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陆艳 在艺术中触碰彼此的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陆艳 在艺术中触碰彼此的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西出生、成长,从小喜爱画画的聪慧女子陆艳,六七年前还没有想到过,自己在商海取得成功后,还能再次走近小时候关于艺术的梦想。

她更没有想过,自己柔弱的肩膀,能够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架起一条艺术交流的通道,让各国的艺术在这里汇聚,相互了解,互相欣赏。

如今,她操劳于此,也沉醉其中。

陆艳掌管的南宁亚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承办方。这个赛事由、全国青联以及东盟各国青年组织和机构支持,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最重要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之一。

眼下,陆艳正在紧张筹备第五届赛事。从首届开始,这个大赛就在中国和东盟10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打响了品牌,在亚洲艺术界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为青年艺术家铺路

地处南国的广西,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及合作的前沿。然而,地缘上一衣带水,艺术形态和意识却又相互陌生,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艺术之间真实存在的现状。

2006年4月24日,在北京,首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新闻会召开。国家文化部、外交部官员,以及东盟各国大使馆代表出席。大赛引起了东盟各国大使馆的关注。新闻会一结束,缅甸使馆教育文化专员立即拨打了大赛组委会的咨询热线,详细询问了大赛的相关信息及报名方式,并表示要尽快将大赛消息发回国内,组织更多青年艺术家参赛。同时,许多有参赛意愿的国内组织或个人也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参赛事宜。

首届艺术大赛以艺术雕塑作品为主,也涵盖书画作。由于、全国青联和东盟各国青年组织全力支持,当年就打响了这个品牌。

为了让“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这个文化品牌走出去,组委会从2007年开始,先后与越南、印尼等国进行文化合作,举办了很多活动,比如中国油画东盟巡展、中国东盟艺术家联展等,为各国青年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展示艺术才能的平台 。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影响已经走出了东盟十国,参赛选手已经涉及20多个国家。陆艳告诉记者,自己最欣慰的,是那些有着全球影响的大赛评委给自己反馈,说大赛在本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原本不知名的获奖选手,在本国名声大噪等等这样的好消息。“有个获奖选手发来信件对组委会表示感谢,他说自己用奖金买了部汽车,而此前靠卖画,十年也办不到。”谈到这些,陆艳颇显得有些自豪。

的确,艺术是一条艰辛的路,而这个大赛,恰恰就是给东盟十国亟待被发掘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国的青年艺术家来了以后,能更了解中国文化,我们也更能了解他们的思路和对艺术的看法。这样,大家有来有往,不仅是经贸合作,还有艺术交流,而后者的作用会更长远,更持久。”

陆艳说,几届大赛过后,东盟国家的艺术家们,越来越把自己的注意力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向了中国。

其实,说自己承担的责任也好,说大赛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好,说东盟国家青年艺术家的感激之情也好,似乎都是陆艳在说服自己不断坚持的理由。因为,陆艳之前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成功商人,但从承办“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开始,这个定位变了。

打造艺术创作大赛品牌

承办“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尽管有相关部门的配套资金支持以及部分企业的赞助,但整体并不盈利。每年,陆艳都要从公司的其他业务项目贴一部分过来。

“以前,我觉得自己很有钱,但做了大赛以后,越来越觉得自己缺钱。”

上世纪80年代,还在读小学的陆艳,在父母的同事、朋友圈子里,就一直有着聪明、机灵的口碑。除了学习成绩好,她还喜欢画画,是美术老师眼里的宝贝。然而,大学她却读了会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陆艳进入物资系统的国有企业工作,从此断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不久,陆艳从商的潜力被激发出来。那时,物资系统可以搞承包经营,陆艳通过承包气站,仅仅20岁出头一个丫头,就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久,物资系统体质改革,内部许多单位搞“全员下岗”。陆艳此时已经是部门老总,由于管理水平出众,并不在下岗之列,但她选择了主动离开。此后,陆艳凭借自己熟悉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始做煤炭、铁矿石贸易。几年下来,陆艳挣得的利润,已经足够一辈子花销。

成功似乎很简单。还很年轻的陆艳想回归家庭,“做做饭,无聊了可以出去打打工”。怀着一种“好玩”的心态,陆艳想试试找工作,既是体验,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想不到的是,满怀自信的陆艳开着奥迪汽车,满大街去找工作,却屡屡失败,而被拒的原因,往往是“专业不对口”,或者是“缺乏相关经验”。一次次的碰壁,让陆艳对金钱与事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当一位老总在面试中,为只有自己的位置适合陆艳而犯难时,陆艳对这位老总说:“我不是抢你的位置,只是想从零开始。”就这样,第二天,陆艳开着奥迪车,干起了最基层员工的工作。

机缘巧合,几个月后,陆艳与这位老总合开的会展公司恰逢“中国―东盟博览会”花落广西。借助博览会的平台,陆艳介入了许多国际文化活动,公司也从单一的会展公司演变成了文化公司。陆艳策划、承办了“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从第二届大赛开始,她开始独立支撑公司。

“否则我会很不好意思”

大赛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交流中所激起的涟漪,其实远远不止陆艳所讲。每年,大赛不仅吸引了众多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青年前来参观,还有不少博览会的参展商和东盟各国贵宾慕名而来。欣赏来自许多国家艺术作品的同时,更是在相互触摸对方的内心。

2008年6月,授牌大赛组委会,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中国―东盟艺术交流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任何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创新成果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让世界人民更多地知晓与分享,从而体现出贡献给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特有价值。正是为了这些,陆艳说,要帮助艺术家。尽管有成熟的思路,但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她说,眼下正在考虑建设一个交易平台,比如固定一个“春拍、秋拍”的模式,可以把资金腾出来,也更多帮助我国和东盟国家的青年艺术家。

此外,她还考虑为东盟国家的青年艺术家们打造一个创作基地,在陆艳的设想里,未来这个基地不能做成北京“798”、宋庄那种模式。“我们要考虑东盟国家青年艺术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他们没人会来,除非我们出钱帮他们做这件事情。”陆艳说,所以只能免费提供工作室,或者低价卖给他们有产权的工作室,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多来一点时间、多创作一点时间,才能营造起东盟国家在中国的艺术氛围环境,同时可以做些拍卖、大赛、展览等固定化活动,使他们的艺术价值得以就地实现。

不管是“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在东盟国家越来越强大的号召力,还是感受到肩上所承担的许多责任,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艺术家们那些由衷的感激话语,都让陆艳越来越觉得,大赛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位当年爱好美术的小女孩、后来的成功美女商人、以及曾经开着奥迪求职的“白领”、如今的“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似乎并不善于面对媒体“升华”自己的语言。她想了半天,才微笑着说道:“否则我会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