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想说不能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想说不能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据众多调查资料发现,不能流利地运用英语交谈是目前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奇怪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哑巴英语”。解决哑巴英语问题刻不容缓。将通^实际例子、名人著作、知名期刊、维基百科等渠道分析小学生说不出英语的原因,并探索出一些应对的策略,望攻破小学生哑巴英语的瓶颈。

关键词:小学生;哑巴英语;对策

当今中小学生的课业十分繁重,作业多负担重,在英语课堂上采取知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此就引发了学生会考不会说的奇怪学习现象――哑巴英语。这种现状在目前较为普遍,解决问题刻不容缓。为什么学生不会说,不能说,不想说英语?如何让学生正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本文就此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小学生哑巴英语产生的成因

(一)缺乏正确的行为导向

在中国等非英语母语的国家,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场所。久而久之,学生不会说英语也恐惧说英语了。哑巴英语就是这样子产生的。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没有交际成为小学英语的荒谬现象。这一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就不会用英语交流。

(二)没有运用英语思维学英语

著名学者克拉申提出了闻名于世的二语习得理论。在他的理论里,他主张所有的二语习得者要“入乡随俗”,用二语该有的思维学语。比如,六年级的学生要口语表达“我是生活在农村的”,往往会出现“I am live in countryside .”这类句子,这是中式英语的具体体现。但可惜的是这种中式英语无处不在,危害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在丽贝沙的语言学习策略中,她指出,在二语习得里面,要强调可理解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比如在一节课上,老师说:“This is a cat。这是一(只)猫。分别介绍主语、谓语、数量、宾语、代词、系动词、不定冠词,说明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陈述句第三人称单数系表结构。为了应对考试,部分教师仍然过分注重学生语法的学习,但却不知道,翻译、语法不但不能帮助学生交流,反而会阻碍英语学习者的交流。

二、应对小学生哑巴英语的教育策略

哑巴英语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利于人才的塑造。但只要努力去落实,就会取得进步。我提出采取以下有效的应对教育策略。

(一)正确引导,克服畏惧心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有方向就会有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可能,正确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对其设计合理、稳妥、有效的学习计划,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局部目标到整体目标一步步前进,一点点地品尝学习的成功,建立学习信心,建立人生的信心。此外,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淡化学生之间横向的比较,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在横向比较中担心、焦虑和自卑。

2.利用奖惩合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又不能持之以恒,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又如何能学习?

作为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学习习惯影响细节,影响我们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妨以奖惩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口语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内化学生的语言建构

一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学习的方法更重要。没有方法,一切都是无用功。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胜于一个老师,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强调可理解输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先听后说,以听促说,有了听的语言氛围,在一定的语言输入于储存后,便会产生强烈的说话愿望,积极开口说话,表达思想。听说读写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以输入促进输出,以输出强化输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迎接社会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2.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活动,为学生口头输出提供条件

课堂应成为学生乐学的场所,大力开展有趣的课堂生活,为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提供机会,让他们紧张的神经能有机会得以松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氛围。如绕口令、单句接龙、英语歌曲、小品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哑巴英语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兆强.解决哑巴英语的认识误区[J].外语学刊,2010(2).

[2]王大伟.关于哑巴英语的误解、起因及对策[J].外语学刊,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