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阜阳旧城绿化改造感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阜阳旧城绿化改造感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阜阳市隶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安徽省第四大城市,皖北中心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阜阳市作为一个三线城市也面临着城市新旧交替的历史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的旧城改造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园林绿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1 绿化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城区改造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改变城市面貌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挖掘城市用地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老城区改造在世纪末的城市建设中显现出重大意义并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老城改造势头虽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偏颇之处。例如旧城改造中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相对偏低、改造后的环境质量不高等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

阜阳市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改造后均只见密集的高楼商厦而几乎不见有效的绿化和呈片状的绿地。国家建设部规定旧城改造绿地率应大于25%。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多数老城区改造都未能达到这一指标,在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老城改造的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从宏观到微观的、合理的系统园林配置缺乏精美的、高雅的艺术层次和文化氛围缺乏真正能为人们提供休憩、使用、享受和置身于其中的园林环境缺乏园林绿化与区内自然面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

2 思想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许多旧城改造中对园林绿化建设有所轻视的直接结果是影响了总的城市绿地率,老城区内自身环境不良而无法发挥老城改造的整体效益老城区内无法体现对人关心的生命意义而其最大的危害更在于破坏了以园林绿化为基础的城市整体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性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城市环境又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基础。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城市周围缺乏森林的情况下市区绿地面积应在3050才能起到改善城市环境、协调生态平衡的作用。

观其现象思其本质。造成老城改造中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却是当今我国的城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杠杆支配下天平的倾斜。市场经济下人们缺乏一种理性的城市观念,这一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城市是文明的聚集地经济生产是城市积累的过程文明的环境和氛围则是城市积累的目的和结果;二是高品位的城市文明和环境对于城市整体而不是城市局部的经济发展和效益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其实当今许多城市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源皆在于人们对正确的、理性的城市观念的丧失这种观念的丧失不但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决策者、开发者身上而且也表现在规划师、建筑师和不少平民身上换言之是表现在一个大的社会群体的身上。因此这种对深层观念认识的缺乏对于城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建立正确和理性的城市更新与改造观念一方面应当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 老城区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它与整个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老城改造的某些方面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割裂开来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中局部因素的性质是通过与整体的关系而被显现的。也就是说局部因素通过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而深刻影响着系统整体。老城改造的园林绿化水平上不去、环境质量差这将对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无法补偿的影响城市规划中的“木桶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环匝木桶中的一块木板低于其它木板时整个桶中的水必将流失这时其它板块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老城区环境的不良给城市造成的影响是不会因为其它区域有好的园林绿化环境而予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应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老城改造中园林绿化的建设问题。 虽然老城区的改造一味追求较高的建筑容积率和占地率可以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道路的拓宽和打通以解决交通问题,然而却对空间形态、行为心理、城市景观特别对园林绿化等“软”的因素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改造的结果非但不能恢复老城区往日的生机相反却使之缺乏活力环境质量恶化。这方面的教训应该是深刻的。

另一方面恰当地寻找和建立最佳“平衡点”的观念 着力解决开发中“经济利益”与“环境改造”之间巨大的矛盾。一味地追求高容积率显然不妥,但过于牺牲经济利益单纯地追求很高的绿地指标无疑也易于使老城改造流产。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者、开发者、管理者、规划设计者都应依据所在城市的特殊性找准切入点恰当地寻求经济利益与环境改造之间的平衡点。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否则老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建设就失去了指导原则极容易走入误区。

3 策略与方法

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旧城改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确应该在运作策略、建设机制、规划设计上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3.1 从决策管理层面上政府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对老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施以足够的建设力度并将其中园林绿化方面的内容如措施、做法、指标变为开发建设中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完成。

3.1.1 应尽可能地利用老城区内的各种有利与特殊的条件开发各种集中型的环状、线状、片状的园林绿地,加大政府对绿化工程的投入,专门的绿化建设既有利于土地集中有效地使用也给老城改造建立了良好的环境上的依托。如合肥的城市绿环、上海外滩的沿河、沿江绿带都为其区域范围内的旧城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与优势。

3.12 在开发与建设层面上应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以往的开发模式进行有机的改革。当前老城改造的各个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很难说已形成较成熟较系统的、且有普适性的开发新模式或新机制。但有些方面的探索却是很有启示作用的。如有些城市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专门从事园林绿化的开发公司以有效地在房地产开发之外主动、积极地进行集中、成片绿地的开发运作。这样的好处在于开发者将园林绿化视为开发主业并用此来获得回报。所以园林绿化在开发中不再是一个次要因素而成为主要因素从而使开发在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此外不少城市也在探索开发生态经济型的园林绿化。

3.13在规划设计层面上更应该根据每一个老城改造项目特定的场所、环境及开发性质研究不同力度和不同内容的园林绿化方案而切忌指标上的一刀切和单一模式的绿化类型在河流水系贯穿于其间的老城改造中绿化建设应依河道线性设置绿带和绿色景现。在渗透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城改造中绿化则应环绕四周而形成片状的绿色体系山地的老城改造更应强调坡向上的垂直绿化体系如绿色墁坡、绿化档墙、绿化步行走廊、屋顶花园、梯台绿地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城改造的园林绿化更应与老城的空间结构、形态肌理达成有机的统一。

此外老城改造的规划中还应重视和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 园林绿化应由简单的配置向高层次的艺术设计转变。

2 “见缝插针”式的绿化模式应向整体有序的系统组织转变。

3 应由平面的绿化向立体的、空间的综合绿化转变。

4 应由过去绿化与历史人文景观的分离向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转变。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主编.上海人居中心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2. 宋启林.论我国旧城改造与新征地建设的技术经济比较J.城市研究19966

3.王立军.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五个误区城市开发J.199711

. 4.李敏.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J.建筑学报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