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笔者所在的学校——黄材镇井冲中学,地处宁乡县西部山区,是典型的边远农村山区。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留守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 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农村留守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自卑心理。从目前山区农村家庭来看,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人还不在少数,这些家庭的孩子多数是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更有甚者寄人篱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往往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蔓延。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从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二)对立心理。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地工作,另一方或爷爷奶奶等其他监护人出于补偿心理而放纵,再加上他们本身文化程度不够高,管教严厉的就实行棍棒教育,管教不严的,有的听之任之,有的无可奈何,无所适从,从而造成孩子心理的缺失,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行为:有的不服管教,离家出走,沦为流浪儿童。2012年11月19日,贵州毕节五名留守儿童因不服管教,流落街头,在寒冷的冬夜,惨死在垃圾箱内,让人触目惊心;有的冷漠无情,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如作为留守学生的衡阳某中学一名十二岁的初一学生残忍地杀害姑妈一家,不得不让人深深反思。

(三)孤独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情感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条便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因此,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意识,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悉心关爱,以诚相待。教育的关键是“爱”,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疏导留守学生心理的催化剂。留守学生的心常常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对于外界往往采取封闭和抗拒的态度,只有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真心对他们的好,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了一颗仁爱之心,用心对待学生,还必须有细心和耐心,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才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应与他们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

(二)学会感恩,陶冶情操。对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发现:一些留守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无动于衷;面对教师的教育,无动于衷;面对亲友的关爱,无动于衷。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子曰:“人性本善,其恶者为也。”要重塑他们的人格,“感恩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它,可以理顺他们漂移的思想,校正他们心海的罗盘。为此,我常常在作文中渗透感恩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感恩教育,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监护人的精心呵护,让他们感受思念亲人之情,呼唤爱,从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三)自评反思,养成习惯。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真正优良品质的产生来自人们意志的自觉,能够自主规范,约束自我,行为自控”。我校开展《农村初中学生自评与自我反思》的课题研究已有多年,以“学生自评与自我反思”为载体,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问题学生,我们采取的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批评,而是自评反思式的疏导教育。给学生一个《自评与自我反思表》,让学生对照《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条款和有关法律法规(“评价依据”)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先自评,再写反思,让学生自己寻找一条最佳的解决途径。然后,教师再给学生综合分析教育。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对照“评价依据”自我评价和反思自己当时的言行,找到错因和改正途径,消除了对教师或家长的教育逆反心理,同时,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则会结合自己的情况,深入地进行思考,冷静地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达成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学生填表、写反思的过程,很好地调解了当时的心态,不易延续暴躁情绪,也不会采取任何过激行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常听教师这样说,“以前,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学生对我根本就不在乎,我还没说完,他就跟我顶了起来,而现在,一张表格让我化解了难题”……可见,教师的说教极易引发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一味地说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对学生来说,教师“说”出来的道理是外在于、强加于他们的,教师不恰当的说教极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导致学生形成阳奉阴违的双重人格;而引导学生反思,则能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使学生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言行,从灵魂深处去审视自己,激发学生自主设定改进意向、自主制定奋斗目标和措施。

结束语

总之,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更应深入研究留守学生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多层面、多途径探讨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小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方师范大学(社科版)

2、段玉华《留守儿童面临自我意识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