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孔子的为学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孔子的为学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化巨人,他创立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体系。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以自己的为学经验为弟子树立了旗帜,“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内外兼修,以到达圣人之境。

[关键词]为学 儒家之道 德 仁 六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63-02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曰:“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忽不自如其于圣贤之域矣。”[1]

一、志于道:志,心之所之;道,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

学习当先立志,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子罕第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在儒家思想中,“志”是一个普通人的立身之本。在孔子的教学中,也多次与弟子谈论志的问题,在《侍坐章》里,孔子询问众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论的都是邦国之志,惟有曾点“异乎三子者之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夫子对曾点的话表示赞同,孔子在《论语》中也曾明确谈到过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由此窥见,儒家虽然主张出世,但还是有回归自然之志。孔子之志在于顺乎天理,安于所处之境,与天地万物混同一体,悠然自处。

儒家和道家都讲求“道”,此道非彼道,道家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专有名词,意指构成宇宙的实体和动力,即世界的本体,是一种混沌、不可言说的状态,故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2]孔子提倡道,即所谓的人道,此道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悌之心,始可有孝悌之道,有仁心者,方可有仁道。“道”这个字眼第一次在《论语》中出现,是在《学而第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译为:“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4]我认为“务本”也可理解为务本于心,也就是致力于内心的修养,日臻完善,道也随之产生了。虽然道本源于心,但贵在人能诱发并促进之,又贵在人能养护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并不是有心就可生道。“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卫灵公第十五》中,“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再次提到了人与道,学习和兴道的关系,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以来,始则浑浑噩噩,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此之谓人能弘道;道由此兴,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道之所以兴,离不开人的不断学习。《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1]人不经过学习,没有德行,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反言之,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坐待道弘,当然,这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学而第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1]在这里,孔子提出“好学”的四个标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强调不要过于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敏于事”“慎于言”是在行言方面的要求,即现在所说的“纳言敏行”,不止于此,“就有道而正焉”才是好学的主方向,惟有这个条件才能将上述四个标准统一起来。朱熹注:“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于有道,未免有差……”[1]

儒家之道存在于人伦日用之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可以说是一种超时空存在的永恒体,是一个内蕴丰富的范畴。该如何去把握呢?《泰伯第八》“……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倍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1]点出道应该在君子的一言一行中都有所体现。学习、生活中时刻不能离开道。

二、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始终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

《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3]也就是说德是人性的根本。据于德,即是顺乎人的善性。那么,道与德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行道而有得于心则谓之德,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道”强调自身的修养,“德”更侧重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善行,德者,道之功,体道之人,谓之有德。“德”在学习、为政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为政第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当然,孔子在为政方面强调“德”,主要还是侧重“礼乐制度”。至于在为学方面,能够守死善道,注重内心品格的完善,言行符合道,也可以算得上是有德之人了。

三、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

“仁”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达109次之多,那么怎么达到“仁”呢?孔子与弟子多次谈到“仁”,对“仁”的解释不一而足,从朱熹的解释中,我们知道仁就是要人们去除私欲。《庸也第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也就是“把自己希望得到的让别人也能得到”,这样,就能超越人欲之私,而全天理之公。对于士人来说,行仁是任重道远的,《泰伯第八》“……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1]“仁”是儒家最核心的道德修养标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有谁做到“仁”了呢?从《论语》全书看,孔子对弟子很少用“仁”来作为评价标准,孟武伯问孔子,他的弟子子路、仲由、冉求、公西华能否称得上仁,孔子均回答“不知也”,只是在评价颜回时“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1]不仅如此,孔子自己也不以仁人自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体现了孔子治学谦虚的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行仁”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违仁,终其一生,在其盖棺定论时,才能得到“仁人”的殊荣吧。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教学方法,适度地赞赏学生,这样就给学生留下极大的努力空间,由此,学生能敦促自己,变得更完善。孔子每次面对弟子问仁,答案是不一样的,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四弟子问仁,孔子分别答以“克己复礼”“敬恕无怨”“仁者言”“仁者爱人”,这些都是“仁”的范畴里的内容,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谈话的内容则有所偏重或取舍。这也表现了孔子教学方法的灵活。

四、游于艺:游者,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缺者也

所谓游于艺是强调学生对所学科目具有的自觉性和兴趣。游含有游戏和从容不迫之意,它强调的是学习的态度,它应该是积极、乐观、自在的。《庸也第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指出为学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孔子认为对学习应该抱有积极的心态。六艺是古代学习的必修课,《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说过“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仅仅只有某一种用途,其内涵是君子应该博学而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以上四个方面是儒家为学的四个条件,《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返。”[3]在这里,“藏、修、息、游”可以与《论语》里的这四句话相对应,即“所藏者志也,所修者德也,所息者仁也,所游者艺也”,二者相互印证,让我们更能明白为学的方法。

孔子的思想至今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对自己的生活、学习都能有所帮助,儒家的文化也能得以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0.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

[3]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8.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