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伊犁河谷母牛流失之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伊犁河谷母牛流失之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比奶价更低迷的是奶农的悲观情绪,多数奶农认为“养得越多,亏得越大”,而许多奶牛养殖集中的乡镇“越是高品质、高产量的奶牛流失越严重”。

就在伊犁河谷群众感叹每公斤牛肉的价格已经攀升到快60元的时候,畜牧专业人士则为本地养牛业所面临的一个深层次困境而担忧:从去年年初开始,河谷的适龄生产母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

当国内的妈妈们千方百计寻觅进口婴儿奶粉的时候,国内原料奶粉价格降至极低却乏人问津。在伊犁河谷,当鲜奶收购价低到不能再低,饲草料价格却节节上涨,加之牛肉价格飙升、内地商贩大量高价收购母牛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使得本地生产母牛面临着一场危机――大量的生产母牛或走进屠宰场,或流向外地。

据多位专业人士估计,从2012年年初至今,伊犁河谷的生产母牛大约流失了10万~12万头,“这当中,尤以适龄生产母牛,以及高品质、高产量的奶牛最多。”

有着“奶缸”、“肉库”之称的伊犁河谷,因得天独厚的美丽草原、丰富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被认为是新疆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方,并被纳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规划。2012年,州直养牛业及鲜奶产值达41.7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7.4%,同时,畜牧业已成为本地农牧民增收的一大支柱。

能够繁育的适龄生产母牛,是一个地区养牛业的基础。无论是奶牛,还是肉牛,都需要母牛进行繁育。因为能繁母牛的数量明显下降,导致牛源不足,内地省区纷纷出台了能繁母牛的补贴政策(一头母牛的补贴高达数千元),从而也带来一场母牛大抢购。

“没有鸡,怎么会有蛋?没有母牛,怎么发展养牛业?”一位本地畜牧行业人士说,一旦作为基础的生产母牛优势丧失,因为调出易、调入难,恢复起来要很多年。同时,将会导致本地牛源不足、牛肉价格攀升,给养牛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伊犁河谷的养牛业将如何走出困境?

奶牛,卖还是不卖?

阿布都・霍加养了10多年的奶牛,在春季伊宁市托格拉克乡泥泞的院落里,他的20多头牛正在棚圈里不停地咀嚼着饲草料。

如果说牛是养牛人的财富,阿布都・霍加却对他的“财富”――10多头良种奶牛和七八头牛犊――忧心忡忡。去年以来,玉米的价格涨了三分之一,麦草的价格涨了一倍,其他各种饲草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可鲜奶的收购价不涨反跌,最低时每公斤仅1.5元左右。

阿布都・霍加告诉记者,上个月他的牛光饲草料就吃去将近3万元,而卖鲜奶所得还不到2万元,牛在栏中,就意味着要不停投入,“养下去明显亏本。”

阿布都・霍加周边的邻居,很多都已将家中的奶牛卖了,张芳家中的4头奶牛几天前刚卖掉,另一个邻居家中的10多头奶牛也在一个月前卖了,牛圈空空如也。

托格拉克乡是伊宁市奶牛养殖户较多的一个乡。“在这里,以前10~20头的养殖户很多,现在5头以上的都很少见了。”托格拉克乡畜牧兽医站站长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该乡大约有6000多头奶牛,而现在大约只有3000多头。

在伊犁河谷,这并不仅仅是托格拉克乡所面临的困境。据有关工作人员调查,在霍城县有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村,过去有3000多头奶牛,如今只剩下300多头。

饲草料价格上涨、奶价过低,是带来这场风波的关键性原因。伊宁县奶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苏毕告诉记者,据他们去年12月测算,在伊宁县,一头良种奶牛每天仅饲草料成本就达22元以上,再加上防疫、管理费等费用,每公斤鲜奶的成本价在2.3元以上。

而去年年初至今,伊犁河谷乳品企业每公斤鲜奶的收购价大多在1.6元~2.4元之间,从企业到奶农中间,再除去运费、奶站运营费、工钱,奶农鲜奶的售价已低于成本价,部分牧区的收购价甚至跌到每公斤1元的极低价。

“以往伊犁河谷的鲜奶收购价比昌吉、石河子等地大约低0.3~0.4元,如今低了大约0.7~0.8元,已跌至全疆倒数第一。”州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侯建新告诉记者。

比奶价更低迷的是奶农的悲观情绪,多数奶农认为“养得越多,亏得越大”,而许多奶牛养殖集中的乡镇“越是高品质、高产量的奶牛流失越严重”。

阿布都・霍加还在犹豫他的奶牛卖还是不卖。不卖吧,养下去实在亏损,还不如出去打工。卖吧,养奶牛是他的专业,这些年养牛已经成了习惯,而且牛价一直在上涨,再买入就没那么容易了。

牧业大州的奶业困局

去年以来,由于国际进口原料奶粉的大幅降价,国产奶粉面对蜂拥而来的进口奶粉已不具备价格优势,信任危机的延续更让国内奶粉行业腹背受敌。而以生产原料奶粉为主的伊犁乳品企业,除了压低鲜奶收购价格,多数采取了关停或者降低产量。

一位乳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为2.2万元~2.4万元/吨,按照8.5公斤鲜奶产1公斤奶粉计,每公斤鲜奶的成本价需低于3元,再除去加工费、运费等,鲜奶的收购价已经低于奶农的心理承受价位。而经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进口原料奶粉要比国产奶粉“受宠”得多。

据统计,2012年伊犁河谷23家乳品企业中实际开工的仅有13家。而据记者了解,就在这些开工的企业当中,也大多处于半停产状态,河谷最大的乳品企业伊源乳业2012年鲜奶的收购量也比2011年下降了40%。

在这种情形下,奶价急跌、奶农无处售奶、良种奶牛外流等一系列反映,给伊犁河谷奶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带来了一场“寒冬”。

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伊犁河谷却仅仅沦为低端的原料产地?而每一次市场的震荡,都会让本地的奶业及奶农“大病一场”?

侯建新告诉记者,制约本地奶业发展最大的困境,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尽管伊犁河谷是新疆较早发展奶业的地区,然而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至今也没有培育出哪怕是在疆内知名的乳品企业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