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某医院80例手足口病例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某医院80例手足口病例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手足口病近年来高发并危害性越见明显, 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 以促进该疾病在治疗与防控能力的提高。方法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手口足病80例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3岁以下61例(占76.25%), 3~9岁19例(占23.75%)。80例(占100%)均见手足口皮疹,49例(占61.25%)伴发热, 并发症以肺炎的患儿最多, 有11例(占13.75%);合并心肌损害9例(占11.25%), 肝功能损害5例(占6.25%)以合并脑炎症状最危重2例(占2.5%)。本组患儿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 79例(98.75%)治愈, 死亡1例(1.25%)。结论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其中防控工作很重要, 托幼机构和小学校防控工作尤为关键, 常规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其中对危重病例做到早识别, 早重视, 早治疗, 注意治疗方案的调整, 即可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并发症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 (CoxA16)、肠道病毒(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儿童为易感人群, 尤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2008年开始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爆发流行上升趋势,并且以感染肠道病毒为主, 易侵犯神经系统, 使患儿出现脑炎及神经性肺水肿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发展成重症导致患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给我国儿童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与2008年比较2009年发病强度高, 高峰持续时间长, 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本文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手口足病80例患儿作一回顾性分析, 为疾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有益的临床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9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 在本院住院并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80例, 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 年版)中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常规进行包括三大常规化验, 血生化九项、心肌酶、肝肾功能、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80 例患儿中, 男50 例(占62.5%), 女30 例(占37.5%), 年龄最小4个月, 最大9岁, 3岁以下61例(占76.25%), 3~9岁19例(占23.75%)。

1. 2 主要临床表现 患儿均以口腔疼痛伴手足少许皮疹为首诊症状。其中49 例伴发热, 为不规则热, 热程约3~5天。皮疹部位为手口足为主, 并出现部位以手掌或脚掌为主, 初为红色粟粒样斑丘疹, 后转为疱疹, 如米粒大小周围有红晕, 预后无色素沉着, 口腔粘膜则为散在疱疹, 米粒大小, 分布于软腭、硬腭、咽弓、扁桃体、颊粘膜等部位, 疼痛明显;部分病例臀部也明显受累。并发症以肺炎的患儿最多, 有11例(占13.75%);合并心肌损害9例(占11.25%), 肝功能损害5例(占6.25%)以合并脑炎症状最危重2例(占2.5%), 2例均有精神倦怠, 肢体抖动等表现。

1. 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49例白细胞总数正常, 1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 20例白细胞总数下降, 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占80%病例, 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升高9中例只有2例伴ST-T改变, 其余心电图报告正常。5例肝功能检查转氨酶轻度异常。胸片检查发现11例肺部有肺炎影像学改变。

1. 4 治疗与预后 所有患儿治疗均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辅以清热解毒如蒲地兰口服液, 二丁颗粒等中成药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给予静脉点滴病毒唑7.5 mg/kg/次, 2次/d或阿昔洛韦5 mg/kg/次, 3次/d, 加用大剂量Vit0.2/kg/d, 常规服用抗组胺药物扑尔敏1.3~4 mg tid及蒲地蓝口服液或二丁颗粒口服治疗等。白细胞增高者加用头孢呋辛50~75 mg/kg/天。全部病例均同时加强皮肤和粘膜护理,局部皮疹明显者可给予苯扎溴胺喷雾剂局部应用, 有口腔溃疡者局部用西瓜霜或金喉健喷剂, 其它包括退热, 镇静与能量合剂等支持对症疗法。重症病例使用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3] , 79个病例治愈, 没有后遗症, 治愈率达98.75%, 而其中1例重症病例死亡, 病原学确诊为EV71感染, 该患儿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2 讨论

我国由于2008年部分地区省市发生了手足口病局部爆发流行, 且危害性越见明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8年5月2日正式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范围[4]。我院作为本地区该病收治的唯一定点医院, 担负起本地区该类患儿的诊治和预防。现将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做了回顾性临床分析, 希望通过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征, 以促进该疾病在治疗与防控能力的提高。

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上发生水疱为特征以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国内外均有散发、流行病例报道。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其中以柯萨奇A组(CoxA16)、肠道病毒(EV71)最常见。EV71是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 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 EV71已在我国有数次局部暴发与流行[5]。每年的3~8月份是流行季节,7月份为高峰, 本组资料患儿主要发病时间在夏季与之相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患儿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 患儿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本组研究病例均见手足口皮疹,发热也是临床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与既往报道大致类似[6]。重症手口足病有一定的并发症, 除了肺部炎症外, 也可合并神经系统炎症等严重并发症。既往报道EV71病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7]。由于本病病原体为病毒, 治疗药物方面无针对性的特效药, 主要予以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阿昔洛韦辅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蒲地蓝口服液或二丁颗粒口服治疗为主, 只有在白细胞升高等提示并发细菌感染的病例中才予以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有并发症并鉴别为重症病例的患儿辅以丙球冲击疗法, 其他治疗主要是对症, 另加强支持治疗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8, 9]。本组病例中98.75%的患儿预后良好, 并无后遗症。但其中1例患儿其年龄小于3岁, 病程进展快速, 半小时内突发面色苍灰四肢发凉, 心率增快, 咳血性泡沫样痰, 快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后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后病原学检测确诊为EV71感染。

从以上数据显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其中防控是关键, 由于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最高达76.25%, 所以尤应注意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校园的防控指导工作。由于该疾病的危重病例病情恶化极其迅速, 故早期识别出危重患儿, 争取抢救时间显得异常的重要, 故对于重症该病患儿若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尤其是年龄小于3岁, 起病3 d以内尤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以防病情的突变。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治指南.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 20(3):235-236.

[3] 彭素芬, 周亚男. 小儿手足口病175 例临床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 , 26(1):115-116.

[4] 朱琦,郝元涛,于石成. 广东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时空聚集性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11,38(10):1824.

[5] 吴疆.我国手足口病与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8,15(2):100-102.

[6] 邬吉伟.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36):139.

[7] 梁冰, 汤华波, 包增兰. 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105例的临床分析.广西医学, 2012,34(12):1737.

[8] 吴清岩. 重症手足口病330例临床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15(12):1862.

[9] Deng T, Huang Y, Yu S,et al. Spatial-temporal clusters and risk factor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t the district lev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LoS One, 2013,8(2):e5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