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针穴位位点注射对脑性瘫痪尖足畸形治疗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针穴位位点注射对脑性瘫痪尖足畸形治疗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水针穴位位点注射对脑性瘫痪尖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伴尖足畸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按摩,推足按膝整足法,下肢牵张运动法;治疗组采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应用水针穴位位点注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水针穴位位点注射疗法对脑性瘫痪尖足畸形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水针;穴位位点注射;脑性瘫痪;尖足;肌张力高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痉挛型脑瘫最多见,占53. 56%[1],常造成患儿严重的运动障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法是针对尖足,进行局部的穴位位点注射,同时配合大脑相对应区头皮投影的位点注射,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我院近年来治疗的脑性瘫痪合并尖足的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观察对象为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患儿,其中男30人,女20人,年龄为8月―3岁的脑性瘫痪患儿,均为痉挛型,诊断均符合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1.2 实验室检查:50例中42例患儿头部CT异常,8例未见异常。42例异常中17例患儿为侧脑室旁白质软化症,10例脑质外积液,15例脑室扩张。

1.3 疗效评定方法:评定方法采用足尖评分法结合足背屈角测量综合判断。尖足评分法: 尖足固定不变 0 分;尖足未固定,运动时尖足模式1分;运动时有时出现尖足模式 2 分;足跟着地正常 3 分。疗效评定标准:1.正常化,走路姿势基本正常评3分,足背屈角70度左右;2.显效:尖足评分提高1 分,足背屈角减少> 10度;3.有效,尖足评分提高1分或足背屈角减少 5~9度;4.无效, 尖足评分和足背屈角无变化。

1.3.1 评定时间:治疗前,给每位患者进行初次评定,治疗3月后,进行第二次评定。

1.3.2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a. 按摩, 采用推、拿、揉、按、捏、滚等法充分按摩下肢肌肉、穴位。重点揉滚腓肠肌、比目鱼肌,,捏拿跟腱。b. 推足按膝整足法, 患儿取仰卧位, 治疗师一手握患儿足掌用力向前推, 同时另一手按压膝部。c. 压足整足法, 患儿取俯卧位, 患肢屈曲呈90度治疗师一手握患儿足掌, 向同侧胸部紧贴按压, 另一手扶持住小腿下部。

2.2 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水针穴位位点注射疗法,药物为生理盐水100ml+维生素B1400mg、维生素B121mg,用5ml注射器,4号小针头,皮肤消毒后 ,将针剌入皮肤肌肉组织,回抽无血后,将药物推入,每位点注 1~2.5ml(根据患儿年龄胖瘦适当调整)。部位:头部:大脑皮质4、6运动区,小腿部:承山,承筋,合阳,承筋旁各开1寸处。

3 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儿下肢肌张力,尖足姿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讨论

脑性瘫痪是婴幼儿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以运动障碍为主,痉挛型患儿最为常见。常见的病因为早产、缺氧、宫内感染、颅内出血等,尖足为其常见的一个典型症状。为了改善患儿尖足,我们在应用按摩、推足按膝整足法和压足整足法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局部水针位点穴位注射,快捷有效的改善患儿尖足异常姿势。临床上我们也观察到一些尖足患儿,家长逃避问题,未进行治疗,随时间推移,尖足有加重的趋势。这说明小儿脑瘫虽然是非进行性疾病,但不进行康复,局部痉挛肌肉血液循环差,代谢物质沉积,营养物质缺乏,可引起局部肌肉功能下降,甚至跟腱挛缩、肌肉萎缩等。通过这50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可以明显的看出,配合局部位点穴位注射,患儿尖足在改善的程度和速度上均优于传统的康复方法。这是因为头部药物注射,可刺激头皮部位相应的大脑皮层,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恢复代谢,促进病灶吸收,还可提高周边细胞的代偿能力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同时促进细胞之间的网络通路的改善,建立新的神经环路,代偿受损的神经功能。

局部承山,合阳,承筋穴位注射,可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承筋及旁开各1寸位点,深层为腓肠肌肌腹。局部肌腹部药物注射,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纠正异常姿势[2]。同时VitB1 有修复中枢神经的作用,可增加能量的产生。 VitB12是髓鞘神经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VitB12可参与修复神经髓鞘[3]。在这50例病例中,我们观察到,年龄1岁组,可能因为< 1岁组脑瘫尖足未固定化,治疗效果较理想,而年龄越大,越不容易显效或正常化,所以脑瘫尖足治疗重点要放在1岁前。痉挛型脑瘫尖足只要早发现,,及时治疗,配合家庭康复训练,抑制尖足,恢复独自行走功能,并达到或接近正常化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林庆,李松,刘建蒙等。 我国六省( 区) 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率及临床类型的调查分析[ J] .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 10) : 613-615

[2] 万国兰.位点加穴位药物注视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80~4281。

[3] 万国兰.不同阶段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