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活 趣味 多样 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活 趣味 多样 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合理地利用幼儿园环境,有效地进行自然区的设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获得科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优势,把自然角当作幼儿认识自然界、探究科学的一个重要窗口,把“关爱身边的动植物,培养幼儿探究兴趣,提升幼儿科学素养”作为自然角环境创设的总目标,也是幼儿进行观察和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资源。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观察,我觉得幼儿园的自然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创设:

一、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1、从“教师布置需要”转为 “关注幼儿需要”出发

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将自然角的布置由教师为主转为关注幼儿的需要出发。每班的动物、植物角都由孩子们亲手饲养、种植。每个班级都从幼儿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出发设计了各种动植物生长小实验,如“根的穿透力” “植物每天喝多水”“植物生长需要什么” “葱和蒜一样吗” “植物都喜欢温吗”“花盆上的洞有用吗”“观察蚂蚁”等,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幼儿生活经验

我们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将它们蕴含在自然角环境的创设中。例如,我们班的幼儿在幼儿园里吃过了炒绿豆芽之后,我们就组织幼儿进行了“我们也来发豆芽”的实验活动。首先从选豆开始,幼儿知道要选择颗粒大、饱满的豆子,然后进行浸泡、再选择有孔的容器,盖上湿润的布,然后就是每天对于豆豆的观察和照顾了。豆豆一点一点的出芽,长大,孩子们每天都要问,什么时候豆豆就长成了和我们吃的豆芽一样的了。幼儿看着自己熟悉的豆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来的,他们成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内容选择跟随季节

我们根据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变迁,根据幼儿不同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地选择符合的年龄特点动植物进行。春天,对于植物区种植的创设,可以有种子发芽、花卉的种植、蔬菜的种植等等。秋天,有农作物的丰收,种子藏在哪儿等等;对小动物类饲养角的创设,春天可以饲养小鸭、小鸡;夏天饲养小金鱼、小乌龟、小兔子等等。这些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让幼儿产生了解自然,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的兴趣。

二、注重创设氛围趣味

1、注重趣味性氛围的创设

我们改变了以往自然角静态的呈现方式,让自然角“活”起来。自然角的摆设也是吸引幼儿探究学习的重要一个方面。教师们引导幼儿利用自然材料和废物制作各种造型的种植容器,如将普通的可乐罐做成可爱的娃娃花瓶,自己设计、制作浇水工具和测量工具;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景,引发幼儿关注和探究动植物,如废纸盒制作的机器人头上长出了弯弯曲曲的豆苗,用盐水瓶给种子浇水,地瓜宝宝住进了迷宫等,在这种氛围中幼儿乐于探究、学习。

2、创设趣味问题,深入推进

自然角探究内容的深入要依靠问题的推动,从而构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渐进系列活动。系列中的每一个活动都是孩子们想要探究解决的问题。如在“植物宝宝生长需要什么”的系列活动中,在讨论种什么、如何种才能让种子宝宝发芽时,教师抓住了孩子们的一些焦点问题:引导他们展开讨论,继而引导孩子们通过“种子宝宝喜欢湿土还是干土”“种子宝宝需要空气吗”“种子宝宝喝多少水长得好”“种子宝宝发芽需要阳光吗”等一系列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趣味问题使孩子们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三、提倡操作活动多样

1、幼儿操作活动的多样化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方案,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行动。自然角的观察活动当然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让幼儿观察,对于自然角创设的价值并不大。对于一些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动植物生长环境不同或者根据四时气候,不能种植饲养我们这儿不常见的动植物,这时我们还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冬天的主题活动中,常见的动物怎样过冬?动物们吃什么?老虎喜欢吃什么?蛇喜欢吃什么?这样就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点,提高孩子的认知范围与能力。我们可以自制一幅幅图画,根据图上动物的位置,放置一些相应的实物(用图片表示)如青草、蘑菇等食物,让孩子能在平时进行适量地“喂养”,小动物它喜欢吃什么呢?这样不但在操作中了解老虎的生活环境和生长特点,还能增添自然角中操作乐趣。这样我们的种植与饲养范围就不是仅仅就局限于我们孩子周围容易接触到的动植物,孩子的兴趣点应该是更能被激发出来。

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建议观察大蒜等简单些的种植活动,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进行,可以共同记录,一星期可以记录一到两次,大蒜生长速度比较快,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鼓励家长多次记录,尽量把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记录详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灵活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记录,小组记录或着是集体记录等,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的观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操作要求,才能保持孩子观察的兴趣。

2、记录形式追求多样化

对于大班的孩子,要求更高,我问他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每个人都能看懂、理解你的记录呢?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们的记录渐渐有了一些变化:颜色的运用更加清晰、明确,叶片的数量、茎的高度都有具体的变化性记载。也能借助测量工具和拍照的方式进行有效记录。通过照片或者图片的形式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比如,我们要观察菜籽与绿豆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同时通过照片的形式反映这两种植物在同一时间上的生长特点,如第一周菜籽和绿豆的照片,孩子通过直观的比较可以感知他们的生长特点,再或到第四周再出示它们同一时间段的生长照片,让幼儿与第一周的进行比较,孩子又能根据同一中植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也可以进行同一时期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等。我们或者也可以到网上收集这些植物的生长示意图,让幼儿在平时边观察植物的同时也边与旁边的图片进行比较地观察教师发现这些可喜的变化,及时组织孩子们欣赏和讨论,你认为谁的记录最好,为什么?经过激烈的辩论,孩子们觉得,用测量和拍照的方式最能让每个人具体了解植物的变化,但是,用绘画和文字记录的方法也很不错,别人能了解你的心情变化。老师及时引导和鼓励:是呀,其实很多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有很多种的方法。只要动脑筋,你就会发现你跟别人不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调整再尝试,孩子们的观察更加仔细,记录方式更加多样性,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四、关注教育资源整合

1、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认识自然角里的动植物,不仅仅是强调观察,还应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进行学习。例如: 秋季认知各种种子,我们启动开展“种子博览会”活动。先收集种子——查找资料——认知种子——创编儿歌来开展活动。老师、孩子、家长一起收集了各种种子:农作物类的的、花卉类的、树木类的,教师利用废旧材料构建了有创意的“种子博览会”专区,既有丰富多样的种子标本,又有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的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

另外,将自然角与其它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可以在音乐活动中,创编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在数学活动中,比高矮、数多少、猜猜单双数;在美术活动中,画画我班的植物园等等,极大地放大了自然角资源的价值,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2、与语言活动相结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我们将语言内容渗透到自然角中,引导幼儿创编植物故事,将植物比作小动物,也可以比作小朋友。从孩子们的故事里,可以发现他们可贵的爱心和丰富的、可爱的想象力。我们经常会利用一些时间,将这些闪光的故事和所有的孩子一起分享,这个活动下来 ,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还引导幼儿玩各种语言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灵活表达。例如:引导幼儿用“什么像什么一样怎么样”的句式把观察到的植物说得美、说得生动;玩扩句游戏增强表达的可感性:利用观察方位的不同尝试不同的表达;地瓜榕远看像小伞,近看像姑娘等。 利用每周的晨间活动及谈话环节,增加了“我说谜语,你猜谜底”、“种子儿歌我来编”等内容,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汇或句子表达对种子的认识,感性地了解了种子的一般生长规律。每天,除了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幼儿集体观察之外,鼓励幼儿利用晨间、点心后、午餐后的空余时间,自由分散观察和相互交流。教师适时介入,引导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学会运用看、摸、闻、比较、观察、文字说明等方式,结合查找的资料,同伴分享交流等途径,达到了解种子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生长的初浅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小朋友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得到了发展。

现在,我园的自然角已经成为了每班的“微型生态园”,成了孩子们乐不思蜀的乐园,在这里,每一种动植物都发挥着其最大的教育价值,都在支持着幼儿进行着更多的探究与发现。

(作者:常州武进区戴溪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