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许钦松:与山水融合共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许钦松:与山水融合共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荒”山水,吞吐磅礴气势

5月21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第三站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这也是其继201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广东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的延续。

开幕现场嘉宾云集,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出席开幕式。

据悉,本次展览共集中展出了许钦松90余件山水画经典作品。除了以2012年展览为主线外,还穿插了其近四年中所创作的数十幅水墨新作。如刚刚被广州艺博院收藏的鸿篇巨制《大岳涌云》、曾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用的《岭云带雨》等。

而之所以如此安排,则是源于从展览的整体性上考虑。“这是我首次在上海举办个展,希望能将整个创作面貌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于上海观众与各位专家面前,方便与各位艺术同道交流互动。”许钦松介绍道:“另一方面,从创作上的延续性考虑,在近四年中我依旧在新山水美学这一课题中进行探索工作,因此通过对作品的重新梳理调整,展览共分为‘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宇宙心象’四大专题进行展示,希望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我的思考与创作。”

在旁人看来,许钦松的画作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仿佛身临其境。其清晰的笔触将山水的灵动性表达得惟妙惟肖,呈现出一种云雾缭绕的仙气,令人神往不已。他巧妙地将大山、大水以及鼓荡的云气、缥缈的雾霭等具象山水形象,转换为听觉审美领域的抽象音乐旋律的山水意象,使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时间不着痕迹地糅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具象与抽象并存,写实与移情并重,细微精致与宏大巍峨共生的大山水画境界。

许钦松认为,自从在北京举办“吞吐大荒”作品展以来,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实践,他在山水画创作上又有了更大的突破、更深的思考以及更高的转变。对于日后的艺术之路,他极其希望自己的山水作品在气质上更为“圣洁”,在创作上更能开放自如,营造出更为神秘和梦幻的空间,甚至带有宗教般的神圣感,让前来欣赏的观众能完全无障碍地进入他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中。

寄情山水,延续内心的热爱

1952年,许钦松出生于全国木刻之乡广东澄海县一个许姓村庄,其祖先可追溯到宋代潮州名贤许驸马(许玉)。说起自己的祖先,许钦松满脸自豪。他说,曾祖父是前清举人,做过官,退休后在村里建了一座非常大的住宅;祖父虽然没有做官,但也是一个博学的秀才。许钦松从小就和家人、族人居住在里面,他还记得自己在小时候就见过曾祖父留下的一大堆文稿、诗稿,还有许多藏书――这种隐藏在骨子里的深厚文化底蕴,自那时起,就已经开始逐渐影响着许钦松。

因此,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在粤东接受了来自上海绘画的熏陶,最早接触的是中国画。在许钦松读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的家里有一套《芥子园画谱》,却只允许借给他一个星期,于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许钦松把整套画册都临摹了下来;在入大学前他还临摹过沈周、梅清、龚贤、石溪、石涛的作品,也学习过李可染、黄宾虹、陆俨少的艺术;在广州美院版画系学习期间,他更广泛地接受学院派的素描、速写、色彩的训练,获得了良好的基本功和全面的艺术素养,后来又长期从事版画的创作……这种由国画而西画,由临摹而写生的艺术实践,冲击并修改了许钦松头脑中的“既成图式”,令他源源不断地获得了艺术创造的活力。

提到山水画,许钦松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年少开始,我便与山水画结缘,在此后的大半岁月中,山水画成为我寄托与抒发内心性情的工具。在我看来,当艺术家投入自身情感来抒写自然的时候,心境即会慢慢地跟山川互相交融。”就是这样,许钦松在用纸、笔、墨穿梭描绘山川的同时,也会刻录下自己的人生百味,痛苦,无奈,兴奋、欢乐……都在他的作品中一一呈现。

许钦松一直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个大杂家,样样都要懂一点。因此除了绘画之外,他也是个文艺青年,爱好十分广泛。他认为文学修养对绘画创作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美院读书的时候,他就把整部《鲁迅全集》啃下来,他也很喜欢沈从文、张爱玲、张恨水的作品。尽管不是一位作家,但许钦松的文笔很优雅,古文功底也很不错,在报刊上也发表过不少文章。

此外,音乐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音乐是无形的线条,绘画是无声的音乐。它们都是通过节奏、韵律来给人以心灵上的感受。”他举例说道:“例如弹钢琴,钢琴的音域很宽的,如果只弹其中间的一小段,那就很窄了,就像绘画点两下画两笔,墨汁没有用充分,很难体现浓淡相宜的效果,而我喜欢一支笔点墨直到充分用完,那样力度也就出来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对生活和艺术的不懈追求,让年过60的许钦松看上去仍然充满活力,如今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他还同时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广东画院院长等诸多身份。他说:“我觉得自己并不能说已经非常成功,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于是,他依旧神游于山水之间,不断探索着,希冀寻求一方无人惊扰的净土,继续延续心中的这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