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汉语报刊阅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汉语报刊阅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作为一门课程(以下简称“报刊课”),一般是为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的留学生开设的。在该阶段,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汉语知识,并开始步入汉语主动运用阶段(张和生,2007:1)。据调查,除了读懂课本以外,留学生最大的阅读渴求是报纸(张和生,1994)。已有不少研究者从报刊语言特点、课堂教学策略、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对此课题进行探讨,提出很多想法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意在探索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进行“报刊课”教学的可能性。

二、跨文化交际、报刊阅读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传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言交际能力,核心是技能训练(刘粦,1997:13),文化被看做一个方面。而随着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有观点认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毕继万,2007:14)。

的确,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目的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关系。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rt对于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此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转引自:马玲玲,2008)留学生如能较好地适应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缩短个人与异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将极大地有利于目的语的习得。

报刊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为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因为它是个人生活的延伸、社会生活的缩影。甘甲才(2003)指出:“能否看懂中国的报纸才是汉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种能力……学会看懂新词语、不规范的汉语是外国人成功融入本地社会的一个标志。”毫无疑问,一个成功融入本地社会的语言学习者更容易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把跨文化交际作为“报刊课”的主要目标不但可行,而且合适。因为报刊具有与社会生活共时的特点,是别的语言材料所没有的,而且“报刊课”的教学对象也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教师可以将重点从语言技能转移到文化信息上。简言之,信息为第一性,语言为第二性。

综上所述,如果说其他课程是针对语言技能的直接训练,那么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报刊课”,则是对语言技能训练的补充和促进。

三、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报刊阅读选材

一项基于《汉语报刊阅读教程》的调查显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有着非常不同的阅读倾向:西方文化圈的学生者大多关注科技、经济、环保、体育娱乐、休闲旅游,其中来自美、加的学生较西欧学生更多关注外交;东方文化圈的学生多关注政治外交、经济、休闲旅游,其中日、韩两国学生还对科技和体育娱乐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朴春燕,2005)。

本文进而提出,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报刊阅读选材有三个考量:

1.材料要能激活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关注的固然是中外的异同,但也包括异中有同的方面,材料要引起学生作出跨文化的对比,提出疑问,有利于进行课堂讨论。

2.材料要适当地迎合学生的阅读倾向,对出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疑惑、偏见等能起一定的解释作用。以一些国外大学生的游学汉语项目为例,不少学生在本国的主修是国际关系或相关专业,学习汉语的动机很可能是为将来从事外交或国际事务方面的职业做准备。“报刊课”是中国国情的最好渠道,尤其是当学生可以借着课堂学习而逐步达到能够独立读报的水平时。

3.材料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受制于新闻本身的时效性和教材出版的周期性,“选材过时”在所难免,但教师可以就某一历时长久的话题作一点纵向的追溯、对比,让学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把握发展的动态,从而养成全面看待问题、避免断章取义——尤其是在评论异国文化的时候——的思维习惯。甚至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中外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不同角度的解读及背后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在阅读中产生的困难,会因为学生渴望了解语言承载的信息进而发表个人观点这样的积极动机,从而让学生通过各种努力去主动攻破。

四、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报刊阅读教学关注点

在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下的“报刊课”仍然是语言教学,但是有着不同的关注点。这里仍以《报刊阅读教程》为例,探讨这些关注点。

1.首要关注的是那些有特色的词汇。从报刊语言的特殊性来看,它不同于课本中规范性的汉语,报刊上的汉语是最鲜活的汉语,是对汉语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可以说是走在语言发展的最前沿。这类特色词汇有的是由借用外语词而来,如表示通行证之意的“绿卡”,热量实用单位“大卡”;有的是通过缩略而来,如“两会”、“四二一家庭”;有的是由比喻借代而来,如用“铁饭碗”指代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用“炒鱿鱼”指代解雇或主动离职;有的是用类词缀构词,如“XX盲”、“XX化”;有的是由替换原词中的某个成分而来,如第14课的“望岗兴叹”由“望洋兴叹”而来,表达下岗失业人员眼见工作机会却不能胜任的惆怅。这一格式在第11课中一连使用三次:“望好兴叹”、“望好生畏”、“望好却步”。它们是汉语词语能产性高、生命力强的佐证,能刺激学生对于汉语有更深的认识,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

2.成语使用之频繁是报刊语言的另一大特色。《报刊阅读教程》中,几乎每篇文章都出现成语,第16课阅读(二)一篇千余字的短文,就用到成语多达7个,差不多占该课文全部生词的1/3。成语本身在构造上十分简练,而且凝聚着中国历史典故和传统心理,是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阅读报刊,学习成语,进而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这种伴随习得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和思 维方式的理解力。

3.而对于有些文章背后的历史画卷,则是呈现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如第11课的正课文《从“书同文”到“语同音”》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文中出现了中国古时的主要朝代,“应试”、“科举”的典型制度,历史上的语言政策等。除了正文内容外,被“注释”的5个条目也可以引出许多有趣的文化性话题。

4.通过接触一定数量的“专名”,学生能熟悉那些常用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和国际组织的译名,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消协”、“国家教委”、“盖世太保”等。而有的词语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名”,但透露着中国特有的社会变革和价值取向,如“洗脚上田”、“农转非”反映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标兵”、“小康”、“新/老三大件”反映了中国人看重踏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国家的情况作对比,对中国国情、概况和人的观念有一定的认识。

5.报刊文章中常引用的民间顺口溜有着独特的魅力。如第11课中以“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工资基本不动,烟酒基本靠送”来讽刺社会不良风气,以“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好人的大脑‘版本低’”来感叹好人难做的社会现实。这些语句风趣幽默、朗朗上口,被老百姓挂在嘴边,一有适用条件就脱口而出,有着很强的表达力。

五、结语

针对汉语报刊阅读课难教难学的问题,本文提出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强调以文化信息为第一性,语言技能为第二性的做法,以期为报刊课教学提供新的视角。至于其与目前的报刊课教学如何衔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能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则需更多实践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