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走青春”中疯狂的理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走青春”中疯狂的理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青年》热播季虽已过,然而这部电视剧留给人们的震撼和反思却越来越多。剧情围绕土生土长的北京青年,即何家四兄弟展开。看过《北京青年》的观众,有的表示这部电视剧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剧中人物做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浪漫却不现实的童话,而剧中人物行为荒诞,是一群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抽风族。对此,导演赵宝刚做出了这样的解读,他认为“青年人在宝贵的青春岁月里,不必给自己设立太具体的标杆,让自己背负太多的欲望,重要的其实是告别让自己心生恐惧的安逸,趁着大好时光去经历、去体验、去丰富自己,等到你的眼界变开阔,胸怀变宽广,有了足够的阅历,真正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时候再去为自己设定目标也不迟。”

他们为何出走?

电视剧一开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式的矛盾大爆发,何东在结婚登记时,向未婚妻权筝提出分手,而他要分手的理由竟然是“重走青春”。权筝为能入眠,吞服安眠药,却被误会为情自杀。重重压力之下,何东选择重新与权筝结婚,然而他无意中听到权筝是假自杀,盛怒之下前去指责权筝。权筝将事情合盘托出,并怒斥何东优柔寡断,是没断奶的孩子。在权筝的刺激下,何东终于勇敢地提出辞职,离开父母去餐厅打工,迈出了“重走青春”的第一步。父辈们百般阻挠,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刺激了他与堂兄弟出走的欲望,于是他们离开了北京城,去外面闯荡,寻找梦想。

剧中主人公的出走,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现状共同导致的。他们的出走,给我们的社会敲响了警钟,怎样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剧中的四个主人公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是已经拥有稳定工作的一批青年。就何东而言,父母失败的婚姻使得他不断压抑个性,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桎梏,成为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为了摆脱现状,他做了这个勇敢且充满激情的决定,当然也毫无意外地受到了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一直将他视为骄傲的父母开始了一场又一场软磨硬泡与思想轰炸,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上演三十六计,斗智斗勇,希望将其脑中“不靠谱”的想法连根拔起,从而将他拽回原有的轨道。两代人的价值观激烈交战,面对父辈的责难,何东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么多年为了让你们高兴,为了让你们在亲属面前、同事面前、同学面前脸上都有光,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我会努力再去找回我想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活一把了!”

与何东一样,无论是剧中的何西、何南、何北兄弟,还是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都有着同样的成长困局。80后与父辈成长的环境不同,多为独生子女,学校教育的应试化,以及父母的万千期望,使得这一代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对此赵导说他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一块墓碑上看到一句话“现在的教育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无能力的人,我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来得及,现在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以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这段经历对你有多重要。”而这正是他拍摄电视剧《北京青年》的动因。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 80后是不赶趟的一代。正如剧中长辈们的分析,“当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学是免费的;当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小学是免费的;当他们还没找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勉强找到一个糊口的工作。当他们不需要买房子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他们准备买房子的时候,房价已经让人望而却步了。”对于开始走向或者已经走向社会的80后来说,一切都非常残酷,然而虽然他们需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可是这些残酷很多被父辈们挡了下来。就像《北京青年》中的何东、何西、何北一样,从小到大被报以“安逸度日”的期冀,父母的珍视剥夺了他们“冒险”的可能性。为了找回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放下优越的生活,选择了出走。

重走青春:怎样为理想买单?

重走青春的确让人振奋,可是应该怎样走,却成为摆在主人公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像大家常说的,建设永远比破坏要难得多。离开北京上路的他们,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于是纷纷去找工作,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找到工作的却是学历最低的唐娇。最初,何东一直在找体力方面的工作,且做起来很不得心应手;何北一直在坚持他所谓的酒吧理想,因为何东的不支持,两人大打出手;何西去做了洗衣工;何南在技术入股创业之路上屡战屡败;而跟随他们的权筝则变成了家庭主妇。重走青春需要热情,可是只有热情的盲目走,却不见得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北京青年》播出之后,有网友分析,剧中的四兄弟不是有高学历就是有很好的家境,物质生活无忧下的寻求自我,不过就是一个“高富帅尝试屌丝生活”的游戏。“公务员这种最吃香的饭碗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现实问题实在很多,很难做到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换一种生活”,“刷盘子、蹬三轮就叫自己想过的生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面对这样的质疑,赵宝刚回应称: “我不是号召大家非要像剧中人一样把工作辞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当你走出去,看一看,你的胸怀变得宽广,你的眼界变得开阔。这样,你回来时,再对待周围这些苦难,你就容易释怀了。”

针对大家的困惑,专家提出面对工作应该心态健康,切合实际。首先,我们都要有一个意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让我们百分之百满意的工作,要看到我们渴望的那部分有没有,其余的部分是否能够容忍。学会把我们的工作一分为三,享受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快乐,接受存在的那点平淡,努力改变让自己局促的那丝不愉快。当我们认为这个工作适合自己就可以为之全心全意地付出。其次,可以转行,但不一下子就把自己之前的付出都给否定了。以前的行业不喜欢,并不表示要选择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如果那样做了,那只能说,你的想法依旧不够完整。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好周遭已有的资源,走出一条与自己人生方向相契合的道路,才能把资源利用到最大化。最后,很多人问“你要重走青春,怎么就知道自己走得对呢?”其实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剧中何东在“重走青春”之初也很迷茫,他只知道自己非这样做不可,可是具体该怎么做,并不清楚。重要的并不是选择的正确性有多高,而是要根据心意来做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虽然会有得失,可是很多得失都是相对的,在一些人看来是失去,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也许就是得到。何东失去了优厚的生活,却得到了重新选择人生的权利和自由,对他来说后者更重要。如果觉得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赶紧决定,在新的生活状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与质疑声相对的,是另一些观众对“重走青春”的赞同甚至身体力行。很多观众表示《北京青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网友刘俊宇(化名)说他毕业之后本来要出外闯荡,可是父母都不同意,希望他回老家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结婚生子,过平淡安稳的日子。拗不过父母的他,回老家后在银行工作,待遇优厚,可是没完没了的应酬,以及沉重的业绩压力,使他不断反思,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对何东的行为很支持,并说自己也与何东有相同的感受,即 “我每天的生活过的一样,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他庆幸自己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如今他已辞掉工作,决定开快餐店,而他的梦想是开连锁店。

其实,对于《北京青年》,有赞成亦有反对,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它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重走青春”这一理念,它或许有些理想化,可是并不是不可能发生。伴随着该剧热播而来的是思想风暴的袭击,就像赵导说的:“在《北京青年》的创作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当今青年人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青春不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种状态,青春是停是走,跟年龄无关。青春是指所有的人,不只包括青年人,也包括家长。因此,当你无限地改变自己的时候,目标就在一天天接近。《北京青年》这部剧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只想着改变世界,更是要设法改变自己;只有把自己改变好了,世界才可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无论是被分手的权筝,还是因失恋不敢再爱的丁香,抑或是为爱疯了的任知了,这些在爱情里受了伤的女孩,都爱得太卑微,她们这样子爱到失去自己,却还是留不住爱情。张小娴说“想要把一个男人长久地留在身边,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觉得你随时可以离开他”。

权筝为了何东走青春,任知了因为失恋精神失常,唐娇为了何北吸毒自残,丁香因为前男友不敢再爱,她们就像张爱玲说的“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可是能在心里开出花来的爱情,却无法帮她们留住爱情。何东后来重新喜欢上的权筝,是在“重走青春”中不断改变,找回自我的权筝。张爱玲式的爱情,说出了恋人们的情不自禁,可是在爱里迷失了自我,总有一天会被爱情抛弃。舒婷有一首诗叫《致橡树》,诗里这样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情里,过分地依赖对方,甚至将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是非常危险的。万一失去了它,你的生活就会一片黑暗,很多人甚至因此精神分裂。所以不要做多情的鸟儿,而要做木棉树,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你的爱人和你的爱情,只有这样才会拥有何西所说的“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美好爱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说:“从深层意义上说,《北京青年》具有现实主义的正能量色彩和趋向。作品并非简单凸显生活的压抑和痛苦,而是通过展现青年人敢于拥有青想,敢于面对、追求、实现青想的过程,传递真实情感和人性光辉,而这正是鼓励青年成长的正能量。”其实,重走青春不在形式,而在心理状态的改变,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