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商投资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商投资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发展迅速。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1057.4亿美元,增幅17.4%,受全球经济复苏推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贸易方式也从一般贸易方式转向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9年的48.55%。加工贸易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外商投资,加工贸易,现状研究

一、丰产不丰收

(一)内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为外商做代工

为争取订单大打“价格战”,加工贸易企业对外签订加工贸易合同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工使进口料件增值,从中赚取加工费,因此加工增值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尤其在当前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大多加工贸易企业仅仅在微利状态下运转,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状态,据统计,目前代工企业的毛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一款售价499美元的iPad,其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其中苹果开发的A4处理芯片每个26.8美元,16G的存储芯片为29.5美元。最贵的元件是9.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由韩国LG公司制造,每个95美元。其中与中国有关的,仅仅是每台11.2美元的组装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代工巨头台资企业富士康也不过如此,更别说国内众多的中小加工企业了。

(二)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

这使很多企业即使亏损也要生产。目前我国为了鼓励出口,对加工贸易生产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使得加工贸易企业有了降价的资本,很多企业一再压低加工费,甚至靠出口退税过日子,而把真正的利润让给了外商,也就是说,我们用中国人的钱补贴了外国人的腰包。

(三)中国加工制造业是“丰收的贫困”

中国加工贸易巨额顺差却没有带来丰厚的利润,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原因是:第一,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在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出口值算在中国头上,而创造的利润却归外商所有,中国的实际收益微乎其微。数据显示,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3.8%。同时,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顺差,如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顺差比重从64%提升到84%。因此,巨额顺差计在中国头上,而实惠却由西方发达国家所获。

二、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目前,虽然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但这种转型升级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微弱性和不确定性,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并控制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主要从事来料加工贸易,收取加工费,在研发和市场销售两大环节上,严重依赖跨国公司,在进料加工中,仅有8%的贸易额是由内资企业控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外资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主体,外资主要是利用我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谋取利润,并不把供货渠道、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经营环节带到我国,而是牢牢把握在跨国公司内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走的是以“多快好省”为主要手段的代工之路,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也存在利润过低、易受外部变化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而自主研发和创立品牌是需要大量时间、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的“慢工出细活”之路,在当前加工企业极低的利润率之下,要想迅速转型首当其冲的遇到了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瓶颈。因而中小型内资加工企业无力转型,即使是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大企业也由于对成本和风险的考虑而不愿转型,毕竟“隔夜的金不如到手的铜”。以上诸多现实原因导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三、事实胜于雄辩

(一)我国便携式电脑已经形成“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为主”的模式

在此模式下,形成较为“封闭型”的生产网络,即核心零部件多为品牌商直接提供,国内生产厂商通常进行简单组装生产,国内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严重缺失,出口量虽大幅增加,平均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受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生产方式制约,生产企业成为国外企业的“装配车间”,从承接订单、进口零部件到出口市场的选择,均由国外企业确定,国内企业缺乏经营自,出口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自然较差。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代工模式控制我国便携式电脑的生产和出口。以富士康、广达、仁宝、纬创、和硕和英业达为代表台资企业在大陆设厂,基本垄断全球便携式电脑的组装生产;以英特尔、希捷和三星等为代表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则控制了处理器、硬盘、图形处理器、内存等便携式电脑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由于电脑零部件较多,为缩短供货时间,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将配套厂商迁入大陆,形成便携式电脑产业集群和“封闭型”生产网络,大陆生产厂仅是简单的生产组装车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均需引进。

(二)我国输往美国的布制箱包

由于标准过低,外商往往通过投资设立企业,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申领我国十分有限的“被动配额”,挤占了我国本来就十分有限的配额,使得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原产地标准普遍较低,且没有对配额产品制订特殊原产地标准,一些香港商人在大陆投资设厂办理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就是申领我输美布制箱包的“被动配额”。这些布制箱包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国外,仅在大陆进行“裁剪和缝制”工序,增值率不到30%,但按照我国的原产地规则就可取得‘“中国国籍”。由此挤占了有限的、应由真正“中国产品”独享的“被动配额”。

总而言之,在中国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中,离不开外商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真正的加工贸易是由改革开放引进外商投资而催生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外商投资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舟.苹果与“伟大”渐行渐远[N].上海证券报,2010(05):28.

[2]唐涛等.加工贸易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3]孙雅娜.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6).

[4]崔玮.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