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Hellol王宝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Hellol王宝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借用《士兵突击》里高连长描述许三多的一句台词描述王宝强:

“每做一件事情,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抱住的是一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1月11日,第二届纽约中国电影节,王宝强凭借《Hello!树先生》获得“亚洲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而就在两个月之前,凭借“树先生”这个角色他还获得第九届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未满30岁的王宝强,将影帝收获囊中,自然兴奋不已,但是,有个人比他还高兴,这个人就是《Hello!树先生》的导演韩杰,他兴奋地说:“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让‘树先生’成为影帝。不是自卖自夸,我认为宝强在这部电影的表演,绝对担得起影帝这两个字。”

“树先生”让人目瞪口呆

《树先生》讲述的是行走在城市与农村一个叫树的年轻人,本是村里多余的人。一次意外,他突显神通,人们开始叫他“树先生”,他成为受人膜拜的预言家。他可以预见未来,但偏偏无法预测自己的感情。导演韩杰表示:“树先生从剩男到预言家,他充分演绎了时代的荒诞。”

“树先生”的扮演者就是王宝强。为了接拍这部荒诞派电影,他推掉了大投资的商业电影。

“当时拿到剧本后,感觉这部戏是我一直以来期待已久的东西,里里外外都能代表我以往没有的一面。演员演戏,对角色会有一种感觉,毕竟是你去演,别人不能代替你,他们不如你自己清楚角色。公司对我各方面都比较尊重,我的一切想法都会跟他们说,或许他们感觉我是真的喜欢,所以对我的决定比较支持。”王宝强兴奋地说,“你看,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Hello!树先生》表现的完全是内心戏,这太有挑战性了,让我非常兴奋!”

“树先生”这个角色的确很有挑战性,这个有点“神经质”的人物造型有些“犀利哥”,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两只手总是蜷缩着,光是这个人物的感觉,王宝强就“找”了很久,用他的话说,不是要“替”王宝强去演树先生,而是要让王宝强“变成”树先生,所以他一定要变成真的。从不抽烟的他为了让烟从鼻子冒出来“猛吸”了一包又一包,为了找到醉酒的感觉“灌”了一瓶又一瓶,而胳膊在演戏的那段时间内就没有伸直过。一切都不是装的,而是他真真切切做出来的。

剧中,王宝强从头至尾目光都没有直视摄影机,手总在向身后抓着,却什么也抓不到,他企图寻找生存尊严所立足的根,但自卑、无力,想要面子却求之不得,那种只有尘埃一样的力量,一点一点深深撕裂着他,很多人都会被树先生打动,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个人物身上找到自己内心卑微、脆弱的影子。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王宝强,带着王宝强入道的导演李杨在看过电影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这是我所认识的王宝强吗?表演上的突破很大!”

最吃惊的还要算是和王宝强在《人在途》中合作过的演员徐峥,他在看完影片之后,发了微博:“我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很当下、很浪漫,也很智慧,它不是文艺片而是艺术片。王宝强演的人物异乎寻常,超级牛,完全不逊色于《雨人》中的达斯丁・霍夫曼。这样的角色作为同行我望尘莫及。由衷地祝贺!”

面对众多专业人士的夸奖,面对“影帝”奖杯,王宝强倒害羞起来,“我一直都想做个好演员,感谢韩杰让我成为‘树先生’。大家都说我是本色出演,其实不是。感谢韩杰带我一起去体验生活,我带着‘树先生’的眼光重新回到我成长的地方,看那些比我更年轻的人他们现在是怎么过日子,非常有趣。”

农村励志青年新榜样

2012年1月10日,由《中国企业报》、凤凰网等数十家媒体联合评选,“2011年中国十大80后农村励志青年”榜单隆重出炉,王宝强当之无愧地“站”在了最前面。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压抑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农村的80后青年,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仅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势单力薄地去艰难打造未来。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有太多人无奈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王宝强没有放弃,从来没有。

曾经,他是北影厂门前涌动着的群众演员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镜头摇到2002年的春天,王宝强腰上的呼机忽然响了,停下手上活计的他,匆匆赶去公用电话亭,那时候王宝强还不知道,这是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电话。在此之前,他是民工、“北漂”,北影厂门口50元一天“蹲活儿”的。而此后,一切随之改变。

电话是《盲井》剧组打来的,通知王宝强去见导演李杨。或许是因为和导演投缘,或许是他的淳朴打动了需要原汁原味演员的李杨,他成为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一个寻找父亲进城打工几次被骗差点命丧煤井的少年。同时,他拿到了500元钱的预付片酬。对于那时的他来说,这是一笔大钱。

那一年,王宝强16岁,已经在北京漂泊了两年的他和很多“北漂”一样,与另外五个师兄弟合租在一个煤场旁边的大杂院里,房子朝北,年久失修,墙上的墙皮都脱落了下来。上厕所很麻烦,走出院子后,还要再走200米。租住在这里,图的是便宜,六个人,一个月才120元。为了找活儿方便,六个人还一起凑钱买了一个数字显示的BP机。

“到剧组之后,背着一个行李包,穿着学生服走来走去,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虽然不喜欢,但做演员的信念还是告诉他,一定要把事做好、把戏演好。《盲井》里有下井的戏,几百米深的矿井,要求演员真到矿井中去表演、去拍摄。很多演员都放弃了,而王宝强下去了。

“每一件事对于我来说都是重要的,点点滴滴我都会用心做,认认真真地完成。也许正是这样,我命里的贵人就不知不觉地来了。”与很多渴望成功却又挑三拣四的人不同,王宝强从不挑角色。虽然当群众演员初期,他的背影经常淹没在镜头里的人群中,但是每一次出场,对他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重要,都是值得他奋力一搏的机会。

《盲井》之后,一尊“金马”奖让王宝强发生了一些变化。冯小刚是看了《盲井》之后找到王宝强拍摄《天下无贼》的,而后,“傻根”在《暗算》里成为天才少年阿炳、《士兵突击》里成为许三多……

随着戏份增多,王宝强的演技也在逐步提高。拍《盲井》时,王宝强对电影一窍不通;拍《天下无贼》时,他已经对布光、用景、表演等有了自己的领悟,“眼神都不一样了”。到了《集结号》,哭都可以哭得炉火纯青。

“对我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最重要的。”王宝强说。他是个肯下苦功的人,他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台词,靠翻字典来注音。别的演员是拍一场戏记一场戏的台词,他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这样方便导演调整。”刚开始时,记台词要花很长时间,后来记得就越来越快。

借用《士兵突击》里高连长描述许三多的一句台词描述王宝强:“每做一件事情,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样。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抱住的是一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

如今,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王宝强,浑身上下都是名

牌。可是他却说自己一点不懂时尚,只是觉得穿上还蛮酷的。

“我在吃穿上最好办,这些都是公司帮助添置的。”他略显郑重地说:“出来拍戏要有个样子。”然后又老老实实地说出心里话:

“我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认真、执著成就了我,我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品质。否则,我火得有多快,摔下来就有多惨。”

奋斗就是咬着牙坚持

王宝强到北京,是为了拍电影。

1992年,他看了电影《少林寺》,决定去少林寺。王宝强说,当年村子里要去少林寺的不止他一个人,只不过,别人去少林寺是为了学武功,他去少林寺就是为了拍电影。

到了少林寺,王宝强就拜了一名师傅。拜师时候,释延宏还是少林寺的一名武僧,如今释延宏已经带着自己的弟子创立了少林寺护寺功夫院,名片上印着“少林寺护寺武僧总教头”等头衔。他收徒讲究“缘”,用他的话说,能成为师徒,说明“缘到了”。提起王宝强,释延宏说:“这孩子聪明,学武特别快。”

入门最初三年是基本功练习,也是最苦的阶段。晨练是必不可少的,冬季在凌晨5点,夏季4点,他的弟子就要准时起床,周一和周二是素质训练,从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区,再返回来,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程马拉松。王宝强就是这样一直“跑”了下来。

2000年,身上带着500元钱,王宝强来到北京。第一站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刚到北京,当了几部戏的群众演员,每天挣20元钱。慢慢地他就没戏演了,但他还坚持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北影厂门口等戏。

“在这儿呆一天你就有一天的希望。机会就是在人最弱的时候到来,可能就是一步的距离,看你能不能迈过去,迈过去你就赢了。这种信念一直在,所以我一直在坚持。”

等到没有钱也没有龙套可跑的时候,王宝强会去工地打工糊口。

“《士兵突击》里有一句关于骡子和马的台词:我从那时候就知道,我是骡子,不是马。”王宝强说,按照演艺事业的标准,他自己也是一匹彻头彻尾的“骡子”。

有一次,接了武行的活,摔得遍体鳞伤,晚上回到住处,他绝望地躺在工地的房间里,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天花板。后来拍《士兵突击》,有一场戏,许三多一个人躲在坦克车里不愿意出来。“那天我发现了战车的另一个用处,你可以把自己关在里面,假装世界上除了你没有别人;假装你已经死了。我后来经常想起那个失败的晚上,我想如果不出来,我的人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王宝强说,演这一段的时候,他觉得眼前都是自己当年躺在工棚时的影子。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想过放弃,而是一直咬着牙坚持着,不争不抢,也不退缩。每次回首自己的演艺之路,王宝强总是很庆幸自己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也是他觉得自己最像许三多的地方。许三多在五班时,独自修了一条路;坚持踢正步、坚持站岗……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坚持所有新兵连的作风。每一个细节都深深感动着他,也照出他自己的影子。

时至今日,王宝强依旧很留恋那段“许三多”般的日子。他希望自己和大家都把“许三多”埋在内心深处。“许三多是一种精神,就是能让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坚持走过来。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以什么都不怕了。

“想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作片”

记者:相比较从前的角色,这次树先生与你本身的差距很大。

王宝强:对。我演这个角色观众是想象不到的,他们想象不到我是以这种形象、这种方法在演。我选择了一种很戏剧的方法,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记者:什么角色适合你?这一次树先生成功了,是直觉告诉你的吗?

王宝强:我的直觉比较准,当演员虽然年限不长,我喜欢塑造有个性的角色,这样的人物观众记得更为深刻。不管是傻根、许三多,还是顺溜、板凳,再到现在的树先生,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把人物给演活了,演到骨子里,观众才会相信。如果我想要的角色一旦出现,是绝对不会让它从我眼前溜走的。

记者:从傻根、许三多到树先生,感觉有变化吗?具体是什么地方?

王宝强:有变化,人都是在成长的,每个人每天都有变化,我感觉真拍戏时的想法和之前的都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东西,不是说导演让我怎么演我就怎么演。因为我明白了,演员是要赋予角色灵魂的,你有了自己的东西才会更真实,各方面都要有你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记者: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情结”,文艺片、枪战片、武侠片……你的“情结”是什么?

王宝强:最想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作片,可能跟我小时候练武有关系。但如果我是拍武打片出身,也走不到现在。人家要拍武打时会找你去演武打,但其他的戏就不会找你,但如果你是从演技派走出来,拍武打片你又会武功,戏路会更宽。人人都有一个梦,希望愿望实现,但我不着急,任何东西我都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