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如何摆正角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如何摆正角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新型的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角色。要求教师善于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即是要善于“心理换位” ,做学生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激情能量。

关键词:文本对话;角色的转换;发展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154-01

实施新课程,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新课程有效教学主张以知识为起点,指向人的生命世界的全面建构,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作为新型的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角色。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追求高校课堂

1、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两个重要环节,做到不备课不上课,备课时要精心诵读教材,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读教材,了解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明确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每一课的教学重点以及训练的重点,写出合适的导学案。例如这一学期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对于经典的名篇佳作,力求讲出新异来。如在备课时,我对《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诗两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后一课》、《社戏》等课文精钻细研,下载了大量资料,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力求让学生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体验感悟。

2、在语言环境中积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中积累;在运用中积累;要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结合全文以及语文的背景,加强字、词、句的理解,重视优美句、段的理解,感悟和积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自主感受、自主鉴赏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促进和提高。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品位,《社戏》的结尾更是让人值得品位,并且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并把这种感悟幻化成美丽的文字。

3、课堂中要有人文情怀,要有情感力量。课堂中注重与文本对话,突出阅读的经典性,为学生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解《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时,我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作品,并了解鲁迅的人品。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让学生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感受那种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学完《孙权劝学》,我将本文与课内课文《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启示。

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做学生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一件头等大事,。 只有做到这一点,能以“假如我是学生”这样一种理念去思考、分析、实验、探究,才容易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性反应。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相信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要相信他们的表现在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尽管这种进步是缓慢的,是不易察觉的。如我们班最后一名学生,但我经常在班上夸奖他,记得在一次课堂作文中,我要求是根据《社戏》写一篇童年的文章,他在文中这样写到:一个炎热的上午,几个小伙伴闲着。大刚说:“不如到地里偷西瓜吧!哥们几个高兴极了,连整天无精打采的小刘说:“我们走吧!我们走了大概5分钟到了,看见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拔断根,抱起来,几个哥们一个人抱一个,撒腿就跑,跑到河边,洗去土,握紧拳头,挥下去,只听“喀嚓”西瓜裂了,绿皮红肉黑米都看得一清二楚,拿起来就肯,吃完了,把西瓜皮扔进了河里。当时我一看简直太精彩了,作文里没有矫揉造作,这发自内心的语言是多么朴实啊。所以我在班里表扬了他,没想到的是,班里同学听后,掌声一片。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记得那天去听课《散步》,第一个环节是展示语文主题作业,让各小组代表展示,第一组展示是绘画作品,第二组是歌曲《常回家看看》,并且其他学生跟唱,我看着这个学生的动作:用圆珠笔当话筒,而且很投入,扭动着身子,完全模仿电视中的一些歌星动作。我感觉这个学生不错,后来,我听同事说:“这是他班的弱智生。写作文没有标点,一下子到底。”我真有点不信,后来证实确实是这样,但他就有唱歌这样的特长,而他的语文老师就很好的利用了这点,扬长避短。让他在课堂上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点点滴滴传真清——让学生如沐春风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用真情)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斯普朗格

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虽不成熟却经过自己思索的独特判断要倍加重视,尤其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激情能量。

总之,我们要扎实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转换教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