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当前教育思潮下,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尝试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形成教与学的统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现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主动建构和获取知识,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评价及尊重学生个体的特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学习方式;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44-02

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性格上比较活跃,思想上独立有个性,在动手方面有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在与学生接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引导和教学方法,能够发现学生同样会有积极学习态度和上进心。作为教师来讲,希望传授知识,让学生提升能力,掌握技能。作为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想什么,想学什么,想怎样学,等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而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应将课堂教学改革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首先我们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这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接收很困难,甚至不愿与人交往和沟通,学习效果比较差,可能有他成长过程中很多的因素形成,形成了一定的封闭,这时作为教师需要以其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作为切入点,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联结点,帮助学生打破鸿沟来主动实现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实施的教学和其他工作才会更有效果。

二、学生主体,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以我校艺术专业学生基础课教学为例,在基础的课程讲完之后,在绘画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研究每个同学不同的绘画风格,根据他们对绘画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材施教”。画无定法,绘画就需要思维和方法的与众不同才能使作品有价值可言,所以一定要去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思想,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大胆地创造,表现自己的绘画感受(当然要有一定的限度和绘画的科学性)而不能强制地规定或要求什么。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而不是普遍地讲授问题,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或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引导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培养学生速写练习习惯方面,必须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速写能带给他们的作用,可以通过展示、网络的传播等很多方式让他们产生认同感,感到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一种学习的习惯。被动地接收和完成作业式的练习学习效果较差。

三、教学信息化、数字化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现代课堂上,已经逐步打破了旧有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看书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在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背景下,教学中使用各种电子文稿和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电子文稿只是教材的内容搬到了电脑上,没有完成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音乐、动画、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易于接受,例如在讲授艺术透视原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复杂的线、点、结构运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新的媒体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借鉴一些传媒业的做法,在讲解某部分知识时配合一些知识背景的视频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和快速的接受。

虚拟仿真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模拟生产和制作过程来让学生形成认识和体验,例如艺术类的造型课程,可以运用三维建模软件来模拟泥塑、陶艺等造型,并通过3D打印技术完成模型制作,其中的烧制工序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实现,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方式让学生掌握摆窑方式、炉火温度、烧制时间等知识。

MOOC以及移动端的教学应用也是新技术应用的成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大规模共享课程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课程的选取和学习,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校牵头开展的教育部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发和推广,已经形成了近万人的学习者和用户群,除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包括了行业企业用户和社会学习者,通过网络和新技术可以形成大规模的传播效果,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四、知识结构化、知识碎片化

从学生的需求实际出发,需要建立一个基于本专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艺术设计的学生都要掌握造型、构图、空间、色彩等方面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通用的体系,对于哪个专业方向都是必备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需求和要求也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学习和碎片化的学习,人的很多时间是碎片化的,在网络,在手机移动端所学习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是广泛的,在碎片化学习的同时,需要主动地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话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发结构化的课程和碎片化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利用手机客户端程序及进行共享课程平台建设等,在建设课程、素材的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将新的知识内容给予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五、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课程评价又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难点环节,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习惯了以分数评价,重结果评价的教育工作者,可能觉得今天的评价改革烦琐,习惯了看量化结果以分定等的家长、公民,可能认为今天的评价改革缺乏甄别与选拔,不利于选择人才,都有待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评价的功能。从教育的本质看,应该是从学生的本体出发,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学生本身对于教学评价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好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应该建立学校、家长、学生几方面的评价体系,而不是仅仅由教师来量化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的评价更是需要重视学生的体验,这也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观念来不断创新,实现教学评价的合理和优化。

任何学校,每名教师都应该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积极的研究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验和自己的专业性质不断地更好地进行课堂改革。改革会使教与学越发地灵活、简单,充满趣味性,会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学习的结果更容易被扎实地理解和记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任务已经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了,还有创新知识、灵活传授知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