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活思维 自由悦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活思维 自由悦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居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给各种智力活动以深刻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即使阅读量再大,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一、自由式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作家吴伯萧说:“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阅读原文上。”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的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方法:阅读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而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缺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学,不缺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缺扎扎实实的训练,但教学质量还是提不上去,原因何在?反思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在紧张的语文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悦读呢?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喜欢语文课本吗?你喜欢语文读本吗?你喜欢课外读物吗?它们的名字是什么?结果发现,除百分之二十三的学生比较喜欢课本或读本外,百分之七十七的学生都回答喜欢喜欢课外读物,例如《读者》《中国青年》《水浒传》《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乱世佳人》等。很显然,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课本和读本里没有文质兼美的文章,而是因为学生不满意教师无穷无尽的“精讲”和“精练”。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自由悦读”是必由之路。

二、探究式阅读,提升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文本内涵阅读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解释和获取意义,是一个真实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的设定是组织教学和启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设置问题?如何让学生多参与问题的解决?如何让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如何让学生挖掘文章兴味盎然的意趣,进而感知语言的魅力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从而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形成开发、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北方秋景和南方秋景的几组图片,让学生对北方秋景和南方秋景做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故都的秋与南方的秋各自特点,以及作者写南方的秋的作用,和故都的秋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秋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写作。

如:

1、用课文中的景物或词语模仿创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写一段描写秋景的文字,要求能借景抒情,并运用不低于两种修辞手法。

这样的探究性阅读能有力、有效地促使学生去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质疑式阅读,提高阅读思维的创造力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人,都非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者,而是对传统观念敢于怀疑、挑战并且顽强探索之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多做质疑,易于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越强,思维越有创造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设计疑点,鼓励学生大胆“挑剔”,不满于“众说”,不唯书,不唯上,敢疑善疑。

如:

在讲授庄子的《逍遥游》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全班分四个小组,看哪组提的问题多。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

“庄子是赞扬鲲鹏,还是否定鲲鹏?”

“之二虫又何知”和“此小大之辩也”是否矛盾?

“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当今适用吗?”

然后让学生以三人为一组展开讨论,从文中找依据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正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重难点体现出来了,学生发现的问题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对话中及时得到了解决。

四、对比式阅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常言道“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等。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同样要重视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风格;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归纳总结能力。

内容相似的文章可以采用对比阅读。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以和读本上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做对比鉴赏,根据教学重点,主要选择以下对比点:

1、初读这两首诗,说说你喜欢哪一首诗?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2、复读两诗,分组讨论,说说这两首诗所描写的音乐有何异同点?

3、分组讨论,这两首诗描写音乐的手法有何不同?

4、再次品读两诗,比较以下,说说这两首诗借助音乐描写传达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课堂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对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品读、比较,从而认识相同描写对象所表现出的情感的独特性。课堂上一直让学生说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样,结构相似的文章也可以进行对比阅读,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详述。

总而言之,阅读之于语文教学,犹如水之于生命,离开了阅读,语文教学就很难呈现勃勃生机;思维之于语文阅读,犹如星火之于枯木,离开了思维,语文教学就很难燃起熊熊烈火。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改革如果脱离了阅读、思维这个环节,只能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在新课标下,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激活思维,自由悦读,切切实实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具体操作可能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只要我们重视阅读,重视思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他们的心理感受,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走进一片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