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犹龙太极拳与大成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犹龙太极拳与大成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牛筋是拳家深得真传的术语,就是传统功法的易筋功夫。所谓的“老牛筋”,的确是内家修习的必备,可它绝对不为大成拳所独有。在传统太极拳中也有这个内容和名称。笔者学的是清朝咸丰年间由武当山崇霄宫斐远尘道师传出来的道门太极――犹龙派太极拳,是第七代传人。在我学的诸多内容里,都有锻炼筋骨的技法,也可以说筋骨修习是犹龙派太极拳的第一层次的内容。当时,陈师在授拳中就说:“筋长力大,展开架活。”“太极拳练的是老牛筋力,称砣劲”。回忆当初学“一气”(犹龙派太极拳总共“四气”,亦可称“四趟”或“四路”。“一气”纯为内功修炼,故又称功夫拳;“二气”纯为手法技艺,故也称手法拳;“三气”纯为腿法招式,故命名腿法拳;“四气”纯为身形步法,故定名身形步法拳)的时候,在做“金蛇吸丹”的时候,身体怎么也盘不起来,陈师就告诉我,是我后背筋骨未开的缘故。自那以后,我反复琢磨体会,筋骨修炼的确必须涉及,不可擅越,因为犹龙派太极拳是由外向内,由内通外的修习次序。徒重内部是有阴无阳,阴阳并蓄互转才可称为太极。陈师为了不让我好高骛远,就告诉我:“习太极拳要经历从体练到气练,再到神练三个层次,到了气练,才涉及到内里的修习,才可以坐下来修习静功。”体练就是筋骨间架的修习。婴孩之时,因无力气的惯用,故周身柔软一整,象若混元,两手攥着,分之甚难,称之为握固。人在成长之中,体态增长,力气形成,一处只是一处之力道,而非全身的聚会。体练就是在修习当中,重新协调做功方式,在静性修炼(站桩)和动力性修炼(行桩,即拳架)当中,将运动肌和不运动肌都合理地调动起来。无论是静力还是动力,都要有提插、缠绕、拧裹、旋转等综合运动形式,都要具备神气的参与。那是太极拳独有的思想、韵味,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返还婴孩之态,否则还不如压腿来得直接。太极拳之所以注重老牛筋力、砣劲等,就在于筋骨与神气作用的效果。陈师说“打拳要给人以美感,一股底蕴”,指的就是这个状态。老谱上也说:“以心行气,以气运(润)身。”值得一提的是,犹龙派太极拳行功走架极重视两条大筋的关系,故有“凝神睨视”之规矩,此属内家手、眼、身、法、步中的眼法。以上即为犹龙太极拳的修炼之理,说明筋骨之修习在传统武学当中是早就有的,古人之实战体认比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形意、八卦咱是没有练过,也就没有资格谈心得体认。可做为一名传统太极拳钟爱者,从我这么些年的耳濡目染,及近两年修习犹龙派太极拳的体会,我深深感怀传统太极拳与今日太极拳不同的一面。古人留下来的谱论因为时间久远,理义深奥而珍贵。老谱当中理义居多,言三寸五行不过是借象喻义,具体练法须师传口授,这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实际的必要,并不能因为有理“无法”,不明借喻而浅识好东西。理就若一个坐标,法就是接近它而不断变换的修正,没有理的法就若摸黑而行。老谱的拳理是出乎法的实践,没有法或不明法要,怎么能一口断定是非呢?

犹龙派太极拳除了肌体的修习,就是脏腑的修炼,即由体练到气练。严格来讲,犹龙派太极拳整个体系当中,体、气、神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每一层次侧重不同而已。如体练之时,要有呼吸配合及心意的运用,呼吸在定桩与行桩(架子)中都要深远、细长,要以心意送到下丹田。陈师说:“太极步步是桩,桩最长功夫,但无论什么桩,都得气往下走,从下丹田一直到脚底涌泉。”这就属于气练的层次了,是基于体练而来的。体练的呼吸与神意都是后天的,气练的呼吸就不是了。陈师说:“练太极拳不仅要鼻呼鼻吸,口也要有呼吸。”如“金蟾开口运神功,能用呼吸妙法通”,是通过口的开合、舌头的转动、喉中纳气来实现的,经调气、运气而渐渐达到“胎息”出现,还能练出“天罡大力法”,那已经是神练的层次了。总之,犹龙派太极拳要一步一步的递进修习,是由外而内、由内通外的修习过程,不虚不幻,实实在在地将道家内炼寓于拳术当中,正是武当派“以武入道”的独特修炼手段。

传统太极拳的行功走架都是功里含拳、拳里含功的修习方式,是行桩功夫,是定步桩的深化。太极技击离不得这一步,它是技击的前提,而且,传统太极拳最大的特色就是养生与技击并重,那才是完整的太极拳。要知道,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传统功架都要一式一式的学,要把角度、方位、路线、用法都做对了,才能学下一式,最后把它们有序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练功方式。犹龙派太极拳法经过松、软、慢,缠、绕、裹,松缠、软绕、慢中裹,翻、绞、拧、缠这四种练功程度,就能练出混元之力。所以,太极功架不是直接为了技击而修习,还要有说手、拆手、听手、动手、闪手的过程,才能将混元之功有所致用,即功与技的结合。武学之完整是功法与技法的统一,这也是传统太极拳既神奇而又不失实际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