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高专新教师工作适应的困难及自身应对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高专新教师工作适应的困难及自身应对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高学历、高学位的本科、研究生成为了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这些高起点的新教师通常善于学习,思路灵活,精力充沛,是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但这些新教师由于突然从学生变成教师,心理和知识准备不足,导致其开展工作时遇到困境,难以发挥自身优势。新教师如何较好较快的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工作要求,事关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已成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每一位新教师都关心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新教师工作适应的困难

1.对教师职业缺乏准备。高职高专院校引进的新教师大多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部分新教师就业前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并非坚定地选择了教师职业,因此缺乏教师职业的心理准备,对教师职业缺乏理性的认识。对自身是否适合教师职业也不曾深思。另一方面由于这类毕业生在校期间仅仅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锻炼,缺少专业实践经历,更缺乏教育教学科学知识储备。

当他们成为教师之后。虽然形式上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但实际上对教师角色认知模糊,不知道教师应具备何种能力和素养。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能通过感性认识,模仿自己以前的老师或学校里的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当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时,教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很快显现,如教材取舍、讲解方法、课堂纪律等。新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到做学生与做老师的差距,感受到教育无力的焦虑,从而产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迫切愿望。但一方面由于目前高职高专新教师岗前培训时间较短、过程不规范、培训内容滞后等因素,培训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学校缺少以老带新的导师机制,从而使新教师难以找到有效提升业务水平的途径。

2.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认识不足。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都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的是科研学术型人才,其学生目标意识、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好,而高职高专则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其学生通常目标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不足。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师范训练的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以模仿开始,而最常见的模仿对象是自己学生时期的教师。以前做学生时老师的教法、重点等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当我们站在讲台上讲述同样的章节时,就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以前的教师,而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从研究型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可能无意识的将以前学校的培养目标照搬到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透彻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取舍中出现偏差,使教育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对学生的不了解,会导致教育教学偏向理论化,使学生难以接受。

3.工作任务较重,缺少长远规划。高职高专院校受现实条件制约,师资有限,因此新教师往往很快就承担起相当程度的教学任务。新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有限,仅仅教学任务就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而因为青年教师已成为校内学生管理的主力,不少新教师还同时担任了班主任。通常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等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与老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新教师,其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新教师面临教学困难、科研、学生管理等种种压力,常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无暇顾及长远规划,无法全面提升自我。

二、高职高专新教师角色转换困难的解决方法

1.调整心态,做好定位,积极适应。其一,新教师应快速调整心态,时时提醒自己进入教师角色。在意识上,应该由被动意识向主动意识、由仿效意识向表率意识、由放任意识向严谨意识、由从众意识向独创意识转变。从学生变为教师。首先意味着要承担起教师的责任。对学校负责,更要对学生负责。学生时代犯错误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因为有父母老师担待着。但成为教师,则需要自己承受犯错误的后果。因此,在工作中要愈加谨慎。学生时代生活在集体中,是被管理者,成为教师之后,因为学校的松散结构。绝大部分事情都要靠自觉,自觉关注,自觉跟进。因此,在工作中要转向主动。由于教师有为人师表的义务,因此,在工作中要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表率。其二,剖析自身优势劣势,熟悉学校能够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自身的发展潜力,制定可行的目标,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客观评价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以使得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静下心来反思,耐心地处理各项事务。工作压力之下的疲于奔命对个人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首先要明确工作中的重点,有所取舍,合理分配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的时间与精力。

2.研究学生特点。牢记人才培养目标,克服惯性思维。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情况和教育教学目的的准确把握。因此,新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力求掌握学生的起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及生理心理特征等,牢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方法。

3.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首先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新教师培训的不完善使不少新教师总是摸着石头过河,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教学效果往往较差,部分甚至是照本宣科。教学能力难以提高会使新教师焦虑、失望,甚至放弃追求而转向应付式教学。教学能力如何提高是摆在新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搜集并阅读教育经典书籍和专业学术书籍。对于从未接受过师范系统培训的高职高专新教师,阅读教育经典书籍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户,使其一览教育的广阔天地。阅读教育经典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育人三部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等,可以激发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可以使人体会到教育的无限可能性,纠正原有的一些认识误区。“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持续不断地阅读学术著作,增加个人理论知识的数量,宽广的理论背景又会使教师在讲解教材时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教学的质量就自然而然会提高。

其二,承认自己与老教师的差距,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通过日常接触,学习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态度,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反复持续的听课,学习老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把握、对课堂的控制等高超的教学技能。同时,又要提醒自己不能照搬别人的方式,要力争在自己的教育中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三,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教育理论不断总结和反思,让教育理论能为我所用。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勇敢接受广大学生的批评,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及时记录,不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