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混搭背后的表征危机与身份迷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混搭背后的表征危机与身份迷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混搭背后有着复杂后现代社会和文化背景。首先,后现代符码的表征危机意味着相同符码在不同的时尚或社会文化氛围中不再具有相同的意义,失去了先前在各自语境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而混搭为符码表征系统的重新建立提供了一个契机。其次、从解域和生成的视角来看,混搭是一种不同领域间相互解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领域的意义符码相遇、敞开并重构自身,从而生成新的意义符码和意义系统,而这也为解决时尚符码系统的表征危机提供了一种途径。第三,除了表达后现代主义的游戏、娱乐、无中心等特征之外,混搭也真实体现了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价值失衡,表征了后现代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迷茫、失落和焦虑之情。

关键词:混搭;表征危机;身份迷失;解域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038-03

Representation Crisis and Loss of Identity Behind Mix&Match

SHI Ya-juan(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means to study the complicate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initially, the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of post-modern code implies same code losses its original symbolic meaning and cultural value in different social or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le mix&match provides a chance for the reformation of a new representation system. Secondly, mis&match is a process of deterritoriz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rritories during which different codes meet, open and rebuild themselves. This process also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representation crisis of fashion code. Thirdly, mix&match represents the imbalance of values in the modern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people’s confusion, loss and anxiety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besides embodying game, entertainment or rambling existence.

Key words :mix&match;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loss of identity; deterritorization

Internet :.cn

引言

“混搭”一词为世人所知似乎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日本时尚杂志ZIPPER上的一篇文章认为新世纪的全球时尚似乎产生了迷茫,于是混搭作为一种无师自通的时装潮流应运而生。从此混搭这一时尚设计和搭配理念不胫而走,其表现形式迅速超出了时尚领域中服饰风格(如古典与现代、嘻哈与庄重、奢靡与质朴、繁琐与简洁)、面料(如皮革与针织、牛仔与刺绣)、服饰单品(如西服搭配运动鞋、男正装搭配雪纺衬衫)或者服饰设计元素之间的混搭,延伸至艺术设计、家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以及一些包括表演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中,其中最令人瞠目的如京剧跨界混搭歌剧①。更有甚者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混搭在一起,如模特选美比赛中用京剧服饰混搭比基尼,组织者宣称其目的是为了用性感的身材展示国粹。面对诸种混杂纷繁的混搭现象,有学者将其归结为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为了解决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冲突而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如拼贴、混杂、反讽等)和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如追求人性的更大的自由,倡导突出的个性化和大众文化,秉持反叛的精神,追求个性化发展等等②。也有学者将其认为无所不在的混搭现象,不只是一个风格学问题,整体性的文化混搭乃是文化的价值核心解体和消融的产物,意味着美学大厦的分崩离析③。上述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还无法涵盖混搭背后各种更具景深意义的问题,如后现代符码的表征危机、后现代社会主体的身份迷失与价值失衡等,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要思考和阐述的内容。

一、后现代符码的表征危机和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表征危机(the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与社会》(Postmedernism and Society,1990)一书中。作者在书中将后现代主义阐释为某种表征危机,认为现代社会中事物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稳定、可靠、可预测的表征链条在后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稳定性,变得不牢靠、无法预测,能指和所指之间稳定的表征结构发生解体,随之而来的就是表征危机④。表征一词运用到时尚理论中,主要指对各种时尚组合和实践(structures and practices)的描述和阐释,在这一过程中,某种时尚组合或实践转换为另一种事物、理念或实践的表征或表现。服饰或其他各种时尚事实上代表着的是其背后个体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身份特征。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能将服饰和时尚本身等同于某种社会或文化身份,它们的存在意义只在于表征穿着者或拥有者的时尚及文化身份。例如,安全别针、皮夹克、尖头靴、金属挂链、锁链、紧身裤、花衬衫、滑板鞋等亚文化风格的时尚现象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英美等西方社会中的嬉皮士和朋克来说,是他们表达叛逆思想、自我流放、张扬个性的方式,是与主流秩序之间的抵抗、协商乃至斗争的表征符号。然而,随着亚文化青年们的行为越来越过火(以性手枪乐队为代表),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超出了主流社会所能容忍的限度的时候,这些以时尚为表征方式的身份和意义符码开始被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设计师、媒体、商家所挪用、吸收、重新编码,这些时尚符码也就失去了其叛逆、抵抗等文化意义,成为一种满足不同大众品味的时尚消费品了。在当代各种混搭了亚文化符码的时尚中,对设计师及街头时尚爱好者来说,这些金属挂链、皮革等时尚元素的运用更多地是出于审美、设计、甚至是商业的需要,或者干脆就是为了看上去很酷。其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已经所剩不多,甚至全然无人理会了。换句话说,亚文化时尚符码的意义链条中断了,原来的意义链条已经被新的意义链接所取代。结果当然是它们先前所代表、表征或意指的社会价值或文化理念的消失。但是,造成这种意义缺失的原因并非混搭主体的个人意志,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服饰符码过去栖身的社会结构和各种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无法保证这些符码和先前一样具有同样的意义,或者说正是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改变造成了服饰符码意义的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意义的转换过程正是表征危机的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