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锁定钢板及普通T型钢板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锁定钢板及普通T型钢板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普通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8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为锁定钢板组,35例患者采用普通T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普通T型钢板组优良率为62.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锁定钢板;普通T型钢板;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如果复位不良,会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优点是能够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锁定钢板与普通T型钢板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8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均为闭合型骨折,未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手术顺利,未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无恶性肿瘤疾病,无其他影响腕关节功能疾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其中2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为锁定钢板组,35例患者采用普通T型钢板治疗为普通T型钢板组。锁定钢板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8~64岁,平均(40.1±11.7)岁;左侧12例,右侧11例;交通意外15例,高出坠落6例,摔伤2例;A0分型:4例B3型,9例c1型,8例c2型,2例c3型。普通T型钢板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6岁,平均(40.9±12.1)岁;左侧19例,右侧16例;交通意外23例,高出坠落9例,摔伤4例;A0分型:6例B3型,14例c1型,12例c2型,3例c3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普通T型钢板组采用普通型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掌侧或者背侧入路,分离皮下组织,探查正中神经,并进行松解及修复。切开旋前方肌至桡骨掌侧,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切开腕关节囊。直视下复位骨折,恢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至解剖位。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T型钢板或者锁定钢板置于远端掌侧距桡腕关节面近侧大约3mm处进行内固定。对于骨折严重缺损患者,复位后间隙超过5cm者,行植骨治疗。锁定钢板固定的患者,c臂机下观察复位良好,打人锁定螺钉。复位固定后,在c臂机下观察复位良好,清晰伤口,逐层关闭。创口可放置胶片引流。术后掌侧用石膏固定保护,严密观察循环情况。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2~3d逐渐开始功能锻炼,拆除石膏后逐渐增加腕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6个月取出钢板。

1.3评价方法

临床疗效:优为腕关节无疼痛感,无活动及功能受限,握力与对侧相通,x线复查关节面凭证,骨折达到解剖或者接近解剖愈合;良为腕关节偶尔疼痛,活动度较对策下降15°~30°,功能及握力与对侧相似,x先显示关节面平整,骨折无缩短,基本达到解剖复位;可为腕关节经常疼痛,活动度较健侧下降>30°且≤50°,握力及功能较健侧下降,x线显示关节面不平整,骨折未达到功能对位,有所缩短;差为达不到上述标准,腕关节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度较健侧下降超过50。,握力、功能较健侧显著下降,x线显示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对位差,缩短>2cm。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f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普通T型钢板组优良率62.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91.3%,锁定钢板组优良率显著高于普通T型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P

2.2两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并发症主要观察术后疼痛、关节僵硬、延迟愈合、螺钉松动等。治疗后,锁定钢板组掌倾角、尺偏角显著高于普通T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l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导致关节不稳定,治疗棘手,术后容易导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桡骨骨折,长度丢失,导致尺骨相对较长,可导致尺骨撞击综合征,是桡骨不稳定骨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临床上在手术前,要详细阅片,准确了解骨折情况及脱位情况,术中注意恢复掌倾角、尺偏角解剖关系,确定桡骨长度,下尺桡关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术后石膏固定,能够减轻术后的疼痛,改善功能恢复。一般情况下,中青年患者对治疗后的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对复位要求也较高,因此尽量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期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肩周关节僵直,主要是术后未能尽早积极活动而导致,因此术后应根据情况,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其他还有反射感性骨萎缩、伸拇长肌腱断裂等,前者主要是因术后缺乏锻炼,后者主要发生在受伤后1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主要因原发损伤伤及肌腱血供,导致缺血坏死,也肯能为骨折导致Lister结节,几番反复摩擦而导致断裂。本次研究中有肩关节僵硬发生,但是反射感性骨萎缩、伸拇长肌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其他还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延迟愈合、螺钉松动等。

锁定钢板及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是两种主要的内固定方式。锁定钢板是一种带有螺纹孔的骨折固定装置,这些孔在带有螺纹头的螺钉拧入后,钢板就成为一种(螺钉)角度固定装置,锁定钢板可同时具有锁定和非锁定孔,以供不同螺钉拧入。锁定钢板的固定是不依靠骨摩擦力来实现连接,而是完全依靠钢板自身的交锁结构来实现,可以保证螺钉和钢板通过锁定螺纹孔成为一体,达到角稳定作用,钢板与骨头表面可以留有一定间隙,消除了钢板与骨重压接触的不良作用,极大改善了血运和骨膜的生长和恢复。与传统钢板的主要生物力学差异是后者依赖于骨-钢板界面的摩擦力来完成钢板对骨的加压。普通钢板在生物学上的缺陷是它对骨膜加压,影响骨折断端的血运,较易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锁定钢板遵循外固定的生物学原则,不依赖钢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由于在螺钉和钢板间存在成角稳定界面,允许放置锁定钢板是完全不接触骨骼,因此是符合生物学观点的内固定器。从本质上讲,锁定钢板可以被看作皮下的外固定器。锁定钢板主要的适应证包括四项不同的“经典”原则:(1)加压原则,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利用加压螺钉;(2)中和原则,也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3)桥接原则(“锁定内固定”原则),用于粉碎性骨干骨折或干骺端的关节外骨折;(4)结合原则(“结合钢板”原则),用于粉碎性干骺端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的优点是成角稳定性可以用于骨质疏松骨折、粉碎骨折,内外固定支架使钢板不贴近骨膜可以保护骨的血液供应,微创置人等。本次研究中,2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与普通T型钢板比较具强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