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重复或脱节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进入高校的中学毕业生基础各不相同,高校课程安排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基础,就可能导致大学新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兴趣参差不齐。例如:大学新生都需要上英语课,学习和考核内容一样,这就导致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政治课的内容与中学也没有很大差别,有的高校教师甚至不如中学教师讲得精彩,学生自然觉得索然无味;计算机课则要求所有新生都从基础内容学起,而部分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已经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内容的这些重复或脱节,造成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则因学习基础太差而失去信心。

(二)学生未能及时转变心态

一方面,我国中等教育长期实行统一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局面,而高等教育则比较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也需要及时实现心态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状态,但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仍有部分新生因为不能及时转变学习观念或生活心态而退学。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学习社会化和终身学习阶段,中等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应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大部分中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却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无法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创新能力,难以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对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产生了直接影响,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校未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过渡环境

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很多高校也未能为入学新生创造一个有利的过渡环境。中高等教育在学习方法、培养目标、考核标准、教材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应在新生入学后组织安排相应的辅导,对新生进行适当的指引和教导,尤其要针对大学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进行引导和培训,从而帮助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如:如何自学、如何选课、如何探究、如何使用学校图书馆和自习室等。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新生没有细节指导,只是简单地讲解专业基本情况,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尽快度过过渡期。

二、改善中高等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

上述问题导致中高等教育在衔接中出现了错位或脱节现象,进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逃课、甚至休学退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教育体系系统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若要实现中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中高等教育衔接方式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一)采用分段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将推动中等教育的多样化进程。中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进入高校进行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会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因此,我国部分中等院校实施分段教学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所谓的分段教学是指学生在高中前两年可以学习基础知识,第三年则接受大学预科性质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在欧洲许多国家早已实施多年,早在二战前,法国的“大学校”以及德国与英国的高等院校,都已开始招收具有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生。这些中学毕业生在具有预科性质的两年学习时间里,已经学习了部分大学基础理论课程。借鉴这种学习模式,在我国目前实行的高中三年学制的基础上,可以实行2+1分段教学模式:前两年授高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此阶段须具备的学习能力。第三年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考核评价,根据考核标准让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另外部分的学生则可以进入职业技能班学习,也可以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中等院校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大学教师为大学预科班学生进行培训或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大学预科班学生尽早接触大学的最新研究课题。

(二)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各行业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动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种严格的统一性选拔考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中高等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高考制度既是中小学教育的风向标,又关系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只有科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录取方式和高考内容,扬长避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才能改变中等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更好地选拔人才,进而推动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内部实施分层教学招生制度的改革

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新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应在中职毕业生刚入校阶段适时开展入学指导,指引新生及时掌握大学需要的学习方法,例如:讨论探究法、沟通交际法、论文写作方法、图书和参考文献使用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从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自发学习、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大学生活。此外,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都直接进入社会进行择业就业。因此,高校应对其进行学科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选课咨询,毕业生就业率高对高校的声誉和招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高校还可以仿效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帮助新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指引新生避免入学后对选课的盲从。即高校应根据新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合理实施分层教学,并适时引入导师制。

(四)加强中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

当前,我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教材内容、培养目标、教学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共识,中高等院校间的沟通交流还远远不够。因此,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中高等院校间可以适时举办“合作协商会”,组织中高等院校的相关师生就改革状况、实际学情、高等教育最新研究课题等相互交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沟通。此外,高等院校也应派遣相关专业教师到中等院校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中学生了解大学基础知识,扩大中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中学生的学术兴趣,增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中等院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参加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时了解大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动向,回到中等院校后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关系着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方式的探究和改革已经成为中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难题。中高等院校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就教学内容、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密切合作,探究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衔接模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生活,逐步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作者:蔡朔冰单位:河南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