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现歌队:回到文明起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埃及艳后》的最后一幕,伊丽莎白 ・泰勒扮演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无论怎样出场都显得不对劲,于是这个镜头拍了无数次,成为电影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李六乙正在排练他的新戏《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刺瞎自己双眼的那段,歌队的台词不论怎样说,李六乙都觉得不到位。
《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都是李六乙“中国制造”计划的一部分。在这个计划下,李六乙选了六部戏,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上、中、下三部)。去年年底的《安提戈涅》和这部《俄狄浦斯王》中,都有一个或者说一群特殊的角色:歌队。
即便是对于戏剧爱好者来说,歌队似乎也有些陌生。歌队的传统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最初的祭祀用途,主要是一小队歌手在情节发展到一定机会的时候出来,要么唱一曲和情节有关的歌以表示评论,要么以旁白的形式揭示主旨和提示下面的情节,比如《美狄亚》中歌队长的频繁出现加深了悲剧的内涵。
无所不知的叙述者
在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功能主要有转换戏剧场面、构成舞台形式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领剧情、通报即将出场的人物以调整戏剧焦点、预示未来的事情以提示情节走向、铺垫情绪以引导观众的判断等。歌队还可以作为剧中人和戏剧的主角交谈,是一个介于观众和剧中人之间的特殊地位,有点儿像第三人称小说里无所不知的叙述者。
歌队的重要作用其实很多是源于古代舞台技术的落后。那时候没有那么多舞台手段去表达情绪,歌队就可以直接告诉观众应该怎么办。随着戏剧的发展,到了现代戏剧,舞台表现手法越来越多,一些道理可以放到剧情里让观众自己去体会,而不需要直接告诉观众。剧作家大多采用剧中人旁白的方式告诉观众戏剧语言之外的人物和情节,于是歌队和歌队长的用途被废除。上世纪 80年代后,小剧场运动突破了戏剧的第四堵墙,观众和演员的距离被打破,歌队就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没有歌队的插入,戏剧的情节也可以很连贯。
“中国制造”计划的口号是“重返文明之旅”。对此,李六乙的理解是所谓重返文明,文学很重要,诗歌很重要。李六乙觉得中国传统戏曲还只算是纯粹的戏曲,而在中国话剧中,具备诗剧品质的本子几乎没有。而古希腊悲剧则是通过诗的形式来表现的。“2400年前的作品,本身已经足够强大了。 ”李六乙说。在这个前提下,他可以尽情思考如何“排当代中国戏”。
排练场上,李六乙不停强调的一句话是“三个身份要分开”。客观的、歌队自身的、俄狄浦斯的内心的外化,歌队的身份不停在变化,对上一段戏来个诗化的总结,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做一个评判。“歌队的作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歌队长苗驰说。在原剧本里,索福克勒斯写这两部悲剧的时候,他对把歌队当成了他自己的思想和眼睛,他怎么看待这件事,他的情绪,通过歌队的口说出来。
李六乙对歌队一直有一个要求:美。古希腊悲剧中的美,如何去权衡,如何去把握,对于这些歌队小伙子来说是最难的。要美,要扭曲,要有心灵。“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起源, 2000多年的剧本一直在演。古希腊人最强调是理性、民主,这些理念,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失的。六爷这排这三部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还有年底的《普罗米修斯》,所谓‘重返文明之旅’,就是要我们回到旅行的状态,去走去看,去重新认识你所不认识的自己不光是对我们演员自身的一个思考,也是让观众去想一想。”歌队成员富鹏栩说。“回到文明起点,才能更好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