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古代剧场及其演剧的发展研究重要著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古代剧场及其演剧的发展研究重要著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曹飞教授的这本书,是曹教授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面加工完成的,在原来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里面的积累上面加入了自己的总结归纳和创新。是中国古代剧场及其剧的研究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接受这本书的内容和创新。

关键词:曹飞教授;神庙剧场;主要内容;创新点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008-01

周华斌老先生作序说“戏曲”成熟于宋元时期仅以剧本和文字记录是不够的,戏曲的出现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古戏台的存在和神庙里面的演戏现象便是证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从8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从师爷黄竹三,窦楷,冯俊杰教授开始,到现在的车文明,延保全教授,和这本书的作者曹飞老师,我们研究所广大的学者借助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广阔的三晋大地上,研究中华古老的戏台和神庙剧场文化。

上篇第一章前剧场时期,作者以祭祀剧为中心,介绍了史前祭祀的演出场所分为灵异祭所和坛庙祭所,第二节礼制祭典献艺场所。第三节寺院戏场从戏场的概念写起。第二章宋金神庙剧场的形成。第一节勾栏剧场与神庙剧场,作用从城市的勾栏剧场和城乡的神庙剧场来写。第二节露台勾栏与舞楼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很重要的结论。第三节宋金神庙剧场的形制演变就是介绍了上面演变所蕴含的戏剧学意义的解读。第三章元代是神庙剧场的成熟与多样化的发展,第一节元代神庙剧场地位的确立,上一章介绍了神庙演出场主要延续了舞台类建筑的三种基本形势,元代神庙剧场主要就是延续了舞台类建筑的特征,并进行了发展。第二节详细的介绍了元代神庙戏台的基本特征,从离正殿的位置和前后台分离,几面观,机构,戏台呈现近似方形,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元代戏台的基本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元代神庙戏台的多样性发展,这个也是戏剧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神庙戏台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为后世的多种多样的神庙剧场建筑开辟了新的思路。第四章明清:神庙剧场的完善和普及。戏曲成熟以后,作者从神庙剧场的完善和定型开始写起,包括了神庙剧场中的戏台继承和改革,神庙剧场中观众出席的出现与形制介绍了神庙剧场的发展和繁荣,第二节神庙剧场的普及与丰富,因为神庙剧场基本上完善,所以开始普及,丰富指的是戏台细节的丰富性和剧场格局的多样性两个方面。下篇是以班社及其艺人,作为神庙剧场的主体入手。第五章就是班社及其艺人的介绍,第一节是班社的种类及其差异。班社的种类分为四种乐户,专业戏班,家班,自乐班。差异是分为两种是等级的差异,待遇的差异。第二节神庙的祭祀礼的演出特征,分为演出的功利性,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戏班经营的制度化与灵活性,这三个特点。第三节艺人,写他们从哪里来的,技艺传承。第六章戏曲的行业神。分为两节,第一节写戏神的兴起,有分成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来说的。第二节写戏神的普及。分成了老郎神,小型偶像,律音祖师。第七章神庙演剧的民俗学特征。神庙戏曲演出作为一种带有宗教意味的大众货活动,在很多方面与民众的信仰,习惯有关系,因此作者写了这章,第一节是概说第二节写祀神表演的种类及其题材。包括历史蕴涵性特征,历史层面性的特征,题材灵活性的特征,第三节写神庙剧场的仪式规范,祀神表演的礼节性和程序性,第八章神庙演剧的社会学特征,第一节祭礼演剧的合礼性宣言,礼乐制度的分化,制度的精致化与平民化现在的出现。第二节祭礼的演剧的正统性规范,进一步描述并研究探索建立在祭礼演剧合礼性宣言基础上形成的正统性规范,戏台逐渐成为神庙建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对国家礼乐制度的竭力模仿。本书运用文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名俗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面进行归纳和总结,重视规律性,本书就有了研究结将兼顾资料性与理论性的优点,尤其是理论性的形成,把学术研究的目的放在研究事物发展之中,研究戏台已经很多年了,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资料,但是宏观的去分析还不是很到位,曹飞老师把宏观的理论加到了学科中来对于戏台研究是很好的一种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是很有时间观念的,可以说对神庙剧场的发展清晰的勾勒出来,从四个时间段来说明,中间介绍了相应时间段戏台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于初学戏台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启发意义,尤其是从浅入深的表现过度,比较好把握理解。

戏台存在的地方多是偏远的山区,研究起来是很困难的,我们戏曲文物所坚持田野考察的方法来研究,是以严谨的学术要求来展现古代文化的伟大。曹飞教授的《敬畏与喧闹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一书是我们戏曲文物研究所这几年对于戏台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著作。

作者简介:

张源潮(1988-),男,汉族,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硕士在读,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方向:戏剧文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