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词歌赋里的除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词歌赋里的除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凡去旧更新皆曰除”,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旧岁的最后一天称“岁除”,俗称“大年夜”。

除夕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最为热闹、隆重的节日之一。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具洒扫门闾,去尘秽,Q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古代除夕的节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年夜饭、辞岁、守岁最为普遍。吃过年夜饭后,晚辈先向长辈辞岁,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因为“岁”与“祟”谐音,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邪祟。

清人吴曼云在他的《压岁钱》中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就写出了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的欢快心情,然后家家通宵守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守岁习俗源于六朝,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守岁诗是梁代徐君茜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e觅杨梅。帘风开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诗人和妻子喝着桃子酒、吃着杨梅粽守岁,还不时劝渐渐发困的妻子再熬一会儿,等到天亮。

隋唐以后,除夕守岁的习俗开始普及起来。宫中往往燃起香料和巨烛,在灯火中大摆宴席,君臣唱和作守岁诗。唐太宗《守岁》:“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杜审言在《守岁侍宴应制》中说:“季冬除夜迎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熏天。”从中可窥见唐代深宫守岁、一派歌舞升平的盛况。士庶之家,则“围炉团座,达旦不寐。”

古时守岁,包含着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唐才子传》里写到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另外,文征明在《除夕》中说:“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都是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

守岁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满怀希望之意,赵翼在《除夕》中说:“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诗人老当益壮,尽显昂扬奋进之势。

至于客居异地的诗人,在除夕之夜更是感慨丛生。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中说:“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道出了漂泊异乡的痛苦,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守岁诗中,更多的是对岁月的珍惜,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苏轼在《守岁》中说:“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灭,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借守岁表达了要趁着年轻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说:“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人虽已鬓发如霜,但童心犹在,仍兴致勃勃地和家人一起守岁,享受快乐的生活。

除夕的节日活动还有燃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等;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节日,除夕揉合了祭祀、驱邪、喜庆等内容,反映了人们迎新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