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音山》:将残酷青春电影进行到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音山》:将残酷青春电影进行到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票房时代李玉的《观音山》已不再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和她之前的三部电影相比,由于摄影、剪辑、音乐等制作环节的全面提升,制片人与导演都努力在艺术/个人表达与商业/市场需求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制作出一种高级的商业电影,一种中国式类型化的文艺片。《观音山》就是这样的:残酷青春电影,由于其故事题材本身的话题性与戏剧性和容易被文艺化,导演热衷于此,并将之沦为冲击博人眼球的奖项及取得票房利润的工具。

[关键词] 《观音山》 残酷青春电影 写实主义 商业化文艺片

一、残酷青春电影概念的阐释

残酷青春电影,是世界电影中一种文艺类型片,它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表现不同时代背景下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少年在生活和成长中的迷惘、彷徨、狂乱、张扬、激情、极端、阴暗、叛逆、恶劣,甚至是裸地将青少年的性、暴力、犯罪、,以及他们或沉沦或理想的生活状态呈现在银幕上,以此表达自我对青春的眷恋,期待引起人们的反思。

残酷青春电影在美国电影、日韩电影和港台电影中多有反映,比如日本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盐田明彦《害虫》和《金丝雀》,台湾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中国大陆电影领域中则源于新生代导演。

新生代电影导演大多出生于60~70年代,基本上没有受过“”的影响,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亲身遭遇了在80~90年代经济转轨给中国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动,同时也见证了电影从所谓神圣的艺术还原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现实无奈。所以,他们的观念和作品内容与风格迥异,颠覆了老一代的电影观念,更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多地关注社会百姓人生冷暖,表达小人物内心情感和终极关怀的人文主题。

新生代导演中纪录残酷青春的电影颇多,主要有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贾樟柯的《小武》与《站台》、路学长《长大成人》、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李玉的《红颜》及其最近的《观音山》等,这些电影作品“一直在反馈和解剖自己的周边、以前、童年、成长的经历,或者每时每刻碰到的感动”,[1]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一种对年青生命和人性的复杂思考,能立体而鲜活的感受到片中小人物的悲喜。

二、“残酷青春”在《观音山》中的构建

1.影像本体的构建

中国电影历来专注于历史、民族、政治等宏大叙事,而新生代影片开始注重对个人体验进行一种较为深入的影像描述,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与前卫性。新生代早期作品在影像上比较粗砺,对历史感性细节缺乏一种精准的捕捉,镜头寡淡单调,节奏缓慢冗长,缺乏视觉难以吸引观众。

在遭遇90年代赔本赚吆喝的市场境遇后,这种自恋独语式的电影影像,在李玉的《观音山》上做出某种策略的改变,历史表象的再现与本土文化内涵能相互融合,同时又从某个侧面迎合了当下社会大众所持有的一种普遍心理和公共价值。

《观音山》相较于早期新生代电影,李玉驾御影像的能力明显增强。她的镜头语言在坚持新纪实美学风格上,放弃了过度的长镜头影像,转而采用手持摄影的风格,用晃动影像表达青春迷茫与彷徨,刺激拓展着观者炫晕的审美。

《观音山》中适时的切换镜头,带动了片头整体给人的气氛。表面上切换剧情镜头稍显过快,人物戏份衔接看似并不是很好的吻合,然而影片中几位主角写实的生活习性画面让我们触动的并不是简单的自由生活,而是自由隐藏下的那一份份刺痛人心的亲情,还有那几具失魂落魄的躯体中仅存的那一点点坚强。电影结尾处利用反镜头给了那拉长的铁路并不是映射了一种绝望与悲情,只是一种由人物之间情感的突然分裂而导致的伤感,简言之便是三位年轻人为死去的同甘共苦的阿姨心生难过。而拉长的铁路告诉了我们,生活有时候给我们的永远是背道而驰,然而我们依旧是随着列车在前进。

2.写实形态的构建

新生代电影导演往往将故事设置在现实的城市地理空间和历史空间中,《观音山》中的成都:潮湿、闷热、繁华、拥挤,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这座城市消磨着自己传统文化的标志。《观音山》里面是有很多场景反映这座山和一间庙宇,但那只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寄托,这部电影更多的还是展现当代城市人的生活。

“城市的偌大空间始终与个体的生存困境形成对照反差”,[2]《观音山》中三位高中毕业后“蚁族”青年同样如此,用片中丁波的话说, “城市这么大,我们算什么”。同时《观音山》用类似于纪录片的现实拍摄手法,通过5.12地震后真实背景观音庙的修复与重建,象征性地诠释了一种心灵洗礼的过程,用最具写实主义的手法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那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该如何很好地去呵护。

电影中几组地理感超强的电影画面,那便是三位年轻人坐火车的电影镜头。表面上看此种摄影编排手段只不过是取景了山水添加了胶片,实质不然,电影是想畅快淋漓的通过这种手法来表达一种对生活的饱满激情。通过三位年轻人在火车上的咆哮大喊,火车的速度,以及那一座座隧道,极具平实的表达了一种凸显艺术感的励志情节。三位年轻人即便是如此的生活窘迫,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生活。

另外,掂量着有限的资金的导演李玉,也只能走生活化的写实路线,把镜头瞄准现实生活。

3.草根人群的构建

新生代电影注重真实地记录当代都市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取材于现实的残酷青春电影大多涉及青春、成长、寻找和挫败的灰色主题,叙事与影调间常带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感伤和自恋。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理想和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认识和对矛盾问题的解决方式充分展现出来使这些影片较为贴近现实生活。

《观音山》在题材选取上,关注的仍然是当下都市中的边缘人物――高考后面临各种残酷现实的三个无业草根青年;在叙事策略上,也可以看到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并且对三个高中毕业生的生存状态的描写,特别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更加细致入微,也充分体现了新生代电影独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至此“女性的缺席”[3]成为新生代电影的过去形态。

《观音山》中处理草根人群与环境方面,取景于生活的自然景观将影片情绪预设在一个相对平静的调子中,三个落榜少年游荡的状态并未陷入就事说事的冤咎中,消极情绪也比极大程度弱化,为漫无目的的流浪和渲染出如荡空山般文艺气场所取代。

4.音乐等多重类型元素的构建

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4]《观音山》全片的音乐制作,旋律悠扬,并且还配用了众多和残酷青春有关的歌曲,比如范晓萱演唱的《战》,齐秦演唱的《大约在冬季》、《一场游戏场梦》,陈N的《不再让你孤单》,特别是许巍演唱的《蓝莲花》“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这些打乱时间感而出现的音乐,烘托和强化着电影的情绪氛围,在一辆哭泣的破车里断断续续,回荡在山谷,余音袅袅。

另外残酷青春电影中常常出现的诸如蹦迪,唱歌,抽烟,喝酒,打架,扒火车等商业文艺片的戏剧符号元素无一或缺,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贴近感,更易激起80后、90后都市青年的共鸣。

三、《观音山》中 “残酷青春”的相对消解

新生代早期作品是一种关于社会边缘青年的个体神话,转型后的新生代更注重让叙事回归家庭和世俗场景。顾长卫的《孔雀》,张扬的《向日葵》,王小帅的《青红》,还有李玉的这部《观音山》,我们看到的却是一连串的亲情纠葛和家庭纷争。在这些影片中,年轻的主人公如往常一样占据叙事的中心,而父母、长辈则被放置到一个与之对立的位置,尽管父辈总是满怀善意为年轻一代筹划着未来,但带给主人公的却尽是理想的幻灭和精神的创伤。这实质上是新生代对自己生存现实的一种象征性指认。

出于市场策略的需求,《观音山》被包装成了一部讲述“残酷青春”的电影,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的主题和青春、成长等并无太大关系,它讲述的还是一个宏大而永恒的主题:生死与信仰。只是这个宏大的主题因为电影故事层面的无力而显得有些羸弱。

《观音山》中导演李玉回避了房东长辈对三个年轻合租者玩世不恭的说教,转而将发生在房东身上的悲剧伤疤一把揭开,以此强烈反差来冲击年轻人少不经事的轻狂,引申为两个所处不同年龄层和社会背景的人群生命各有忧愁,当两者相撞击时,生命逝去对于长者的伤痛足以令年轻人落榜时失意落落魄的惆怅无从谈起。

李玉镜头中的南风等三人从未言及自身信仰,但或因如此每个人的沉默都显得格外动人,影片以如此平静的手法来告解角色极端的选择,或许那只是审视过生命中着迹的那些事物后一种无法言说的释然,观者能够从影像中捕捉到的,或许更多是以少年背影远去的意味深长的落幕镜头。

与以往新生代导演将青春的伤血淋淋的撕开不同,《观音山》中的青春虽然结局并不完满,但也不是彻底无助的失落与绝望,而是仍有一丝温情,和睦最终取代了纠纷,家庭在经历了震撼之后又再次归于平静。三位年轻人最后疏通了自己的心灵管道,其实说通透了《观音山》可认为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它表明新生代已经开始在用另一种既怨艾又宽释的眼光来审视父母所隐喻的文化传统。

四、一种商业类型化符号中的 “残酷青春”

21世纪初电影市场竞争加剧,新生代阵营出现了一种多向度的分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与主流体制寻求某种程度的妥协与合作,即最大限度地在电影的本土性与作者性之间寻找切入点,既尊重到市场规律,又不至于固有的个性化立场。

《观音山》是一部有着票房野心的电影。制片人方励与导演李玉汲取了早期新生代导演与市场不融的教训,因此便在早期策划与制作上,就准确定位该片的观众群体,那就是主要拍一部给80后、90后青年的好看的影片。由于国内电影机制的因素,《观音山》与其他的大多数新生代影片一样采用的小规模投资、小成本制作,海外影展获奖的方式,但发行放映上,不是采用在海外艺术影院或地下发行的市场策略,而是通过制片人努力说服发行单位后选择合适档期在全国院线放映的;同时结合明星效应进行了一系列整合营销。

票房时代李玉的《观音山》与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一样已不再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和她之前的三部电影(《今年夏天》、《红颜》、《苹果》)相比,由于摄影、剪辑、音乐等制作环节的全面提升,制片人与导演都努力在艺术/个人表达与商业/市场需求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制作出一种高级的商业电影,一种中国式类型化的文艺片。《观音山》就是这样的:残酷青春电影,由于其故事题材本身的话题性与戏剧性和容易被文艺化,导演热衷于此,并将之沦为冲击博人眼球的奖项及取得票房利润的工具。

五、结语

早期新生代残酷青春电影与大众观影心理存在着某种深刻的冲突。《观音山》一方面努力汲取美日和港台文艺类型片的经验,一方面努力传承对本土民间叙事经验,制作出了真正为市场所需并符合中国本土大众口味的商业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