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允许孩子说错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总有忧心忡忡的父母问我:“我的小孩已经四岁了,为什么还有好多发音发不正确。不管我怎么纠正,她就是改不过来。”“我的小孩说话文法不对。不管我教他多少次,他就是学不来。”听到这些问题时,我脑海里总浮现出那些孩子的“努力”。他们那么努力,想把音发好,比如说,想发出“kache”的音,来说“卡车”。于是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用力先说大人教的“ka、ka、ka”,但无奈紧接在后,发出的却仍是“塔车”,而不是“卡车”,令大人泄气。
担心小孩讲话“怪里怪气”?为何幼儿讲话发音不准,用字错误百出?给他学习的时间,也允许他说错话的尝试,孩子自然而然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来表达跟沟通。
不轻易评断幼儿所说的话
当我们想否定一个人时,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否定他的思想,让他觉得自己怎么想都不对。而我们之所以知道对方的思想,就是根据他说出来的话。大人在听另一个大人说话时,绝不“敢”动不动就纠正对方的用语错误,最多是以“澄清”的方式说:“所以你的意思是……?”但许多大人听小孩说话,可就不是如此:“怎么连这个音也发不清楚呀?你是不是大舌头呀?”“我孩子说话‘怪里怪气’。”“再说一次,你说什么呀,我实在听不懂?”“要说‘我想吃’,不是‘你想吃’,我和你怎么搞不清楚呢?”“这不是狗啦,是牛。我不是跟你解释很多遍了吗?”
当大人这样责问或评断幼儿说话时,结局常常是,幼儿因为不被了解,气得愈说愈大声;或者失去信心,干脆闭嘴不说了。“说话”的目的是沟通,它把幼儿心里想的、感觉的、脑中所理解的,具体的以声音、词语陈述出来,期望与听者沟通。而孩子们也很清楚,自己所理解的远比所能表达的高明得多,所以他们说话时,总会借助动作、表情,努力把话说清楚。只是,这样的努力不见得能获得大人青睐。
身为听者的大人,如果动不动就纠正发音、改正文法、批判用词,那孩子怎么跟他沟通呢?孩子已竭尽所能,结果还被嫌东嫌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有问题;自己想的都不成熟。不管哪种情况,在检查和纠正的巨尺下,被否定的,是孩子的思考;被阻绝的,是孩子自我尝试的努力。
一般人对语言学习有个大误解,就是认为语言是模仿的结果。在这个认知的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看成是空罐子,认为只要不断塞入语言材料,幼儿就会说标准的话了,然而实情并非如此。
孩子会自己归纳出语言的使用规则
人类的婴儿,先天上的确已具备语言学习的机制。但要让这个先天的机制运作,除了语言环境外,还需要孩子自己的归纳能力,孩子必须把已经学会的加以类化和转移。也就是说,幼儿学会语言,是因为他能从所处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归纳出该语言的用法或规则,而且也把它转用出去。提供以下几个例子,你应该很容易看出那些“语误”,绝不是大人教出或孩子模仿来的,因为不会有任何大人这样子用字或说话。同样的道理,细看那些“语误”,你应该很容易就察觉到,幼儿是使用“规则”在发言,是自己转用语句来组合的。
“我不要不要吃。”―(双重否定)
“我不要那个弯腰的红包。”―(不会说“折到”,转以自己会用的语词表达)
假如语言的学习只是纯模仿,那些语误又怎会从孩子的嘴中吐出来呢?所以孩子的语误,不是错误,应该说是“儿童文法”的类化表现。那是孩子潜意识的、不自觉地从语言环境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则,也类化着、转移着那些规则,以求达到表达和沟通的目的。
所幸,孩子不会永远停留在他的“儿童文法”里。有个统计数字是:一个正常人每天平均要讲四万个字。也就是说,当你的幼儿身处在充满话语的环境里,他有的是聆听“正确语言”的机会。所以,他有足够的刺激去修正他的儿童文法,然后再转用那已修正过的规则。经过这样的循环试验,孩子的说话就会愈来愈接近“大人文法”了。
语言的学习,既然得靠孩子自己努力,大人要赞许孩子在努力过程中每一个尝试、每一个自我修正,也就是允许孩子说错话。紧迫盯人、不放过每一个错误,被否定的将是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尝试的努力和动机。
许多大人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另一个误解,就是认为错了要马上订正。在这个教养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当成国文考试的改错题,以为只要大人不断耳提面命,幼儿就会说标准的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语言发展不需操之过急
学会说话,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其实很复杂,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和运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熟度,也就是说,它是有时间表的。比如说,新生儿的口腔很小,舌头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以那时的口腔并没有预备好要发出语音。
奇妙的是,口腔机制虽暂且不管用,但新生儿听力的发展却相当成熟,所以他们会很专心地看大人发音的嘴型、听大人(尤其是妈妈)说母语时的语调、发现语言和环境间的关系(比如说,这个人一出现,就会听到“妈妈来了”)。 所以尽管婴儿还无法开口说话,但他的内在已积极在做练习和储备。到了六个月前后,当他的口腔机制“长进”了,他就开始牙牙学语,“ba-ba”“ma-ma”,练习他听见的,以及所能发出的声音,尤其是语音。
这种发音的“时间表”,说明了为什么宝宝说话会“怪里怪气”。既然有时间表,大人是急不来的。比如说,你要孩子别再把k 发成t 了,虽然孩子可以分辨出这两个不同的音,但他的发音器官还是无法做到。更例如你想要幼儿清楚的发出英文中th(像think)的音,但这个音的成熟时间表,对许多小男孩来说,却大约在七岁前后。所以就算你当下订正无数次,还是无法成功,理由很简单,因为还不成熟!所以身为成人的你,比较有效的作法不是亦步亦趋的订正,反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地持续示范,等待那时间表的成熟,允许孩子暂时地发“错”音。
把“牛”老是说成“狗”的语误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幼儿的词汇发展里,他必须一步步地归类出不同“概念”间的分类边界,例如桌子和椅子有什么不同?他还需要时间去确定“词汇”和“指代物”之间的象征关系,例如都有四只脚,为什么这是牛,那却会是马?
愈小的孩子,因生活经验少、能表达的词汇少,在寻求“词汇”和“指代物”之间象征关系的道路上,愈会出现过度类化(例如指鹿为马)或是类化不足(如把糖果说成糖糖)的现象。这些现象,不是大人想改就能改,勉强不来的。所以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以“扩充和澄清”的方式来示范正确的用语。目的不在纠正,而是提供完整的线索来引导。让孩子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词汇原则加大、词汇量增广等发展,逐步“悟”出词汇和指代物之间的稳定象征关系。例如,当你听见孩子指牛为狗时,不妨说:“它也是有四条腿。这只会哞哞叫的动物,是牛。”
所以,请允许孩子用错词,不要直接批判孩子的用语。用澄清而非纠正孩子所说的,才能扩充孩子的词汇和观点。这样的做法比较有效,也不会阻绝孩子自行归类的思考练习和努力。
那天在中正机场,听见一个小小孩对他的妈妈大声抗议:“我不要你每次都一直讲、一直讲……”而那火气也不小的妈妈则说:“没有人说gooder,是better !我不是跟你说过很多遍了吗?”
在飞机上,我那十一岁的儿子小福问我:“妈妈,我小时候是不是也说gooder ?”我回答,是的。他又问:“那小孩子都是那样,为什么他的妈妈要那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