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2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组),每组各41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好且显效快。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c)—0117—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表现出肢体感觉及肌肉等方面的异常,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造成不良影响,西医主要采用控制血糖及营养、改善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干预,但效果需要进一步改善[1]。本文中笔者就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2月~2012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3~75岁,平均(58.9±6.5)岁;糖尿病病程2.5~30.5年,平均(9.7±1.2)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0.8~12.5年,平均(4.8±0.6)年。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42~75岁,平均(59.1±6.4)岁;糖尿病病程2.5~31.0年,平均(9.8±1.1)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0.8~13.0年,平均(4.9±0.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控制血糖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甲钴胺500 μg/d,1次/d,肌内注射。观察组则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组方为赤芍、当归、柴胡及生地各9 g,桃仁、红花、牛膝、川芎及枳壳各10 g,桔梗6 g,1剂/d,水煎服。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同时腱反射及其他检查均示正常,且神经传导速度在5 m/s及以上为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同时腱反射及其他检查也接近正常,且神经传导速度在3 m/s及以上为有效;患者上述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另外两组患者的性别、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软件包采用SPSS 17.0,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胫、腓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胫、腓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 < 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如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可发生较多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即是此类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影响到患者的肢体神经功能,患者的肌肉等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对其治疗不仅包括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也是重点[3]。临床中对甲钴胺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疗效较受肯定,本药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可有效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促进轴突再生的功效,达到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功效,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及改善其综合疗效。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及行气止痛的疗效,并且具有舒筋通络及温通血脉的功效;其中,赤芍具有凉血活血,祛瘀止痛的效果;当归具有补气活血及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疗效;而柴胡及生地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桃仁、红花及川芎可有效祛瘀通络及活血行气;牛膝则可以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瘀血阻络,因此对于本病具有较佳的效果[4—5]。本文就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观察,发现其较甲钴胺具有更佳的效果,可进一步提高总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治疗后的胫、腓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改善幅度也更大[6],因此肯定了其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好且显效快。

[参考文献]

[1] 周铁中,刘金顶. 血府逐瘀汤联合中药泡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1):28—29.

[2] 郭孟祥,王光辉,王彦奎.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J]. 河北中医,2008,30(9):940—941.

[3] 王啸,郑欣,喇万英,等. 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6,28(12):893—894.

[4] 王权.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2):102—105.

[5] 邢庆红. 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3):78—79.

[6] 林泽银. 血府逐瘀胶囊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30例[J]. 江西中医药,2008,39(3):31—32.

(收稿日期:2012—06—12 本文编辑: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