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外贸易力推“中国西部直辖市”大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外贸易力推“中国西部直辖市”大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直辖十周年,针对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利用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就重庆市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1-0171-06

收稿日期:2006-11-13

作者简介:陈元刚(1968-),男,副教授,硕导,重庆工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2005-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直辖十年来,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重庆,外贸进出口及外资利用显著提高,重庆市的经济与对外贸易呈现出同步快速增长的势头。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是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外贸易的进口和出口,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在直辖十周年之际对其研究,将帮助我们针对性地制定重庆市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和策略,能够更快和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助推直辖市经济腾飞的作用。

1.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概况分析

1.1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总量发展情况

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资料显示,重庆市1987年的生产总值为189.68亿元,1996年增长到1179.09亿元,而到2005年更迅速地增长到了3070.49亿元,从1987年到2005年增长近16.19倍。从经济发展结构来看,重庆市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由1987年的32.9%,下降到1996年24.2%,到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了15.1%;而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由1987年的41.2%,略降到1996年的39.9%,到2005年又提高到了41.0%;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由1987年的25.9%,上升到1996年的35.9%,2005年进一步上升到了43.9%。第一产业下降明显,第二产业先降后升,基本平稳,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提高迅速,这表明重庆市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增加,同时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总之,自1986年,尤其是直辖以来,可以说,重庆市的经济是以高速良好的发展水平稳步前进的(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重庆市对外贸易日益频繁,从重庆市1986-2005年进出口总额数据中可以看出:重庆市的进出口额自1986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如图2所示)。虽在1997年到1998年间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但在所研究时域内的其它年份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02年后,重庆市的对外贸易发展更为迅猛,在图2中表现为曲线上升趋势更明显,斜率更大。

1986年重庆市进出口额仅为22457万美元,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进出口量却增长到了429283万美元,增长了19倍。从其进口和出口分别来看,进口与出口都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如图3所示)。特别是2002年以后进口和出口的增长趋势都较之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增长势头更加迅猛。

1.2直辖以来,重庆市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情况

从表1的1996、1997年统计资料来看,出口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纺织丝绸类,化工医药类,五金矿产类,机械设备类,轻工业品类。进口排前五位的分别是:汽车及摩托车,各类机械,钢材,化工原料,成套设备及技术引进(1996年),金属矿砂(1997年)。在直辖之初,重庆外贸出口以纺织丝绸、化工医药等轻工产品为主,占到总出口的50%以上,而进口以汽车及摩托车、机械、钢材等重工业产品为主,其份额也在总进口的50%左右。

从表2的2004、2006年统计资料来看,出口排前五位的分别是: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机器、机械器具,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口排前五位的分别是:机器、机械器具,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矿产品,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植物产品(2005年),贱金属及其制品(2004年)。在重庆直辖近十年的发展中,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口商品以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和机器、机械器具等重工业产品为主,占到了出口商品总额的55%左右,而进口也以这类产品为主,其比例更是达到60%左右。

直辖以来,重庆市的进口商品的结构处于稳定发展期。在进口商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及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这些产品的进口极大地提升了重庆市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出口商品比重较高,而机械产品的出口更为突出。

综观近十年重庆市外贸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发展速度快,结构趋于合理。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6年的14.02亿元,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42.93亿元,增长300%。其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增加,而一些大宗农副产品、原料初加工产品比重明显下降。在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初级产品比重较低,出口商品结构基本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中,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中,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也促成了重庆市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不仅使重庆的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促进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在需求方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虽然目前重庆市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并不是主要依靠其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实现的,但却充分利用了劳动力丰富以及重庆摩托车和汽车、机电产品规模化经营,降低外生交易费用等优势条件,从而造就了重庆市的摩托车和汽车等产业成为其出口主导产品。

2.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检验

为了检验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利用Eviews4.0对重庆市的出口(EX)、进口(IM)、生产总值(GDP)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其结果为:

从重庆市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来看,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变量之间的同趋势性引起的,并不能保证长期存在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也就是说,这种高度相关性是在没有考虑变量序列平稳性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存在两个或多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没有验证其是否平稳的情况下直接用OLS估计回归方程,很可能导致虚假回归,致使结论无效(例如,对中国鸡蛋年产量和小汽车年产量这两个毫无关联的非平稳变量序列作回归,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显著相关,这就是所谓的伪回归)。另外,对于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对外贸易是否引致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否引致对外贸易发展等问题,还需要我们采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等统计分析方法,来加以实证检验。

2.2单位根检验

由于所采用的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可能具有非平稳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变量先进行单位根平稳性检验,若为非平稳,就将采用协整检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之上,才可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变动关系,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才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关系的推断都将是无效的。

我们用重庆市生产总值(GDP)来表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状况,用出口(EX)、进口(IM)来描述重庆市对外贸易状况,样本区间为1986-2005年,且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由于进出口生产总值采用的是美元计价法,而GDP采用的是人民币货币单位,为了保持计量口径上的一致性,必须用各时期的汇率将其折算为人民币计价单位。为了消除所取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对协整分析的影响,分别对GDP、EX、IM取对数得到lnGDP、lnEX、lnIM。运用Eviews4.0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其中检验形式(C、T、L)中,C、T、L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如(C、0、0)表示有常数项、无时间项、滞后阶数为0;(C、T、2)表示有常数项,有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为2;依次类推。其中lnGDP、lnEX、lnIM表示对其进行的是水平检验,而dlnGDP、dlnEX、dlnIM则表示对其进行的是一阶差分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4。

2.3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1987)两步法通常用于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而对于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的检验则不方便。Johansen(1988)和Juselius(1990)提出了一种用向量自回归的检验方法,通常称为Johansen检验,它可用于检验多个变量,同时求出它们之间的若干种协整关系。下面将采用Johansen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用Eviews4.0进行协整检验其结果如下所示:

从Johansen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r=0的原假设,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r≤1的假设,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只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并且通过Johansen检验可得到其协整方程,其标准化协整向量为(1.000000、-0.568964、-0.350099、C),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

由上可以知道: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重庆市进口、出口、经济发展三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从协整方程式及检验值可以知道,当出口每变动1%时,GDP便会因为出口的变动而变动0.57%;进口每变动1%时,GDP会因进口的变动而变动0.35%;由此可以得到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为进一步检验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下面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4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在短期波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实现的。这是由于大多数的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由于受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使得这些变量的线性组合会趋于平稳。即由于所研究变量中的各长期分量相互抵消,便产生了一个平衡的时间序列。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误差修正机制在起作用,它防止了长期均衡关系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变量存在着误差修正机制,通过短期调节机制,达到变量间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建立反映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通过水平变量和OLS法估计出时间序列变量间的关系。经过检验若其残差是平稳的,那么,这些变量之间就存在协整的关系,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的变量选择就是合理的,回归系数就具有经济意义。第二步,建立数据短期波动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也即在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对各变量以一阶差分构造新的模型,并将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的残差序列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在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检验过程中,对短期波动关系进行检验,不显著的项逐渐被剔除,直到最适当的形式被找到为止。

从以上的协整检验结果已经知道:GDP、出口、进口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通过以上的协整方程可以初步得到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进口和出口对GDP的影响程度。也即是说,在误差修正模型的E-G两步法中的第一步――建立反映时间序列长期均衡关系模型已经在协整检验中完成,以下只需要通过Eviews建立短期波动特征的误差模型即可。用Eviews4.0所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如表6所示。

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d(lnGDP)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为负值,其调整方向是符合误差修正机制的。同时也可知道d(lnEX(-1))的t值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d(lnEX(-1))是d(lnGDP)的原因;但d(lnIM(-1))的系数在较为严格的显著性水平下却不能通过检验,也即是说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得到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如出口显著。

2.5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到了GDP、出口、进口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但ECM的估计系数不便于理解,下面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GDP与出口、进口的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方程得到向量移动的平均模型,继而得到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用Eviews4.0可得到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脉冲响应函数曲线中,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受冲击的变量对冲击变量的响应程度。以下是用Eviews4.0得到的GDP受出口、进口冲击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GDP对出口和进口冲击的响应程度。

根据图4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可知在滞后的1-10年内,GDP在受到1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出口水平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正,表明当出口增加时,GDP会因为出口的增加而增加;同时GDP在受到1个单位正向标准差的进口水平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也为正,表明当进口增加时,GDP也会因为进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图中还可以知道,在同时受到1个单位的出口和进口的冲击后,GDP会因为出口的冲击而变动更多,表现在图中为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在进口的响应函数曲线之上,也即是说出口对GDP的作用较之进口更为显著。

从单位根的检验结果中可知lnGDP、lnEX、lnIM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因此这三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通进协整关系检验知道GDP、进口、出口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并且通过协整方程可知进口和出口都对经济发展有着正方向的促进作用,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之进口更为显著。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也表明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能显著通过检验,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较严格的显著性水平下却不能通过检验,这也表明了出口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进口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如出口显著。同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也表明了进口和出口对GDP都有正方向的作用,而出口的作用较之进口的作用更显著。

对外贸易在出口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出口可以获得直接的外汇收入,使得收入直接增加。另一方面,若将获得的外汇收入用于投资,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会使收入呈倍数的增加,这样便表现为出口使得收入呈倍数的增加,这种解释是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致的。其次,出口可以使闲置的资源被充分利用或使资源流向收益更高的出口部门,使得资源的生产率提高,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再次,由于出口摆脱了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可以使生产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出口部门的发展又会吸纳部分劳动力,从而使得收入增加。最后,重庆市已经开始投资于进口量较大的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的研发,而对外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的供给增加,使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而投资率的提高必将推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这一点与供给驱动论的替代效应是一致的。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长期看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出口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首先,进口直接表现为收入的一种“漏出",使得收入减少。其次,从重庆市进口的实际来看,重庆市进口的大多数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用于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最终使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显著,而进口却不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再次,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由进口与出口的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可知,出口是进口的原因,进口的大部分是为了出口,少部分是为了最终直接的消费,所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如出口显著。

3.对外贸易助推重庆市大发展的对策

以上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而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之进口更为明显。在直辖市踏上新征程、开创新事业的时候,如果抢抓机遇,积极推行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就能够有效地利用对外贸易手段,强有力地推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强市富民目标,从而使“中国西部直辖之都"走向发达。

3.1实施动力多元战略,增强出口优势

长期以来,重庆市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主要建立在其重点产业――摩托车产业上,这种贸易增长会随着国外摩托车市场的逐渐饱和或国外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丧失或减弱,因此,增长到了一定时期就面临着贸易动力不够的问题。只有切实实现贸易动力多元化,才能为重庆市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内部支持,才会增强贸易增长抗风险的能力。贸易增长动力多元化,就是要实现由单一的或较少的贸易增长动力发展为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贸易增长动力。就重庆市外贸发展来看,就是要改变过分依赖摩托车及机电产品的较为单一的贸易增长模式,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统筹规划,精挑细选,选择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外贸产品,集中各种资源,大力扶持和培养,从而形成贸易增长动力多元化格局。

3.2走规模化经营之路,优化出口结构

对外贸易要大发展,必须实行外贸产品规模化经营。首先,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本土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开发外向型产品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工贸结合,贸技结合,走分工专业化和产品多元化发展之路,提升重庆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通过有效的外资政策,确保外资企业在本市做大做强。只要政策得当,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可以产生出巨大的效益。从而可以利用他们在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增强和推动本市的外贸发展。今后对引进的外资企业,要逐步提高技术含量的要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入重庆,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提升重庆市的外贸发展档次。最后,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外贸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引进技术和加强高科技投入等手段有重点地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要高度重视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开发等部门的发展进步,培育其创新优势,尽快研制出产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的至高点。

3.3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外资利用档次

近年来,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经济程度的深入,重庆市的跨国公司、外商投资、合作经营也越来越多。但与直辖市地位相比仍显不够,市政府必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外资的市场准入,提高引资质量和档次。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配置能力,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大的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移至重庆,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的价值链在重庆本土的延伸。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化待遇,不断推动外资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推动重庆经济增长。

3.4革新企业技术,加强出口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生存之道。对出口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更加重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占领市场;谁能保持技术不断地创新,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庆市的外贸企业要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提高其附加值。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要的手段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当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能安于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取得的低附加值带来的还算不错的收益,企业要立足于未来,坚持技术不断创新,加强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使重庆市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地发展。

3.5改革关税制度,提高进口贡献水平

虽然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如出口显著(实际上它推动着出口的发展),但其作用不容小觑,并且我们不容其保持现状,而是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将涉及到进口关税制度的改革:一是降低进口税率,二是调整进口关税结构。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重庆市外贸进口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重庆市对外贸易“两条腿"走路,最终共同推动重庆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泊乃等.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04,(4).

[2]李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1978~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5,(6).

[3]杨秀琴.广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

[4]刘晓鹏.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5).

[5]吴永兴.云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6]王坤等.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J].数量经济研究,2004,(4).

[7]石传玉.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1).

[8]董秘刚.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4,(1).

[9]林毅夫.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再考察[J].国际贸易,2001,(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