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其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具有独立性、运动性、跳跃性和发散性等特点.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求异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性思维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当真正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应用课堂演练、课堂讨论等能够保证让学生有较多独立活动时间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大胆创新,不受课本和教师传授内容的束缚,甚至要敢于怀疑和否定课本中和或教师传授中的某些内容.

例如:已知sinα=■,cos(α+β)=■,且α,β都是锐角,求cosβ.

学生的普遍解法是:

sinα=■且α为锐角.

cosα=■,又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而且β为锐角,■cosβ-■■=■,

整理得cos■β-■cosβ+■=0,

cosβ=■.

有几个学生的解法与众不同: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cosα-■,sin(α+β)=■

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α

=■×■+■×■

=■

这几位同学用了β=(α+β)-α这个技巧.教师很高兴地介绍这种技巧,并将这种简捷的解法与前者对比,这也正是这位教师选此题的目的.

然而,有一位学生却说:“我还有一种更简捷的解法,就是查表!”教师说:“这种题目一般不能查表,查表求出的是近似值,何况此题查表并不简捷!”这位学生很固执,继续说:“通过查表,会发现此题有问题.”教师惊住了,大多数学生都笑了起来,教师停了一下,微笑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解法先写在黑板上:

sinα=■,cosα+β=■>0,且α,β为锐角,

α?勰45°35′,α+β≈38°13′,

故β≈38°13′-45°35′=-7°22′

这位学生的解法显然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敢于求异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二、让学生学会联想,培养思维的运动性

要有所创造,就必须提出和解决众人“没想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包含在很多平常的问题中,只有那些善于“由此及彼”的人才能想到.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被称为运动性思维能力.

例1:求函数y=■+■的定义域.

解:容易求得此题的答案是0

如:y=■+2■,y=tanx+arcsinx,y=■,等等.

例2:如果x■-2xy+2y■=2,求证:-■≤x+y≤■.

分析:本题看似无从下手,但只要将条件变形为

■+■=1

立即联想到sin■α+cos■α=1

于是令x-y=■sint,y=■cost,可得

x+y=■sint+2■cost=■(■sint+■cost)

=■sin(t+φ)(其中sinφ=■,cosφ=■)

易得-■≤x+y≤■

上例中,联想起到非常巧妙的作用,将两类不同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从而得到了问题的解答.

三、鼓励大胆想象,培养思维的跳跃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创造性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因为科学上的许多“发现”都是凭直觉作出的猜想,而后才去加以证明或验证的.

例3:比较n■与(n+1)■的大小(n∈N)

观察:1■5■,…

猜想:(1)当n=1,2时,n■

(2)当n≥3时,n■>(n+1)■

证明:(1)显然

(2)可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4: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0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千米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解: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0千米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千米.

很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

由此可见,直觉、猜想往往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培养思维跳跃性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猜想―证明”的思考方法,在创新过程中获得成功.

四、组织一题多解教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组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空多填,一图多画等训练.

例5:正三角形两个顶点的坐标A(1,0),B(2,1),第三个顶点C在第一象限,求C点坐标.

要求得此例结果是不难的.但如果能就本例组织一题多解教学,那么就能起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解法1(方程法)

ABC是正三角形,易知|AB|=■

|AC|=|BC|=■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方程组:

(x-1)■+y■=2(x-2)■+(y-1■)=2

C为第一象限,即x>0,y>0

方程组的解是x=■y=■,即C点坐标(■,■).

解法2(三角法)

作CDOA,垂足为D,

在直角三角形ADC中,易知

|AC|=■,∠CAD=75°

x=|OD|=|OA|-|AD|=1-■cos75°=■

y=|CD|=■sin75°=■,即C点坐标为(■,■).

解法3(复数法)

在复平面中,设■=x+yi

■=■+■

=1+AB(cos60°+isin60°)

=1+(1+i)(■+■i)

=■+■i

x=■,y=■,即C点坐标为(■,■)

解法4(参数法)

直线AC的参数方程为x=1+tcos105°y=tsin105°(t为参数)

C点对应的参数t=2,

C点坐标为:x=1+■cos105°=■y=■sin105°=■

即C点坐标为(■,■).

解法5(几何法)

作BEOA,CDOA,BFCD

易证直角BCF?艿直角CAD

即CD=BF=DE而C点在第一象限

x=OD,y=CD=DE

而DA=1-x,CD=DE=2-x

由勾股定理得:DA■+CD■=AC■

即(1-x)■+(2-x)■=2

解得x=■,y=■,即C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趣.具体地说,在数学教学中既精心组织发散性较强的问题,促进智能探索,又注重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激发探索兴趣,培养钻研精神;既指导学生拓宽知识范围,加深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又促进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灵活运用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和钻研中领会数学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吸取经验,努力做出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吴建平.浅谈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

[2]李新荣.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3]廖菊芳.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4.

[4]崔鸣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 [J].赤峰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