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尼亚加拉瀑布纪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尼亚加拉瀑布纪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百七十英尺的落差将横亘在美加两国边界上的尼亚加拉河斩为两截,每年雨季,每秒两千八百三十二吨淡水倾泻而下,以至于顺流而下的鱼儿都被摔得晕头转向,引来了成群觅食的水鸟。咆哮的激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水雾蒸腾直上,从美国望去,好像河对面加拿大二十多层的酒店高楼大半湮没其中,带给人无法言喻的震撼。

虽然从早上开始就细雨绵绵,但游人仍然不少,很多人都不打伞,老老小小的在雨中不慌不忙地赏景聊天,宽容了这不好的天气。反正就是来看水的,雨水和河水又何必分得那么仔细。

尼亚加拉瀑布实际上由三个瀑布组成。河道在瀑布上游一分为三,尼亚加拉主河道上横跨美加两国国界的“马蹄瀑布”(Canadian Horseshoe Falls)是三个当中最为宏伟壮观的一个。另外两座――“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纱瀑布”(Bride Veil Falls)均坐落在美国境内。

如同美国境内很多地名一样,“尼亚加拉”是从印第安语翻译而来,最早是一位耶稣会长老Gabriel Lalemant在他的笔记中记录了“Onguiaahra”――在印地安语中意为“地峡”,尼亚加拉的英文名称“Niagara”则是印地安语发音的简称。在被欧洲人发现之前的几百年间,大瀑布如同落在北美群山中神秘的珍珠,众人只见其光芒,却总也不能得其所在。1678年12月,一位名叫Louis Hennepin的牧师成为第一名访问尼亚加拉瀑布的欧洲人,十九年后他把自己的所见制成版画发表在他的书中。至于尼亚加拉瀑布成为吸引众人的旅游景点,则是1820年后的事情了。

远观大瀑布正面全景的比较理想的地方是站在彩虹桥上,桥跨瀑布下游的尼亚加拉河,在桥上步行五分钟,便可从美国走到加拿大。当年拿破仑的弟弟结婚时,曾同新娘一起到这里度蜜月。后来人们纷纷仿效这一做法,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有不少是新婚燕尔的年轻人,因而彩虹桥又获得“蜜月小径”这样一个动听的美称。尼亚加拉经常见证情侣们的爱情,仿佛到了这里,爱的誓言也可以像倾泻的天上之水一样掷地有声。

如果要看到瀑布全貌而不只是水从脚边流下,只能通过探入河道当中的观景台或者坐船下河。但依我看,最激动人心的倒正在于此。当你乘船或者顺着扶梯几乎钻到大瀑布下面,被飞溅的水花打得睁不开眼睛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奇景不仅仅是窗外的景色,而是真正触手可及。

在尼亚加拉有两个这样近距离接触瀑布的景点是一定要去的。首先一定要乘游船到瀑布脚下转一圈,被淋个透湿,才不虚此行。游船的名称倒也颇具诗意,“Maid of the Mist”(雾之伴娘),的确也名不虚传,游船从彩虹桥旁边的观景台处出发,从三个瀑布下顺次经过。尤其当游船从加拿大马蹄瀑布脚下经过时,身处水花溅起的迷雾之中,只听得到瀑布震耳欲聋的咆哮。水花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即便身着上船前发放的雨衣也会被淋得浑身透湿。

从船上下来,擦一把脸,到Cave of the Winds(新娘面纱瀑布)感受更大的刺激。顺着瀑布脚下的木制扶梯逐级而上,水滴也逐渐变大,最后几乎汇成一股,劈头向人们泼过来。木梯到了顶端有两道分叉,游客可以选择从离瀑布较远的地方走过。但无论老幼人们几乎都要到水流铺天盖地的平台上走一圈,有些年轻人干脆把雨衣脱掉,跑到瀑布里面,大喊大叫,兴奋非常。

当然来尼亚加拉也不仅是被瀑布淋透,从瀑布下面走出来,深吸一口气,脱下雨衣,抖一抖头发上的水珠,沿着河心小岛漫步,正好可以在惊心动魄之后体验静谧和安闲。尼亚加拉河正是被这两座河心岛一分为三,形成三座瀑布。其中大岛叫做“Goat Island”(公羊岛),散落在旁边的三座小岛则被称为“Three Sisters' Island”(三姐妹岛)。站在公羊岛岸边可以看着瀑布从脚下直冲入尼亚加拉河中,而三姐妹岛上则芳草遍地,绿树成阴。三岛虽然距离很近,但漫步其中植物和景色却又各有不同。往往同伴本来近在咫尺却忽而隐没在树丛中,仿佛这小岛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了,甚至岛外的世界都被树丛隔绝得寂然无声。

回去的路上,一车老外突然出现在眼前,正在兴头上的大人小孩儿不住地向我们打招呼。我不由得举起了相机,喊道:“Smell!”(笑一笑!)活泼开朗的美国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搞怪的机会,纷纷招手,孩子们甚至探出身子来抢镜头。美国人似乎对尼亚加拉被加拿大占去大半并不介意,兀自欣赏。Mark Twain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句感言倒颇能代表很大一部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

“Although it was wonderful to see all that water tumbling down, it would be even more wonderful to see all that water tumbling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