进其自我恢复。②音乐治疗。建立中国古典名曲、国外古典音乐、原始自然音乐、班得瑞轻音乐等几个音乐库;通过浏览MP3播放方式请产妇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一个音乐库作为干预曲目循环播放。让产妇在进行触摸治疗同时,通过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音量以20~40dB为宜,持续10~20min。在手术过程牵拉、挤压、清理腹腔等可能造成不适前,因手术环境中吸引器、监护仪器警报等噪声引起紧张烦躁时以及术后疼痛时,让产妇欣赏音乐,尽量减少环境场中的危害。

1.3评价指标①焦虑:采用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在手术室等待间干预前、后测量2次;由VAS疼痛评分尺发展而来,在长度为100mm的直尺两端分别标明0和10,0表示无焦虑紧张,10表示所能想象的最严重焦虑紧张,请产妇按照自己实际情况标记。②心率、血压:用心电监护仪于平卧位测量心率及血压,在手术等待间干预前、后测量。③疼痛:干预前、后(术后24h)各进行1次测量,采用数字分级疼痛评分表,0代表无痛,10代表所能想象的最严重疼痛,选择0~10中的数字描述当前疼痛。④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喂养次数(术后第3天)等。⑤主观感受及满意度:手术第3天随访,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干预的主观感受及评价。分为主观感受和满意情况2个维度;主观感受包括促进放松、感到平静、有效改善睡眠、减少焦虑和疼痛等7个条目;满意情况包括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必要性等3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最高得分40分,最低10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表略)

2.2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2.3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2.4两组产妇术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2.5观察组产妇对干预的主观感受及满意情况评价主观评价总分为(37.80±1.59)分,主观感受维度(26.20±1.16)分(最高28分),满意情况维度(11.60±0.75)分(最高12分);感觉效果非常明显项为促进放松(100%)、促进舒适(97.8%)。97.8%的产妇对整体护理工作非常满意,84.4%感觉非常有必要,75.6%非常愿意鼓励其他人接受。

3讨论

我国剖宫产率日益剧增,已经超过整个分娩方式的50%,并仍在普遍、持续上升。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手术焦虑、疼痛程度,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和子宫复原,缩短手术恢复期、提高母乳成功喂养率,是剖宫产产妇重要的护理目标。

3.1完善整体护理意识罗杰斯认为人是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整体性,这是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的中心,也是护理原则的根本;护理的独特性在于将人作为整体来对待,患者型态为评估其生命过程、制定护理策略提供框架[4]。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单一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整体护理[5]。而本研究中的护理干预涵盖剖宫产产妇整个围手术期,保证了护理的连续性和无缝隙;在提供安全、舒适环境的同时,重视心理变化的评估及护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型态的作用。表1、表2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焦虑水平、血压、脉搏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显著(时间、干预主效应均P<0.01)。说明罗杰斯理论指导下的支持护理对于缓解术前焦虑、稳定情绪和生命体征具有显著效果,Smith等[6]采用治疗性触摸也得到了同样结果。

3.2激发自愈潜能,促进术后恢复表3、表4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快,首次下床、排气、喂奶时间都早于对照组;哺喂次数多。由此可见,罗杰斯理论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剖宫产产妇各功能恢复,特别是有利于产妇乳汁分泌和新生儿健康成长。南丁格尔指出促使人自身愈合的并不是药物,而是处于最佳的自然状态。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强调患者具有恢复能量平衡的潜能;护理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激发其最大健康的潜能,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手术作为强烈的应激源,打乱产妇自身能量场的平衡。本研究在运用罗杰斯理论实施护理过程中,传递和转化自身有序的能量给患者,并尽量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场,激发患者的自愈能力,共同塑造向健康发展的型态。在能量干预过程中,将听觉和触觉双重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在控制情绪的中枢下丘脑整合,产生愉悦舒适感;触摸结合按压、捏揉等手法给予局部机械性刺激,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疏通经络、松弛肌肉,达到放松的状态,缓解疼痛;音乐可以掩盖周围环境的噪声,转移紧张情绪,促进放松,改善机体功能,帮助整体恢复等。

3.3促进产妇舒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本研究产妇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干预过程中产妇感到明显放松和舒适度增加。Kelly等对切除手术患者采用质性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治疗性触摸可有效促进患者放松、平静和舒适。罗杰斯注重主观感受,强调在工作中融入爱心、同理心,平等对待每个人,创造积极的氛围,激发患者自愈能量,提高身心整体的舒适度。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大部分产妇都能积极地接受这种护理,甚至75.6%非常愿意鼓励其他人接受。在护患沟通进行能量交换初始,应注重信任关系的建立;罗杰斯指出信任是人与环境的型态特征,人在信任后才能感知环境场与其他人场;让患者在充分信任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才能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